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1 2021年以来,中美两国通过气候特使渠道恢复对话交流,相继签署了 3份达成共识的文白银市第八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件。2024年 1月,双方正式启动中美“21世纪 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5月 8日至 9
科目:高二语文 日,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在华盛顿召开工作组会议,努力开启两国在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和地方合作等领域新一轮务实合作。经过面对面会谈,双方对彼此气候政策行动进展和困难挑
材料一: 战有了更深入了解,一致同意以两国元首共识为指引,继续努力推动双边气候合作取得务实成
① 果。
高温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日最高气温超过 35℃时即可定义为高温天气,而连续多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各国命运与共,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当前,世界经济
日的高温则构成高温热浪。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都度过了热浪袭人的夏季,如 2022年夏季, 下行压力增大,地缘冲突加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有些国家抱持功利主义与零和博弈思
全国平均气温为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点,2023年夏季次之。 维,打着应对气候变化或“去风险”幌子采取保护主义和单边措施,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造成
更需注意的是,2023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发布于 6月 22日 18时,2022年则是在 6月 17 巨大障碍,破坏了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互信和能力。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
日 18时。2024年的高温橙色预警,比前些年来得更早,甚至更加猛烈。 会上指出:“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
② 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应当认识到,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必然出现相关技术、
极端高温天气不仅出现在我国,其他地方的高温同样来得更早更强,这几乎波及到北半 产业、贸易、金融、标准等各方面的国际竞争,但只有公平健康的竞争,才有利于各国产业的
球所有地区。 长期发展,有利于各国在竞争中找到合作机遇,以最高效的方式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
今年 6月初,美国西南部多州最高气温超过 38℃,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 6日最高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承诺和行动将
气温达 45℃,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 7日最高温达 48.3℃,均创历史纪录,且高温出现时间比往 对发达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国际社会期望美国能够保持气候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落实自
年早约两周。 身义务和承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通过自身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快速
极端高温不但直接危及人体健康,还会加剧干旱、引发山火,给农业生产和城市供电系 发展。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 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
统带来冲击,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计下降超过 60%和 80%,这应归功于中国政策的导向和科技的创新。
5月下旬,巴基斯坦许多城市面临热浪天气,一些地方的气温接近 50℃,该国采取紧急 中美两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既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期
措施,一半学生停课一周以减轻热浪的影响。 待,对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美方与中方一同展现大国担当,
③ 共同维护多边主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
极端高温频发,特殊天气形势的影响是重要因素。 贡献。
一般而言,高温天气多与大气高压系统密切相关。当强大的高压系统滞留时,会形成持 (摘编自刘振民《展现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续性晴好天气,使得高温持续。常见的高压系统为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西风带上的阻塞高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如,今年 5月下旬至 6月初,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系统笼罩了印度次大陆,也影响到了东南亚。 A.今年北半球许多地区的最高气温已远超“高温天气”的标准,表明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范
④ 围十分广泛。
每一次极端高温虽有其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很明显地 B.2023年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相较于工业化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目前暂未出
构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现下降态势。
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的报告,20年间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数量同比增加 232%。2024 C.自 2021年起,中美两国在与气候相关的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同时两国之间在各个方
年 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45℃。 面也存在着竞争。
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氢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在不同程度地持续擎升,二氧化碳 D.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离不开美国的示范效应和中国的
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50%,这一增幅在人类过去数百万年历史中绝无仅有。我们正处 巨大贡献。
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进程中,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尽管各国加紧协同气候行动,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行动迟缓,使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A.我国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和极端高温天气到来的时间逐年提前,可见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判
还处于历史最高位,未来数十年持续升温已成定局,全球将普遍见证高温 40℃的夏天。 断标准。
(摘编自魏科《是时候准备好应对一个 40℃极端高温的世界了》) B.由目前情况推测,如果不加强干预,未来数十年,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将会在全球
材料二: 普遍出现。
高三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 8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 2页 共 8页
{#{QQABRSQQoA4ogAg4owQMIBTAAACQQg5CKAAw0HXoYCCggKi QkkIBGAgALcAgYEgxGQBCAFAuAMRAqyAYAFCIFBKFA=B}C#A} =}#}
C.从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言可知,我国反对气候治理方面的功利主义与零和博 ——赐呀……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弈思维。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石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
D.材料二提出,美国应切实承担责任与义务,与中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助力全球气 站立在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之巅,叫了起来了。
候治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俯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地。
3.下列行为,符合材料二中的“大国担当”的一项是( ) ——先生,是一只雄鸡。
A.中国持续调整政策,控制可再生能源设备成本,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
B.中国积极参与多个地区的和平斡旋,为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努力。 要把它射了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
C.中国投身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民生。 一般,傍着我车尘劳劳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着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
D.中国着力搭建文明互鉴桥梁,促进不同文明实现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4.请为材料一的四个部分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 15个字。 我是自己打算定了的,终身作一个东西南北的流浪人;郑人为我编成歌谣,说我茫茫如
答:① ② 丧家之狗,这四字,真是恰当啊!流浪的人,是没有家室的,我也是从没有一日以家室为怀。
③ ④ 我的家室,早已任着它的自然而消灭了,家室啊,是我行为的障碍,是我思想之潮的堤防,我
5.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怎样从政策和行动方面作出努力? 早已把它抛弃在比云还缥缈的虚无之乡了!死的,死了;散的,散了!
