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椎】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学习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秦朝建立前后政治体制的变化。
通过史料认识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贵族等级分封政体;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难点:两汉至明清的行政体制
【时空定位】
中央
地方
第1课时:先秦的政治制度
一、学习目标
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2-3页,参考下表列举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阅读教材思考:
(1)结合《纲要(上)》P4页的内容,回答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是历史的倒退吗?
含义: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其主要方式是王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意义:A它标志着“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它意味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确立。王位世袭制影响了后世制度建设,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2)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政治制度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上层建筑是受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相同点: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不同点: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加进步的一种国家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随堂训练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天子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了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商与西周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别是( B )
A.王畿所在方位 B.诸侯权力范围 C.王位产生方式 D.封国面积大小
随堂训练2.西周晚期,王室忠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材料表明当时( B )
A.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B.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权
C.君主不会征求民众意见 D.民众舆论不能影响朝政
(3)夏、商、西周对外围的管理程度和统治深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夏朝与外围统治区域不是臣属关系,管理程度最弱;商朝的外服是其他部落或氏族的首领,管理松散,统治范围伸缩性大,管理程度和统治深度比夏朝强,但尚未集权;西周分封制把自己人派到地方,对外围统治区的控制比商朝更强,但尚未中央集权统治。
随堂训练3.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
A.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 D.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随堂训练4.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但是,春秋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使军队对兵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所以打破国、野界限,开始向野人征兵。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B )
A.平民政治的发展 B.社会转型的趋势 C.中央集权的确立 D.军功爵制的影响
第2课时:秦的政治制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列表比较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并据此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结合《纲要(上)》第3课底一目“秦的统一”P14-15,阅读教材P3-4页,回答秦朝建立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机构设置 职能 特点?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文书制度
阅读教材思考:
(1)什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理解要点?
1)专制主义:又叫君主专制。主要指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裁。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国家体制,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定统一的政治环境。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表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官员选拔 血缘为主 才能为主
权力传承 世袭,终身 皇帝任免,有任期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 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历史影响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归纳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A.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D.夏商周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E.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受到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F.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随堂训练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盟约,互相称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进行五国相王。这反映了当时( C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诸侯间矛盾得以解决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贵族阶层被官僚取代
随堂训练2.“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D )
A.确立了君权至高无上 B.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C.继承先秦的分封制度 D.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随堂训练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B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随堂训练4.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秦朝郡县制的内容。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作为治理地方的主要制度的原因。(5分)
答案(1)内容: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机沟,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3分)
原因: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推行郡县制有和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分)
第3课时: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2.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脉络,分析其演变规律。
3.理解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是影响中央与地方性行政制度调整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4-6页,参考下表列举两汉之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
中央 地方
秦
汉初
汉武帝以后
西汉晚期
东汉初
东汉晚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唐中以后
宋
元
明初
明中后
清雍正
阅读教材思考:
(1)结合教材P4-5页的内容,归纳中央行政制度调整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演变规律有哪些?
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规律:①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②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④宰相权力不断被分化。
随堂训练1.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
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随堂训练2.唐初实行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即为政事堂的设置。在政事堂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肃宗时首席宰相每隔十天轮流执笔,德宗时改为每日一人轮流执笔。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广泛延揽人才 B.巩固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行部门牵制
随堂训练3.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1735年乾隆帝继位罢军机处;乾隆二年(1737年)重新恢复军机处,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权力。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 ( )
A.清朝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 B.军机处逐渐成为了强化君权的工具
C.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D.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
(2)结合教材P6页的内容,归纳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规律有哪些?
①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需要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②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③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④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⑤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⑥由虚入实。⑦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总体而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
(3)问题探究: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 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①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此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其间有很多变化,但这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就不会改变。②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过分土治民的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晋分封并不断扩大宗室诸侯王的权力,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根本起不到藩卫中央的作用。所以郡县制是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③历代政治家对郡县制都持肯定态度。④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随堂训练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随堂训练5.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任职回避制度即避亲、避籍,从东汉建立,南北朝时期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渐成定制,一直沿用到清末。此举旨在 ( )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C.瓦解宗法制度 D.防范地方割据形成
随堂训练6.在秦朝,郡县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但他们可以自己选任下属人员。到了唐朝,地方长官的下属人员须由吏部选派的其变化人员担任。这说明 ( )
A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善 B.中央集权日渐强化
C君主专制开始达到顶峰 D.郡县制渐遭废除
随堂训练7.材料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服务于专制皇权。变化: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力逐步扩大。
【名词解释】
1.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2.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并废除。
3.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其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贵族制(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西周后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5.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
6.官僚制(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由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
二、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及异化
(1)演变特点: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②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行使相权的机构不断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③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2)异化:①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中国尤以汉朝为烈。②宦官专权: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③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他们的权力往往超过其他的大臣,达到臣子的最高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外戚乃至宦官,如西汉霍光、东汉曹操、明代张居正等。
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③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④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历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