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1 20:10:11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3s
C.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Pa
D.中学生用手把两个鸡蛋匀速举高1m,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1J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体重的单位为kg,A错误;
B、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s,B错误;
C、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对地面的面积500×10-4m2,根据P=F/S可计算 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C错误;
D、两个鸡蛋的重力1N,上升高度为1m,根据W=Fs可计算鸡蛋做功为1J,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判识选项.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压强,如 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学校进行大扫除,大家都在打扫卫生。小红在拖地时发现,手握在拖把的固定位置,用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的力拖地,拖地的效果不同。该情景中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方向与作用点
【答案】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 手握在拖把的固定位置,用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的力拖地 ,说明力的大小不同,作用点和方向相同,导致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力的三要素为力的大小、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每一个因素改变均会使得力的效果发生改变,本题中力的大小不同导致最终力的效果不同。
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B。
【分析】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生活处处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饭时手与筷子的摩擦是有害摩擦
B.人跑步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C.手握水杯,握得越紧,静止的水杯所受摩擦力越大
D.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手与筷子之间无摩擦,则手拿不起筷子,所以 吃饭时手与筷子的摩擦是有利摩擦 ,故A错误;
B.人跑步时,脚有向后运动得趋势,所以受到地面给脚向前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水杯保持静止,则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始终不变,故C错误;
D.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题目中人跑步时,脚有向后运动得趋势,所以地面给脚前进的摩擦力;
3、物体保持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水杯保持静止,则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当右端挂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20N,方向水平向右
C.20N,方向水平向左 D.10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 当右端挂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10N,所以 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桌面的摩擦力为10N,所以 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20N.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判识选项
1、力和运动,题目中B匀速运动,所以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为10N;
2、使B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作图如下:
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题目中,甲乙两块物体的密度相同,高度相同,所以,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所以压强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以及高度有关,题目中密度和高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
7.(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内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流速和压强成负相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应用有A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C 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 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所以ACD均有关系。
B、用吸管吸饮料是由于吸管内部的压强小,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B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大气压的应用; 吸盘是将吸盘内部的气压减小,导致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和吸管吸取饮料的原理相同。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8.(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工人利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到二楼,关于此过程中使用的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滑轮是动轮 B.使用该滑轮可以省力
C.使用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该滑轮实质为省力杠杆
【答案】C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据题可知,该滑轮轮轴固定,所以属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9.(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平直公路上有一辆公交车,图甲是车内拉环正面的示意图。图乙、丙、丁是该车内观察到的同一拉环在不同时刻侧面的情景,车向西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车此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乙图中,拉环没有惯性,丙、丁图中拉环有惯性
C.丁图中,拉环此时所受重力与吊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丙图中,车此时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 乙图中,车此时处于静止状态 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
B、物体只要具有质量,便具有惯性,B错误;
C、 丁图中, 重力和拉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如乙图所示,丙图中拉力和重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2、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10.(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容器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而西红柿沉在水底(如图乙),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B.西红柿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自身质量
C.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D.拿出茄子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茄子处于漂浮状态,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此时西红柿沉底,所以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它排开的水的重力小于自身重力,根据G=mg可得,西红柿排开水的质量小于自身质量,故B错误;
C、由物体漂浮可知茄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 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故C正确;
D.拿出茄子后,茄子占据水的体积变小,导致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小,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入
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不一定较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
【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功率是表征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于功率的大小无关,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定义判识选项。
功率:计算公式为,表征的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所以功率和机械效率无关。
1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到C点过山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过山车在C点动能最大
C.在全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守恒
D.过山车在E点动能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物体的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动能和速度大小有关, 从B点到C点过山车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点速度最大,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不守恒,所以E点的动能小于C点的动能,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没有摩擦力的损耗,但是实际生活中,机械能全部不守恒,摩擦力总会做功。
1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s,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物体受到的摩擦是3N
