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总结变法和改革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1、概括中国历代改革变法大致情况,能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形成基础认识。
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历代变法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概括出改革变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改革
难点:近现代中国的改革探索
【时空定位】
第1课时: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学习目标
1、概括中国古代改革变法大致情况,能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形成基础认识;
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历代变法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22-23页,依据课本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①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②经济: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地主私有 ;③文化:百家争鸣,改革流行。 ①民族冲突与交往; ②北魏政权统一北方 ①积贫积弱(三冗),内忧外患; ②庆历改革失败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内容 废两制(井田制、世卿世禄制),奖耕战,行两制(连坐、县制) 实行三制(俸、均、三);迁都+汉化 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商业贷款);军事体制(兵农合一) 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影响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巩政权,促发展;缩小南北差距;加快民族交融;利于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 富国未强兵 增加财政收入,暂缓封建统治危机,几乎废止
相同点 1.背景:都是社会比较动荡的背景下开展。 2.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国家统一。 3.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三、阅读教材思考:
请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说明商鞅变法是适应社会变动的一场改革?
合作探究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材料二:张居正死后,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弹劾他的奏疏就纷至沓来。改革措施中除一条鞭法外,其他几乎全部被废止。
探究: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者的个人品质及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3)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经济基础、社会基础)
(4)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做后盾,特别是统治者的支持。
随堂训练
1、商鞅认为,实行为善、怀柔的政策必然导致“奸民”增多,民强则国起内乱,民弱则众皆依上,唯以权力压制民众,才能使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所谓“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重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据此可知,商鞅这一主张的特征是( A )
A.重刑轻德 B.严刑峻法 C.崇尚耕战 D.国富民弱
【答案】A【解析】据材料“为善……政策必然导致‘奸民’”“民强则国起内乱……唯以权力压制民众”“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重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认为治国要采取强硬的措施,“善”治会导致“奸民”,当君主通过严厉的刑罚和慎用赏赐来表明达对百姓的爱护,百姓会为了赏赐,不惜一切去立功,而加重奖赏,减轻刑罚,实际上是君主不爱护百姓,百姓也就不肯拼死为君主效命,因此商鞅这一主张不考虑收服民心,体现出重刑罚、威慑民众而轻德治的特点,故选A项;“严刑”只是材料“重刑轻德”的一方面表现,材料还强调了“少赏”,并且材料没有体现“峻法”,排除B项;材料涉及强权可以压制民众,使民众不敢私斗,但勇于为国家征战,但材料没有涉及“耕”,没有涉及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要用强权来“弱民”,没有提及秦国的国力是否“国富”,排除D项。
2、从南宋到清末的700多年间,学术界和政界对王安石变法大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北宋亡国归罪于王安石变法。到清末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积极研究并大力赞扬王安石变法。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某种程度上也受到王安石“新法”的影响。该材料最能说明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是( B )
A.个人情感 B.时代需求 C.阶级立场 D.研究方法
【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从否定到肯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时代需求的变化,即不同时期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不同,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故选B项;个人情感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包括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和表情,个人情感会影响历史评价,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阶级立场是指立足于一定阶级,反映这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根本态度,阶级立场会影响历史评价,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或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而采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手段,研究方法会影响历史评价,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3、学者陈汉玉提出:“拓跋人的自觉汉化,从北魏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出现空前融洽的局面……可见,用胡汉矛盾的激烈来解释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段材料,学者意在表达孝文帝改革( B )
A.是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的 B.变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C.儒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D.主要贡献是促进民族融合
【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学者陈汉玉认为拓跋人的自觉汉化从北魏建国初就开始了,且在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已出现了融洽的局面,这说明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故选B项;材料强调孝文帝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与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的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无儒化的信息,无法得出儒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就已出现汉化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汉化的趋势,即强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魏建国初的关系问题,主要贡献是促进民族融合并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
4、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D )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 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答案】D【解析】据材料“陈庆之原来认为......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感慨......”可知,南朝时期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北魏虽强盛也不过是五胡之一,汉家正统的传承是在东晋,但是当他亲临洛阳之后看到文化和经济生活都很发达,这反映通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南方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出使北魏目睹洛阳”可知,陈庆之只提到了孝文帝时期北魏的状况,北魏政权更迭频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魏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B项;据材料“魏朝甚胜,尤曰五胡......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南北文化隔阂增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5、张居正认为“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他进而主张“欲物力不庭,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这反映张居正改革( D )
A.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B.主张农商并重政策C.旨在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D.重视兼顾民生经济
【答案】D【解析】张居正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安民”“察其疾苦”“资商”“利农”等主张集中反映了张居正改革重视兼顾民生经济,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出张居正改革的指导思想,且张居正的部分主张也不能完全归结于程朱理学,A项结论过于宏大,故不选A项;明代的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主张农商并重与提高工商业者地位与史实不符,故不选B.D两项。
第2课时: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一、学习目标
1、概括中国近现代改革大致情况,能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形成基础认识;
2、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22-23页,填写中国近代重要变法和改革的相关内容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时间 1898年6—9月 1901—1911年
