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解析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解析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0 22: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明朝内阁虽处中枢,但官阶较低,因此,内阁大学士通常由六部尚书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人来兼任。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 )
A.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提高 B.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提高
C.皇帝与内阁的关系改善 D.皇权受到内阁的限制
2.《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受德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最终因得到商王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未确立
D.纣之母对于王位继承拥有很大发言权
3.西周统治者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出发点是
A.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B.巩固中央集权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确立等级制度
4.在孔庙亲书“万世师表”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康熙 D.乾隆
5.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6.东汉时,皇帝犯错误经常把责任推向三公。如果碰到水旱灾害,三公常被罢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这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三公九卿制度日渐成熟
C.三公权力被九卿分割  
D.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7.春秋时期,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等现象说明(  )
A.宗法制得到加强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诸侯势力得以削弱 D.诸侯展开争霸斗争
8.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9.秦半两钱(见下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
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
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
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1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源于历史故事,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①围魏救赵②秦晋之好③指鹿为马④楚河汉界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精忠岳飞》中经常有人到店中掏银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②《万历首辅张居正》中官员感叹到“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3.“今世用人,大率以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是指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宋朝以前,丞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连站着都不行,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丞相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
C. 满族和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15.以下与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阅读下边地图,依据地图说明秦朝到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此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认为;在元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较强,故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从元代开始,中央任意将自然环境和文化认同差异明显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据政权出现。但难以形成独立经济体,不利于地方发展经济。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元代前后中央政府在划分地方行政区的原则上有何不同。(4分)分析这种变化的利弊。(4分)
(3)清代是如何划分行政区的?有什么意义?(7分)
17.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法律条文。
甲同学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整理如下:
《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乙同学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看到了下列条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 同样,不得基于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1)根据甲同学搜集的信息,概括说明“秦律”有哪些特点 (4分)
(2)从乙同学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中,你认为哪些规定值得肯定?(4分)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和罗马制定法律的相同出发点是什么?(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摘自人教版必修一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录》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赵翼《詹曝杂记》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以后封建王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据材料二、三,指出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职权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据材料三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结合知识评价行省制。
19.阅读下列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4分)
(2) 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8分)
(3) 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参考答案
1.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题干中“内阁大学士通常由六部尚书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人来兼任”的信息,可知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和题干要求“直接导致”不符,故BCD项错误。
2.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显示,纣的母亲有三个儿子,长子和次子是她为妾的时候生的,纣是她做正妻后生的。微子启虽为长子,但是“妾”生的儿子,不是嫡长子,所以不能做太子;而纣是“妻”之长子,是嫡长子,有资格为“太子”。这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说明商纣时期已经确立了这种制度。所以应选A。
3.A
4. C
试题分析: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
5.B
【解析】略
6.D
【解析】 三公有名无实,而国家的权力又集中到中央,这只能说明是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7.B
试题分析:根据分封制的内容可知,周王授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授疆土,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军事、贡赋、劳役等等义务,材料中出现了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这说明诸侯不再履行自己的义务,分封制开始瓦解。故此题应选B项
8.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军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置的有关史实。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和行政权,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D。
9.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秦半两钱的形制外圆内方,是因为“圆”再古代的寓意是辽阔无边,“方”在古代的寓意是稳定有序,这与古代统治者追求大一统和皇权至上、统驭天地万物的思想吻合,故C项正确;AB项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具体解读,不够全面,D项是一种宇宙观,被统治思想所包括,故ABD项排除。
10.B
解题关键是分清历史史实过程。①战国时期公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354年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②春秋时期秦晋两国联姻。后比喻两姓联姻。③发生在秦朝;④发生刘邦项羽进行楚汉战争时期。
11.B
试题分析:宋代的金属货币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铜钱,①有违史实,军机处是在雍正帝之后建立的,《康熙大帝》中不可能出现;③有违史实,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发生在1900年,《台湾1895》中不可能出现,④有违史实。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火烧圆明园;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货币
12.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掌握。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①设置参知政事是北宋,②废丞相、设内阁是明朝,③设立军机处是清朝,④创立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3.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文人治国”,宋代开国帝王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由此最符合的是宋朝。故选C。
14.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信息说明大臣地位下降,君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反映的趋势和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B项不是本质上的反应;C项说法错误,这不
是风俗的问题,而是权力的分配的问题;D项明显错误。
15.C
【解析】略
16.(1)秦朝建立后,推行郡县制。(2分)西汉初年,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2分)汉武帝时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不同:元代以前地方行政区划以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区的自然和经济、文化属性相同为原则。(2分。学生回答以“山川形便”为原则,亦可得分。)元代以后将自然属性和文化认同差异较大的地区拼成一个行政区。(2分)利与弊:防止地方割据政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2分)但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2分)
(3)清朝把全国划分为省、将军辖区、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大臣辖区和内蒙古盟旗。(4分)加强与边疆地区的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我国的版图。(3分)
17.(1)维护等级制度;涉及内容广泛;刑罚严厉等;(答出2点即可,4分)
(2)如法官判刑要注重证据;注重保护思想自由;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等。(答出2点即可,4分)
(3)用法律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或用法律调节社会关系。(4分)
18.【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
问题解决措施:A、汉朝实行频繁更换丞相、内外朝制度等措施削弱相权。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加强皇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C、宋朝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别分割丞相的行政权、财权、军权。D、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8分)
(2)不同:唐朝中书省有决策权,负责草拟皇帝诏令;元朝中书省行使行政权。(2分)
主要原因:元朝疆域辽阔(1分)
行省制度评价: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重要意义。(3分)
试题分析:(1)材料题作答一定要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材料。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一对矛盾,历朝统治者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主要有汉朝实行频繁更换丞相、内外朝制度等措施削弱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加强皇权;宋朝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别分割丞相的行政权、财权、军权;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2)元朝实行一省制,设置中书省负责执行中央事务;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三省之一,负责起草诏令。元朝实行一省制的原因是疆域辽阔,为了提高效率。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后,明清沿之。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重要意义。
19.(1)分封制(2分)宗法制(2分)
(2)三公九卿制(2分)郡县制(2分)三省六部制(2分)科举制(2分)
(3)专制皇权高度发展(3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3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小。首先我们要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知识有相应的基础。从图片一中可以看到有齐鲁等地名,反映了这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图片二有大小宗的关系,这是宗法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此题也是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对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度的知识有相应的基础。结合所学,秦朝建立的是三公九卿制,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三则明显反应的是三省六部制。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后来军机处成为清朝权力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要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和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