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清平乐·村居
yuè
[宋] 辛弃疾
jí
清平乐,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又名《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韵,下阕押平韵。
词牌
题
村居,这首诗的题目。
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阙,后一部分叫下阙,朗读时两阙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写作背景
我会写
lài
bō
yán
檐
屋檐
房檐
wēng
老翁
渔翁
chú
锄草
锄头
无赖
耍赖
剥削
剥夺
máo
剥
翁
锄
赖
茅
茅屋
茅草
茅檐 翁媪 锄豆
鸡笼 亡赖 剥莲蓬
máo yán
wēnɡ
chú
lài
bō
lónɡ
我会读
茅
=
艹
+
矛
翁
=
公
+
羽
锄
=
钅
+
助
笼
=
+
龙
识记字形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ǎo
chú
bō
wú
自由朗读这首词,结合前两首古诗想一想:词跟诗有什么不一样?
有长有短
上下两段
换韵脚
上阙
下阙
jí
茅檐:代茅草屋。
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亡赖:同“无赖” ,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翁媪:老年夫妇。
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词语理解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这首词时,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乡村美景图
翁媪对话图
大儿锄豆图
中儿编织图
小儿卧剥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到“茅檐”、“小溪”、“青草”、“白发翁媪”,营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幽美、幸福和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这句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由“茅檐”“溪上”“青青草”构成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乡村美景图。词句只淡淡几笔就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陶醉、酒醉、沉醉……
老人醉。
谁为什么而“醉”?
◎风景的迷人
◎夫妻的亲密
◎孩子的懂事
◎生活的安宁
……
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
“醉”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还指陶醉。
从词的上片中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
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
“醉”字可以想象出他们带有醉意讲话的声音既温柔又有趣。“媚好”一词能让我们体会出他们精神的愉快,再现了那种和谐、温暖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
思考:从“醉”“媚好”中能体会出什么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天真烂漫、调皮可爱
勤劳
心灵手巧
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
大儿锄豆溪东,
看图找一找:大儿和中儿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中儿正织鸡笼。
在豆田里锄草。
编织鸡笼。
大儿锄豆溪东,
大儿锄豆溪东,
你能夸夸大儿子和二儿子吗?
中儿正织鸡笼。
词意: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勤劳能干
心灵手巧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仰卧
俯卧
侧卧
打滚
有趣
想象:调皮的孩子怎么“卧”剥莲蓬呢?
用“时而”或“一会儿”,把画面说一说!
莲蓬成熟过程
这样的乡村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环境优美,
清新自然。
生活宁静,快乐。
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及三个儿子的动作形象刻画,抒发了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的生活的喜爱。
课文主题
翁媪—相媚好
环境
茅檐 低小
无忧无虑
乡村之美
清平乐·村居
溪上 青青草
大儿—锄豆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人情之美
生活之趣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一家 口人的乡村生活,老翁和老妇在 ,大儿在 ,二儿在 ,小儿在 。
五
填一填
喝酒聊天
锄草
编织鸡笼
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