D.4~6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J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 0~2s,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A错误;
B、 4~6s,vt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
C、 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和6-8s的摩擦力相同,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2N,所以 2~4s,物体受到的摩擦是2N,C错误;
D、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4N,运动速度为4m/s,运动时间为8s,所以运动距离为8m,根据W=Fs可计算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32J ,D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和6-8s的摩擦力相同;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
3、功的计算:公式为W=Fs,题目中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4N,运动速度为4m/s,运动时间为8s,所以运动距离为8m,据此计算物体做功。
1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和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支持力和重力,据此作图
【分析】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重力等于支持力。
1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动力臂l1,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B点离支点最远,故最长的力臂为OB即为力臂l1,过B点作垂直于OB的作用力F1,为使杠杆平衡,力F1的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是最大的力臂,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时,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弓发生了   形变,产生了弹力;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箭受到的弹力   。
【答案】形状;弹性;越大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
【解析】【解答】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时,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弓发生了 弹性形变, 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箭受到的弹力 越大。
综上 第1空、 形状 ; 第2空、弹性; 第3空、越大。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如题目中力使得弓有直变曲,弓因此产生了弹性形变,且在弹性范围内,弓越弯,弹力越大。
17.(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0.5m处候车,她观察到平面玻璃中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她”。这其实是小红通过平面玻璃所形成的   像,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
【答案】虚;1m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小红通过平面玻璃所形成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为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1m。
综上 第1空、 虚; 第2空、1m。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本题中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5m,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5m,物像之间的距离为1m。
18.(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图甲中用剪刀剪开一一张纸,剪刀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图乙中用尖锐的刻刀刻纸,是为了   压强。
【答案】省力;增大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图甲中用剪刀剪开一一张纸,剪刀的动力臂较大,所以动力较小,相当于省力杠杆, 图乙中用尖锐的刻刀刻纸,是为了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强。
综上 第1空、 省力; 第2空、增大。
【分析】1、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19.(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红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   相同。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   。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2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____(选填字母)。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答案】(1)速度
(2)远;慢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 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 速度相同。
综上 第1空、 速度;
(2) 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综上 第1空、 远; 第2空、慢;
(3) 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 匀速直线运动;
综上 第1空、 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 ,人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相对车向后运动,因此需要头枕; 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保持静止状态,相对车向前运动,所以需要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仪器由小车、斜面,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速度,在探究某个单一变量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余变量相同,如探究 不同材料的水平面对物体的速度影响时,需要小车速度相同,故 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相同位置)由静止下滑 。
2、试验步骤:将小车放置在斜面相同位置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水平桌面的移动长度;据此可知,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在学习液体压强知识时,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____(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分析如图乙和图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在如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
(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压强越大。
(5)如图戊,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压强相等时橡皮膜竖直。若在A、B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未知液体,当橡皮膜竖直时两侧液面如图戊所示,可以得知该未知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答案】(1)B
(2)液体深度
(3)不变
(4)丙、丁;密度越大
(5)大于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 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 ,为了方便后续的试验操作,观察U型管压强两侧压强的大小,需要拆除软管重新安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 图乙和图丙 ,除了物体深度不同,其余因素均相同,所以探究的是 液体压强与 深度的关系;
综上 第1空、 液体深度;
(3) 在如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不变。
综上 第1空、 不变;
(4)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液体密度不同的试验装置,且其余因素,物体深度等保持相同,所以选择丙丁两图对比,可知, 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综上 第1空、 丙丁; 第2空、密度越大.
(5)据图可知,左右两侧压强相同,但是A侧的液面深度高,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A侧的密度小,B侧的密度大。
综上 第1空、 大于。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试验:仪器有压强计、不同密度的液体,U型管;试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 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 明显,则气密性良好;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强和深度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不变。
3、转换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
2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   。
(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实验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
1 3   3   3   5  
2 2   2   4   3  
3 1   1   2   5  
(3)如图乙所示,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拉力最小时,方向为   ,大小为   N。
(4)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   ,若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则杠杆的   端将下沉。
【答案】(1)力臂
(2)方案二
(3)竖直向下;2
(4)2:1;右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 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 力臂的长度;
综上 第1空、 力臂;
(2)方案二更加合理,表格中动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大小不相同,能避免出现偶然误差,确保试验的精确性;
综上 第1空、 方案二;
(3) 如图乙所示,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拉力最小时,方向为 竖直向下;根据F1L1=F2L2可知,力的大小为1.5N×4L=F×3L,解得F=2N.