背景 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一定发展 思想:维新思想在国内广泛传播 《辛丑条约》签订后, 民族危机 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 统治危机 日益严重
内容 ①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提倡西学,议论时政;③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提倡新学,兴民权。 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改革教育;
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既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也是思想解放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救运动
影响 ①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 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 思想启蒙 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 ①客观上促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为革命准备了条件。
2、阅读P25-27,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的历史阶段。
阶段 具体史实 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土地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 经济体制:一化三改 民主改革:《五四宪法》与三大制度 解放生产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初步建立 起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①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③2017年 十九大 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 党章 。 ④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 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必由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阅读P27,填写下表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取消农业税,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
城市改革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对外开放 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 加入WTO,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贸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道“走出去”
所有制改革 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位一体改革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合作探究: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结合材料分析,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①新政为辛亥革命准备了革命力量(新军与新式知识分子)。
②新政为革命者准备了同盟军与合作者(资产阶级与君主立宪派)。
③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关于民权思想的公开宣传与历次国会请愿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国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
④清末的国库空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京临时政府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使其迅速面临财政危机。
⑤督抚专权的趋势则导致了民国初期的军阀割据与混战。
随堂训练
1、清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向来标榜“尊孔孟,法程朱”。绝大多数理学家都继承了宋明理学家的观点,视荀子为“异端”。但晚清时期,历来饱受批评的荀子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最高层次考试的题目,并且“一而再”地出现于试卷中。晚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A )
A.力图变革以解决统治危机 B.重构了官方的意识形态
C.体现了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力图着眼现实做出相应的变革,荀子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其思想有利于现实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治理,而程朱理学禁锢人们思想,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故选A项;官方仍尊程朱理学为正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荀子思想地位的变化,还是属于传统儒家思想,不能体现教育近代化,排除C项;据材料“历来饱受批评的荀子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最高层次考试的题目”可知,荀子思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改变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做法,不能表明科举制度被废,排除D项。
2、1897年,梁启超发表《医学善会序》强调:“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学堂通课皆兼卫生,举国妇人悉行体操。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遒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饴,国之勃然,盖有由也。”这表明梁启超认识到( C )
A.强身健体是政治变革的必经之路 B.发动民众是革故鼎新的前提保证
C.变法改革是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D.学制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体现
【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梁启超强调英国在开始改变政治制度时,注重“摄生之道,治病之法”,“举国妇人悉行体操”,英国民众“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饴”,紧扣材料的“1897年”可知,梁启超希望中国像英国一样,积极变法改革以救亡图存,故选C项;“强身健体是政治变革的必经之路”不合题意,应为“政治变革促进国民身强体健救亡图存”,排除A项;“发动民众”不合题意、史实,梁启超等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民众参与维新变法,排除B项;“学制创新”不合题意,与材料“学堂通课皆兼卫生”相悖,排除D项。
3、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 D )
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
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 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答案】D【解析】报单中提到“贵府少爷某某”被考取为学堂学员,这显示了当时中国教育体制的变化;报单中提到的“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以及“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这些表述体现了清朝官制中的等级和荣誉体系;报单中提到的“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历和职业前景的重视。综上,这份报单折射出的社会转型艰难性,主要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变迁、以及教育和官制的改革等方面,故选D项;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是表面现象,没有指出其本质原因,排除A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属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4、三大改造后,北京流行一句话“全聚德烤鸭、东来顺涮羊肉没过去好吃了,王麻子剪刀没过去快了。”不久后,陈云发表报告:“应当在国家市场指导下允许自由市场存在,没有自由市场,市场就会变死。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情况下,允许少量非公有经济存在。”由此可见,该报告反映了( D )
A.对一五计划作出全面总结 B.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D.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反思
【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针对北京流行话语提及的问题,陈云报告认为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情况下,“允许少量非公有经济存在”以激发市场活动,反映了陈云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故选D项;“一五计划”偷换概念,应为“三大改造”,排除A项;“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冲击”不合史实,三大改造后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地位,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合时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排除C项。
5、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 10.6%升至 15.4%;1961—1965 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 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A )
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 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
【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率提升主要和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的推进有关,20世纪60年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和国民经济调整有关,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改革开放有关,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影响,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受国家形势的影响,与城市区域化倾向无关,排除B项;目前我国城市体系并不合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伴随国家政策调整而变化,与多样化道路无关,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