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
仲尼之将丧 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
冯至 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
今天早晨,仲尼起得分外的早,这是因为他近日神魂不安,时有噩梦萦绕的缘故。扶着 我悔不该回到故乡,故乡于我,失尽了它的意味了。赐呀,我还有几天的生命呢,天也
杖,立在门前,仿佛有什么期待似的,向着远方发呆。鸟儿们的晨歌将罢,草地上的露珠,一 无边,地也无涯,悠悠荡荡,我种种的理想,已化作一片残骸,由残骸化成了灰烬了!后世呀,
颗颗地映着旭日的光;遍地的野花,昂然向着这皤白老叟微笑,含着几分嘲讽的意味,但是他 不可知的后世呀……
对于这些自然的景象,此时毫不注意;他只是想着,或者有一个弟子能够来吧,或者有什么人 ——后世,一定有认识先生的人……子贡寻不出另外可以安慰先生的话了,这淡如白水
带来些外边的消息吧!等到了绝望的时候,便这般说:咳,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事,哪能影子 的慰语,丝毫没引起仲尼的注意——
一般地随我一生呢!——衰弱的目光,无力地望着——北方的云雾已散,蔚蓝的泰山余脉,远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的手里!为什么
远起伏地,展开在他的面前了。 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的光荣!怎样的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
他远远地望见一个衣冠楚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 的身边,仲由在我的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的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的幽扬!怎
子一般,两目射出来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赐呀,你来得 样的美丽呀!现在,善良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个人走上个人的
怎么这么晚呢? 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天呀,天呀,……
子贡见他先生的神色、言语,都与往日不同,木鸡般愕然地立着了!使他忘记了种种的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郁抑,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再也
繁文,善于辞令的子贡,一个字,都不知怎样说才好。——先生…… 说不下去了。子贡终于不大了解先生的这种心情上的骤然的改变,想用旁的话把先生的话路岔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方才的兴奋,立刻又归于消歇;手扶着子贡的肩,师生 开,却寻不着适当的话。
两个缓缓地走了几步。你说它有时要崩堕吗? ——先生,该是午餐的时候了吧?
——先生…… ——啊,——似乎仲尼没有听清。——午餐?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这里来了…… ——先生的精神太疲劳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的 ——咳,疲劳啊——
意见。哪知出乎意外,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先生,可是病…… ——先生到房子里休息休息——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只一次了。你说, ——休息?