综上 第1空、竖直向下; 第2空、2;
(4)据题可知,左侧的硬币数:右侧硬币数为1:2,所以重力之比为1:2,根据F1L1=F2L2可知,力臂之比为2:1; 若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 则F1L1<F2L2,所以右侧下沉。
综上 第1空、 2:1; 第2空、右。
【分析】1、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首先对杠杆进行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调平的原因为:减小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试验的影响,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具有信服性,需要使得动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大小不相同。
2、杠杆的动态平衡:本质为F1L1=F2L2,题目中天平已经平衡,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便会导致F1L1<F2L2,所以右侧下沉。
2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从地面提升重物,已知重物所受重力为1000N,底面积为,工人用大小为400N的拉力F使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未提起重物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0.1%);
(3)工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答案】(1)解: 由于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2)解:由图可知,绳子股数为,
绳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F做的有用功:
拉力F做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解: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 重物所受重力为1000N , 底面积为 根据压强公式计算 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
(2)由图可知,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3,根据效率公式,需要计算有用功,拉力做的有用功为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题目中重物上升的高度为6m,根据计算拉力F做的有用功;
绳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功为,据此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有一种防溺水手环,将手环系在手臂上,紧急情况下打开手环,手环内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迅速充满气囊,最终使人漂浮于水面。为确保安全,人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能超过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已知某运动员质量,平均密度,水的密度,g取10N/kg,忽略手环体积和自重,求:
(1)该运动员的重力和体积;
(2)当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人漂浮时,气囊排开水的体积至少是多少,才能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答案】(1)解: 该运动员的重力为:.
由得人的体积为
(2)解: 当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3)解: 人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分
由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气囊体积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已知某运动员质量 ,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人的重力; 平均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人的体积。
(2)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8V人,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ρ水gV排可计算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人漂浮时,,根据浮力公式可计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气囊体积为:。
2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广东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暑假时,妈妈也在家做了炖汤,小明很好奇炖汤的过程,便到厨房仔细观察。
(1)当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有白气从煲盖旁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妈妈听声音就能判断大煲内水沸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大煲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炖盅内的汤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请分析原因:   ;
(4)为了避免大煲内水烧干,因此接下来,妈妈将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气炉火力。
【答案】(1)液化
(2)信息
(3)不会;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无法持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4)减小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1) 当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有白气从煲盖旁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遇冷液化形成;
综上 第1空、 液化;
(2) 妈妈听声音就能判断大煲内水沸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综上第1空、信息;
(3)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大煲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炖盅内的汤由于和大 煲 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吸收热量,不会升温;
综上 第1空、 不会; 第2空、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无法持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4) 为了避免大煲内水烧干,因此接下来,妈妈将会减小火力
综上 第1空、 减小。
【分析】1、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2、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题目中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所以炖盅内的汤无法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3、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2024年5月24日深圳举办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如图甲是一种自动拍摄火情的无人机。该无人机有4个旋翼,采用4个电动机分别带动旋翼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从而获得升力起飞。该无人机具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高清拍摄、GPS定位等功能。
在无风环境中,该无人机的升阻比为15~20,升阻比是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越高,说明无人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越好。
(1)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机拍摄时成   (选填序号)。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无人机飞行时,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
(3)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重力对无人机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无人机向上匀速飞行时,其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时,其所受阻力与飞行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乙。若无人机在1min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180m,此时升阻比最大,则无人机受到的升力为   N。
(5)类似机械效率,无人机的转力效率。无人机在竖直向上飞行中,升阻比为15,转力效率为60%,其4个旋翼转动每秒打过的空气总体积为20,则此时无人机飞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N(,)。
【答案】(1)凸;B
(2)空气
(3)没有;变大
(4)117
(5)10.4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1) 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的摄像头相当于 凸透镜, 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机拍摄时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确,ACD错误。
综上 第1空、 凸; 第2空、 选B;
(2) 无人机飞行时,机翼上凸下,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受到空气向上的力,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综上 第1空、 空气;
(3) 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力不做功,无人机匀速向上飞行,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变大;
综上 第2空、 没有; 第2空、变大;
(4) 无人机在1min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180m ,所以速度为3m/s,此时阻力为5.85N, 升阻比是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与阻力之比 ,此时升阻比最大,所以为20,此时升力为 117 N。
综上 第1空、 117;
(5) 根据重力公式G=ρgv可知,此时每秒通过旋翼的空气重力G=,根据 转力效率为60% 可知,无人机的升力为60%×260N=156N,升阻比为15,所以阻力为10.4N.
