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21: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典籍里的明清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从《徐霞客游记》看
明清经济

地理学名著。明徐霞客撰。成书于1640年。共二十卷。是作者在多年游历中以日记和散文体裁写下的考察记实。其详细地记录了我国广大地区的山川形胜 、岩石地貌 、水文气象、生物矿产、民风民俗等,修正了许多古代地志的错误。
江南地区世代重视实业,西行途中徐霞客遇市必趋,对当地的经济贸易十分关注。《游记》也保留了丰富的贸易史资料。这些记载为我们研究明朝晚期的经济提供了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徐霞客游记>经济史料研究》
(一)农业新现象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永州西山)“ 西眺山下平畴,另成一境 ,桑麻其中”
“ 沿坞西行里许,欲临溪 ,不得路 ,始从蔗畦中下。蔗穷,由于蔓植者 ,花如豆 ,细荚未成 ”。
( 浙江桐庐地区 )“ 米舟百艘,皆泊而待剥 ”
思考:结合材料思考,明清农业出现什么新现象?
经济作物种植增加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 江西铅山)“居人多截坞为池种鱼。”
“ ……其人漫应之,但谓海子中有鱼,有泛舟而捕者,以时插秧,止以供餐,不遑出卖。”
(2)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一)农业新现象
◎清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材料一:番薯在清代不断得到推广,贫瘠的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增加,可以养活众多人口,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著引进中国研究》
(3)高产粮食作物推广
(二)手工业新现象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 忽有一舟 自北来,函附之,乃布舟也。… …舟人起布一舱付剥舟 。”
(广西隆安) “ 亦有纺与织者。织亦有扣有综,第不高而平,妇人
跌坐而织。”“ 交绢轻细如吾地兼丝 而色黄如睦州之黄生绢 但 比之密而且匀。 ”
明清纺织业状况如何呢?
(二)手工业新现象
材料二: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工场”规模相对较小,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规模大,使用机器大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
自由雇佣劳动
开设工场
“工场”VS“工厂”
◎《盛世滋生图》(局部图)
(二)手工业新现象
材料三:应当指出,“私人雇佣关系就是私人雇佣关系,它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一个条件。如果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被雇佣的劳动者提供的剩余产品有限,当然会妨碍这种转化。转化的另一个条件是体制原因。只有在适当的体制之下,私人雇佣关系才有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可能。 ——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
总结:经营方式:开设工场;经济新因素:自由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
自由雇佣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萌芽?
答:存在一定争议
(三)商业新现象
思考:结合材料和图片思考,明清商业出现什么新现象?
(大理)“十五日是日为街子之始。……自此日始,抵十九日而散,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闻数年来道路多阻,亦减大半矣。”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1)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三)商业新现象
什么推动着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材料五: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的银荒.
—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 —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材料四: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3.7万吨和7.5万吨白银……其中,大约一半(3.9万吨)转手到亚洲,其中17世纪为1.3万吨,18世纪为2.6万吨,这些白银绝大多数流入中国。
(2)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化
货币:
人口和经济大幅增长,
铜钱、纸币难以承担其职能
白银
货币化
供给端
需求端
美洲的白银被发现、新航路开辟
大量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白银大量流入
(三)商业新现象
什么推动着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3)商帮出现 (如徽商、晋商)
人:
商帮: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以地域、血缘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络空间,松散的商人组织。
◎太原晋商博物馆
(三)商业新现象
(4)工商业市镇兴起
工商业市镇:因经济发展而崛起并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中心
(特点:地处交通要道或工商业发达)
天下四镇
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
湖北汉口镇(交通)
广东佛山镇(手工业)
江西景德镇(瓷器)
(四)经济发展局限
材料六:“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七: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
——清·钱泳《履园丛话》
局限1: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重农抑商政策、皇帝独裁、海禁政策等等
局限2:制度上,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从《明儒学案》看
明清思想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
(一)背景
思考:结合材料思考,明清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新活跃?
材料一 :16世纪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已经开始左右社会,这时程朱理学要求的禁欲,已经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如何引导工商业阶层走向正确的方向,把个人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成为儒学新的挑战。
——上田信(日)《海与帝国》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追求物欲和个性解放。
思想:理学日益僵化,缺乏活力。
制度:君主专制高度强化,遏制人们的思想,存在统治危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传习录》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1、明朝中期,陆王心学的形成
世界观:理在心中
方法论:致良知
知行合一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历史意义:个人层面: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发奋立志。
社会层面: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
哲学层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
乎。” ——《焚书》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焚书》
“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 ——《焚书》
2、明朝后期,李贽提倡个性自由
历史意义: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提倡个性自由,藐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抨击君主专制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
反对君主专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反对君主专制
历史意义:(1)对君主专制的抨击,具有早期启蒙性质,是思想进步的体现。
(2)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新焕发升级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局限: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未撼动程朱理学地位;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主张 ①心即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①抨击君主专制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工商皆本 ①经世致用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②提出唯物论和辩证法
批判 理在心外、格物致知 存理灭欲 君为臣纲 空谈 唯心主义
思考:新的思想主张是否存在不足?
(三)局限
是否超出儒学范畴?是否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从《红楼梦》看
明清文化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林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红楼梦》中的娱乐生活——看戏曲
小说戏曲繁荣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时间 作品 作者 特点
元末明初 最早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明中期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中期 讽刺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时间 作品 作者 特点
明 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清 明清 长期流行
道光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小说
戏曲
时间 作品 作者 特点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最早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明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中期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现实主义小说
时间 作品 作者 特点
明 《牡丹亭》 汤显祖 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清 《桃花扇》 孔尚任 明清 昆曲 长期流行
道光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小说
戏曲
特点:世俗化和平民化
从《农政全书》看
明清科技

《农政全书》六十卷,明徐光启撰。光启有《诗经六帖》,已著录。是编总括农家诸书,裒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次田制二卷,一为井田,一为历代之制。次农事六卷,自营制开垦以及授时占候,无不具载。次水利九卷,备录南北形势,兼及灌溉器用诸图谱。后六卷则为《泰西水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特点:重总结,缺乏创新
受到西学东渐影响
思考:西学东渐对中国影响的特点?
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时间 人物 内容
1602年 利玛窦&李之藻 坤舆万国图
1607年 利玛窦&徐光启 几何原本
1612年 熊三拔&徐光启 泰西水法
一些士大夫将此图斥为"邪说惑众",并且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
取得一定成果
未形成主流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盛世滋生图》(局部图)
典籍里的明清呈现出“繁华”景象
繁华之下暗藏危机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
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思想:理学仍据统治地位,扼杀人性,禁锢思想
科技:缺乏创新,排斥外来先进成果
对外:闭关自守
(1)中国发展局限——内部转型危机
(2)西方快速发展——外部超越危机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对外: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