前面的泰山,有崩颓的那一天吗? ——我到菜圃里去剪一些菜,为先生煮汤吧!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堕的,如同哲人没有亡一样…… ——你去吧,我到房子里……
高三语文试卷 第 3页 共 8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 4页 共 8页
{#{QQABRSQQoA4ogAg4owQMIBTAAACQQg5CKAAw0HXoYCCggKi QkkIBGAgALAcgYEgxGQBCAFAuAMRAqyAYAFCIFBKFA=B}C#A} =}#}
子贡一步三回顾地,怀里怀着鬼胎,不知将来究竟要发生什么变故,走到房后的菜园里 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
去了。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得使人听着 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了万籁的极细微的呼吸……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乙)
一九二五年七月作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钟》第二期,有删改)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注]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颜回,姓颜,名回,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字子渊。三人都是孔子弟子。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
A.“近日神魂不安”“时有噩梦萦绕”,既交代了仲尼起床分外早的原因,也暗示了他身体的 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
衰弱状况。 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仲尼看到雄鸡便想到了仲由的一生,想到仲由像金星随太阳般的追随自己,这表现出他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
对仲由的思念和歉意。 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C.仲尼慨叹“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面对已失尽了意味的故乡,他早就发出了“故乡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
真是荒凉”的悲鸣。 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子不居。”
D.“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表明作为圣人的仲尼也像凡人一样对死亡充满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了恐惧。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无若宋人 A然 B宋人有闵 C其苗之 D不长而揠之者 E芒芒然 F归 G谓 H其人曰
A.第一段中渴望“弟子能够来”“有什么人带来些外边的消息”等心理描写,突出了仲尼对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的思念和向往热闹的心情。 A.四体,指四肢,与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意思相同。
B.“衰弱的目光”“两颗绿豆大的泪珠”“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等细节描写,包含着作者的想 B.事,指侍奉、赡养,与“民之从事”(《老子》)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子,指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C.小说中的对话描写没有运用引号,而大量使用破折号,不仅使行文简洁生动,而且蕴含 D.病,指担心、忧虑,与“贼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贼”字用法相同。
良多,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作者结合《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相关记述进行二度创作,使小说达到了历史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
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 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
8.结合文本和你对孔子的了解,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泰山”意象的深刻意蕴。 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
9.文中仲尼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子贡这一人物对仲尼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 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分析。 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
二、文言文阅读 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
(甲) 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14.试概括两则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
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语文试卷 第 5页 共 8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 6页 共 8页
{#{QQABRSQQoA4ogAg4owQMIBTAAACQQg5CKAAw0HXoYCCggKi QkkIBGAgALAcgYEgxGQBCAFAuAMRAqyAYAFCIFBKFA=B}C#A} =}#}
无衣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诗经·秦风》 不超过 40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②。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③! 六、课内文言知识考察(12 分)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20.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注】①袍:长袍,类似今之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②泽:指贴 A.《大学之道》节选自《春秋》,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文
身穿的衣服。③偕作:一起行动。 章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伟大的思
A.诗歌开篇极具感染力,首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与后一句形成一问一答的设问,点燃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秦军战斗激情。 C.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B.“王于兴师”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交代了战事发生的原因,避免平铺直叙的同时也增 他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强了文势。 D.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重点分析了
C.本诗语言富有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挥戈舞戟的 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场面。 21.下列选项的各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D.本诗基调慷慨激昂,侧重描写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战场杀敌的场景,反映了秦地人 A.故不孝不慈亡 不足以事父母 B.当察乱何自起 虽覆一篑
民的尚武精神。 C.火之始然 余食赘行 D.知皆扩而充之矣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16.本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2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分,共 6分) A.敏于事而慎于言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D.仁以为己任
(1)习近平主席在北大与学生交流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一个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 2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有为青年。这正如《论语》中说的“ ,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不知乱之.所自起
(2)老子以“ , ”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 B.谓其君不能者 仁也者,人也
伐者”“ . .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不拘于时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 . .
子是“ , ”。 D.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以.盛水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六、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 岁末,一场冬雪后学校的停课,让正在读高二的小明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
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言简意赅。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 温暖的空调。对此,小明家里的长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爷爷认为,下雪
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 就放假,孩子不能接受风雪的磨砺,这是被惯坏的一代;妈妈认为,学校这么做是保护学生安
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 全,属暖心之举;爸爸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需用苦力的时
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 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 小明把家中长辈们的争论发到班级群里,引发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更大范围、更多角
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字里行间,线条浑厚圆劲,力 度的讨论。
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长辈或同龄人,也可以向其
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铮铮铁骨。 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由此可见,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仁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夫有责的代名词。 不少于 800字。
高三语文试卷 第 7页 共 8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 8页 共 8页
{#{QQABRSQQoA4ogAg4owQMIBTAAACQQg5CKAAw0HXoYCCggKi QkkIBGAgALAcgYEgxGQBCAFAuAMRAqyAYAFCIFBKFA=B}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