综上 第1空、 10.4.
【分析】1、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照相机。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做功条件:物体受到力,且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ρgv,据此计算空气的重力,结合 无人机的转力效率 计算无人机的升力,进而计算无人机受到的阻力。
1 / 1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3s
C.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Pa
D.中学生用手把两个鸡蛋匀速举高1m,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1J
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学校进行大扫除,大家都在打扫卫生。小红在拖地时发现,手握在拖把的固定位置,用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的力拖地,拖地的效果不同。该情景中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方向与作用点
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生活处处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饭时手与筷子的摩擦是有害摩擦
B.人跑步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
C.手握水杯,握得越紧,静止的水杯所受摩擦力越大
D.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当右端挂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20N,方向水平向右
C.20N,方向水平向左 D.10N,方向水平向右
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7.(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内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8.(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工人利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到二楼,关于此过程中使用的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滑轮是动轮 B.使用该滑轮可以省力
C.使用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该滑轮实质为省力杠杆
9.(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平直公路上有一辆公交车,图甲是车内拉环正面的示意图。图乙、丙、丁是该车内观察到的同一拉环在不同时刻侧面的情景,车向西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车此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乙图中,拉环没有惯性,丙、丁图中拉环有惯性
C.丁图中,拉环此时所受重力与吊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丙图中,车此时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10.(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容器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而西红柿沉在水底(如图乙),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B.西红柿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自身质量
C.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D.拿出茄子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1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入
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不一定较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
1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到C点过山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过山车在C点动能最大
C.在全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守恒
D.过山车在E点动能最大
1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s,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s,物体受到的摩擦是3N
D.4~6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8J
1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1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动力臂l1,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
16.(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时,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弓发生了   形变,产生了弹力;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箭受到的弹力   。
17.(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小红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铁安全门外0.5m处候车,她观察到平面玻璃中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她”。这其实是小红通过平面玻璃所形成的   像,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
18.(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图甲中用剪刀剪开一一张纸,剪刀相当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图乙中用尖锐的刻刀刻纸,是为了   压强。
19.(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红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   相同。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   。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2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____(选填字母)。
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
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
20.(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在学习液体压强知识时,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____(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分析如图乙和图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在如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
(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压强越大。
(5)如图戊,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压强相等时橡皮膜竖直。若在A、B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未知液体,当橡皮膜竖直时两侧液面如图戊所示,可以得知该未知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1.(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利用铁架台、杠杆、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   。
(2)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实验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
1 3   3   3   5  
2 2   2   4   3  
3 1   1   2   5  
(3)如图乙所示,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拉力最小时,方向为   ,大小为   N。
(4)课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   ,若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则杠杆的   端将下沉。
22.(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从地面提升重物,已知重物所受重力为1000N,底面积为,工人用大小为400N的拉力F使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工人未提起重物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0.1%);
