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制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制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20: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国近代制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学习目标】
认识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相关理论,理解民国时期初见的共和制和新中国建立共和制的重大意义。
学习共和制建立的曲折历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树立自自主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难点:民国时期政治制度探索历程的艰难性与复杂性
【时空定位】
第1课时: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理解民国时期初建共和制的重大意义、民国时期政治制度探索历程的艰难性与复杂性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1、阅读课本第14页第一、二段:(1)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的标志?国旗?纪年?(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原则及制度、性质、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五色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1)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原则及制度: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责任内阁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意义: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阅读课本第14页第三、四段和15页第一段:(1)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2)北洋政府时期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政党政治的发展
①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激烈竞争。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②1913年春,国会多数党领袖宋教仁被刺杀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又被迫取消,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阅读,军阀混战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3、阅读课本第15页第三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训政的内容和实质?
训政内容
①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实质 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三、阅读教材思考:
1、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国民党力量强大,立场激进;政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
合作探究
材料1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在当时中国国情下,如果政党要去搞所谓政党政治,要么成为独裁者欺骗民众的工具,要么成为独裁者刀俎下的鱼肉。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2 时人评价某些政客“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收买选票,或一二元、或四五元一张,出资数百元即可当选。”更有以暴力胁迫投票者的情况。选出的国会议员多是“‘原清政府的官吏’和‘士绅’出身的,与封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密切的议员”,而真正出身有产阶级的议员却为数甚少。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民国的初建》
2、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原因:西方政党政治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投机者意图通过政党政治攫取个人利益;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政党仓促成立,党争不休。
随堂训练
1.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最强音,它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其意义在于
A. 唤醒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 B. 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 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
2.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A. 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 B. 民主政治理念得到践行
C. 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D.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3.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有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员、宣告和战、统帅军队、缔废条约、宣布戒严等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
A.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C. 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D. 独裁统治迹象明显
第2课时: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制度探索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度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新中国建立共和制的重大意义。
2.学习共和制建立的曲折历程,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16-17页,完成表格。
角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背景 1927—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初期称“边区”,后期称“解放区”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日益扩大
政权建设 ⑴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起来;⑵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
制度探索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⑴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⑵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制度 苏维埃代表制度 抗日民主制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大行政区制度
历史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这些措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阅读课文第18页第一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阅读课文第18页第二三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发展历程及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指导思想、性质、基本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发展历程:①1949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代行宪法),政协代行人大职能。②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③文革时期人大制度遭到破坏④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谁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 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4、阅读课文第19页历史纵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村民(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三、阅读教材思考:
(1)比较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有哪些异同,并分析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的原因
比较项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不同点 指导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 全面抗战路线
斗争对象 国民党反动派 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
分布地区 主要在江南地区 主要在华北地区
政权性质 人民革命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
最终结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丧失 抗击大部分日寇,根据地发展
相同点 都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着眼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力量,都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武装民众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不同:
①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中共通过土地革命和国民党独裁统治作斗争。
②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团结抗战成为主要任务。
随堂训练
1、表民国某时段山西张庄各阶级(阶层)占有土地变化表
时段初 时段末
人口占比(%) 人均亩数 人口占比(%) 人均亩数
地主 4 4 0.2 9
富农 2.7 11.2 1.3 6.9
中农 40 6.4 35.5 6.2
贫农 46.8 3.0 63 5.5
据表判断,这一时段应是(  )
A.1924—1927年 B.1934—1937年 C.1938—1941年 D.1944—1947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张庄各阶级占有土地的变化,地主和富农在人口占比和人均亩数都减少了,中农的人口占比和人均亩数基本不变,贫农人口占比和人均亩数都有大幅度增加,所以这个时段应该是1944—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选D项;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在南方,排除A项;1934—1937年,控制山西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地主阶级的人口占比和人口亩数不会减少,排除B项;1938—1941年的主要矛盾是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国共双方都没有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排除C项。
2、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答案】B
【详解】
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可知,这一时期为抗张时期,中共通过进行基层民主建设,以便更好的将政策落到实处,支援抗战需要,B项正确;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措施有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答案】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跨区域政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地方政府采取不同方式来解决政府工作人员的困难,这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D项正确;A项与题无关,排除A项;题干并未涉及到民主政治形成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
4、1949年,新政协通过了下列立法,其意义是(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普选的全国人大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人大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
C.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C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这些法律文件从法律上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故选C项;体现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是三大改造,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B项不具有概括性,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还未开始,排除D项。
5、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一规定(  )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 B.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材料的内容应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与各民主阶级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生活中共产党和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特点,故选D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民主革命的完成,不是《共同纲领》的规定,排除A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基层民主的创新指1989年居委会和1998年村委会的成立,排除C项。
6、“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答案】B
【解析】“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可知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这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符合民主程序,这一宪法颁布后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B项;1954年宪法不是临时宪法,排除A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不是基层民主,排除C项;体现多党合作特点的是政协制度,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