(3)工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23.(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有一种防溺水手环,将手环系在手臂上,紧急情况下打开手环,手环内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迅速充满气囊,最终使人漂浮于水面。为确保安全,人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能超过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已知某运动员质量,平均密度,水的密度,g取10N/kg,忽略手环体积和自重,求:
(1)该运动员的重力和体积;
(2)当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人漂浮时,气囊排开水的体积至少是多少,才能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24.(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广东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暑假时,妈妈也在家做了炖汤,小明很好奇炖汤的过程,便到厨房仔细观察。
(1)当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有白气从煲盖旁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妈妈听声音就能判断大煲内水沸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大煲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炖盅内的汤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请分析原因:   ;
(4)为了避免大煲内水烧干,因此接下来,妈妈将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气炉火力。
25.(2024九上·深圳开学考)2024年5月24日深圳举办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如图甲是一种自动拍摄火情的无人机。该无人机有4个旋翼,采用4个电动机分别带动旋翼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从而获得升力起飞。该无人机具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高清拍摄、GPS定位等功能。
在无风环境中,该无人机的升阻比为15~20,升阻比是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越高,说明无人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越好。
(1)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机拍摄时成   (选填序号)。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无人机飞行时,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
(3)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重力对无人机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无人机向上匀速飞行时,其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时,其所受阻力与飞行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乙。若无人机在1min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180m,此时升阻比最大,则无人机受到的升力为   N。
(5)类似机械效率,无人机的转力效率。无人机在竖直向上飞行中,升阻比为15,转力效率为60%,其4个旋翼转动每秒打过的空气总体积为20,则此时无人机飞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N(,)。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体重的单位为kg,A错误;
B、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1s,B错误;
C、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对地面的面积500×10-4m2,根据P=F/S可计算 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C错误;
D、两个鸡蛋的重力1N,上升高度为1m,根据W=Fs可计算鸡蛋做功为1J,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判识选项.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如一枚鸡蛋为50g,中学生质量为50kg。
2、熟悉生活重常见的压强,如 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3、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中学生身高160cm,课桌80cm。
4、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心跳一分钟70次,走路的速度1.2m/s。
2.【答案】A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 手握在拖把的固定位置,用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的力拖地 ,说明力的大小不同,作用点和方向相同,导致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力的三要素为力的大小、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每一个因素改变均会使得力的效果发生改变,本题中力的大小不同导致最终力的效果不同。
3.【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B。
【分析】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手与筷子之间无摩擦,则手拿不起筷子,所以 吃饭时手与筷子的摩擦是有利摩擦 ,故A错误;
B.人跑步时,脚有向后运动得趋势,所以受到地面给脚向前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水杯保持静止,则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始终不变,故C错误;
D.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题目中人跑步时,脚有向后运动得趋势,所以地面给脚前进的摩擦力;
3、物体保持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水杯保持静止,则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5.【答案】C
【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解答】 当右端挂10N的物体A时,物体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10N,所以 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桌面的摩擦力为10N,所以 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20N.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判识选项
1、力和运动,题目中B匀速运动,所以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所以摩擦力为10N;
2、使B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作图如下:
6.【答案】B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题目中,甲乙两块物体的密度相同,高度相同,所以,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所以压强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以及高度有关,题目中密度和高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
7.【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流速和压强成负相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应用有A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C 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 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所以ACD均有关系。
B、用吸管吸饮料是由于吸管内部的压强小,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B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大气压的应用; 吸盘是将吸盘内部的气压减小,导致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和吸管吸取饮料的原理相同。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8.【答案】C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据题可知,该滑轮轮轴固定,所以属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9.【答案】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 乙图中,车此时处于静止状态 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
B、物体只要具有质量,便具有惯性,B错误;
C、 丁图中, 重力和拉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如乙图所示,丙图中拉力和重力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2、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10.【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茄子处于漂浮状态,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此时西红柿沉底,所以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它排开的水的重力小于自身重力,根据G=mg可得,西红柿排开水的质量小于自身质量,故B错误;
C、由物体漂浮可知茄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 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故C正确;
D.拿出茄子后,茄子占据水的体积变小,导致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小,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11.【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功率是表征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于功率的大小无关,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根据物体定义判识选项。
功率:计算公式为,表征的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所以功率和机械效率无关。
12.【答案】B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物体的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动能和速度大小有关, 从B点到C点过山车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点速度最大,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不守恒,所以E点的动能小于C点的动能,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没有摩擦力的损耗,但是实际生活中,机械能全部不守恒,摩擦力总会做功。
13.【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 0~2s,物体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A错误;
B、 4~6s,vt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
C、 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和6-8s的摩擦力相同,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2N,所以 2~4s,物体受到的摩擦是2N,C错误;
D、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4N,运动速度为4m/s,运动时间为8s,所以运动距离为8m,根据W=Fs可计算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32J ,D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和6-8s的摩擦力相同;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
3、功的计算:公式为W=Fs,题目中物体在4-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4N,运动速度为4m/s,运动时间为8s,所以运动距离为8m,据此计算物体做功。
14.【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和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到支持力和重力,据此作图
【分析】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重力等于支持力。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B点离支点最远,故最长的力臂为OB即为力臂l1,过B点作垂直于OB的作用力F1,为使杠杆平衡,力F1的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是最大的力臂,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6.【答案】形状;弹性;越大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
【解析】【解答】图为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时,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弓发生了 弹性形变, 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箭受到的弹力 越大。
综上 第1空、 形状 ; 第2空、弹性; 第3空、越大。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如题目中力使得弓有直变曲,弓因此产生了弹性形变,且在弹性范围内,弓越弯,弹力越大。
17.【答案】虚;1m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小红通过平面玻璃所形成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为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1m。
综上 第1空、 虚; 第2空、1m。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本题中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5m,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5m,物像之间的距离为1m。
18.【答案】省力;增大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图甲中用剪刀剪开一一张纸,剪刀的动力臂较大,所以动力较小,相当于省力杠杆, 图乙中用尖锐的刻刀刻纸,是为了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强。
综上 第1空、 省力; 第2空、增大。
【分析】1、省力杠杆:动力臂较长,所以动力较小,常见的例子有羊角锤、核桃夹;费力杠杆:动力臂较短,动力较大,常见的例子有镊子、筷子等,等壁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常见的例子有:天平;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19.【答案】(1)速度
(2)远;慢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 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 速度相同。
综上 第1空、 速度;
(2) 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综上 第1空、 远; 第2空、慢;
(3) 进而推理得出:如果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 匀速直线运动;
综上 第1空、 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 ,人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相对车向后运动,因此需要头枕; 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保持静止状态,相对车向前运动,所以需要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ABC错误,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仪器由小车、斜面,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共同决定某个物理量,如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速度,在探究某个单一变量对物理量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余变量相同,如探究 不同材料的水平面对物体的速度影响时,需要小车速度相同,故 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相同位置)由静止下滑 。
2、试验步骤:将小车放置在斜面相同位置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水平桌面的移动长度;据此可知,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答案】(1)B
(2)液体深度
(3)不变
(4)丙、丁;密度越大
(5)大于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 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 ,为了方便后续的试验操作,观察U型管压强两侧压强的大小,需要拆除软管重新安装,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2) 图乙和图丙 ,除了物体深度不同,其余因素均相同,所以探究的是 液体压强与 深度的关系;
综上 第1空、 液体深度;
(3) 在如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不变。
综上 第1空、 不变;
(4)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液体密度不同的试验装置,且其余因素,物体深度等保持相同,所以选择丙丁两图对比,可知, 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综上 第1空、 丙丁; 第2空、密度越大.
(5)据图可知,左右两侧压强相同,但是A侧的液面深度高,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A侧的密度小,B侧的密度大。
综上 第1空、 大于。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试验:仪器有压强计、不同密度的液体,U型管;试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 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 明显,则气密性良好;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强和深度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不变。
3、转换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用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
21.【答案】(1)力臂
(2)方案二
(3)竖直向下;2
(4)2:1;右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 调节螺母,将没挂钩码的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其目的是方便测量 力臂的长度;
综上 第1空、 力臂;
(2)方案二更加合理,表格中动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大小不相同,能避免出现偶然误差,确保试验的精确性;
综上 第1空、 方案二;
(3) 如图乙所示,在A处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如果在B处施加一个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当拉力最小时,方向为 竖直向下;根据F1L1=F2L2可知,力的大小为1.5N×4L=F×3L,解得F=2N.
综上 第1空、竖直向下; 第2空、2;
(4)据题可知,左侧的硬币数:右侧硬币数为1:2,所以重力之比为1:2,根据F1L1=F2L2可知,力臂之比为2:1; 若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 则F1L1<F2L2,所以右侧下沉。
综上 第1空、 2:1; 第2空、右。
【分析】1、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首先对杠杆进行调平:调平原理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指针偏左表明左侧较重,所以需要增加右侧力和力臂;调平的原因为:减小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试验的影响,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具有信服性,需要使得动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大小不相同。
2、杠杆的动态平衡:本质为F1L1=F2L2,题目中天平已经平衡,从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便会导致F1L1<F2L2,所以右侧下沉。
22.【答案】(1)解: 由于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2)解:由图可知,绳子股数为,
绳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F做的有用功:
拉力F做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解: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 重物所受重力为1000N , 底面积为 根据压强公式计算 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
(2)由图可知,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3,根据效率公式,需要计算有用功,拉力做的有用功为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题目中重物上升的高度为6m,根据计算拉力F做的有用功;
绳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功为,据此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答案】(1)解: 该运动员的重力为:.
由得人的体积为
(2)解: 当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3)解: 人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分
由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气囊体积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已知某运动员质量 ,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人的重力; 平均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人的体积。
(2)人体浸入水中体积为人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8V人,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浮=ρ水gV排可计算该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人漂浮时,,根据浮力公式可计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气囊体积为:。
24.【答案】(1)液化
(2)信息
(3)不会;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无法持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4)减小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1) 当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有白气从煲盖旁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 遇冷液化形成;
综上 第1空、 液化;
(2) 妈妈听声音就能判断大煲内水沸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综上第1空、信息;
(3)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大煲内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炖盅内的汤由于和大 煲 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吸收热量,不会升温;
综上 第1空、 不会; 第2空、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无法持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
(4) 为了避免大煲内水烧干,因此接下来,妈妈将会减小火力
综上 第1空、 减小。
【分析】1、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2、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题目中大煲和炖盅内的水沸点相同,所以炖盅内的汤无法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3、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25.【答案】(1)凸;B
(2)空气
(3)没有;变大
(4)117
(5)10.4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1) 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无人机的摄像头相当于 凸透镜, 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机拍摄时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确,ACD错误。
综上 第1空、 凸; 第2空、 选B;
(2) 无人机飞行时,机翼上凸下,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受到空气向上的力,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综上 第1空、 空气;
(3) 无人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力不做功,无人机匀速向上飞行,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变大;
综上 第2空、 没有; 第2空、变大;
(4) 无人机在1min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180m ,所以速度为3m/s,此时阻力为5.85N, 升阻比是空气对无人机的升力与阻力之比 ,此时升阻比最大,所以为20,此时升力为 117 N。
综上 第1空、 117;
(5) 根据重力公式G=ρgv可知,此时每秒通过旋翼的空气重力G=,根据 转力效率为60% 可知,无人机的升力为60%×260N=156N,升阻比为15,所以阻力为10.4N.
综上 第1空、 10.4.
【分析】1、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照相机。
2、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3、做功条件:物体受到力,且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ρgv,据此计算空气的重力,结合 无人机的转力效率 计算无人机的升力,进而计算无人机受到的阻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