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2 15: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爬山虎的脚》一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文中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继而生动、准确的表达,对于学习单元语文非常重要。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別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
课文第2自然段从多个角度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绿得新鲜,叶尖全部朝下。“均匀”一词,写出了叶子在墙上分布平均,间距相等;“一顺儿”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尖全部朝下的形态。
课文第3-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细丝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往上攀爬的。它的位置在茎上叶柄的反面,由六七根细丝组成,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细丝嫩红、纤细、柔嫩的特点,描写具体鲜明。爬山虎爬墙时,先是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接着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最后细丝由直变弯,拉一把嫩茎,使它紧贴在墙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就会逐渐变成灰色。
(二)写作方法分析
从课文细致、准确、生动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而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另外,第3~4自然段中的“注意、仔细看”,暗示要看到爬山虎的脚并不容易,需要细致观察。第2~5自然段中的“不几天、以前、今年、原先、现在、后来、逐渐”等词语,也提示了作者的观察方式一一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而且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
(三)课文插图分析
本文共有两幅插图,构思巧妙,从面到点进行描绘。顶端的插图横贯两个页面,爬山虎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的画面映入眼帘,能让人感受到爬山虎生机勃勃的样子。下面的插图是爬山虎脚的局部特写,能清楚地看到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生长位置。两幅图都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生字词分析
本课要求认识5个生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柄”字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联系语境通过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字义,“柄”是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文中指爬山虎的叶和茎相连的部分。再如,“曲”是一个多音字,教师不必急于强调“曲”字在此处的读音,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的读音与它的字义密切相关。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这里的“曲”是与“直”相对的、是弯曲的意思。
本课要求会写13个字。其中,“操、均、隙、柄、瞧”左窄右宽。“瞧”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隙”的第三画是短竖,可以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茎、萎”上窄下宽。“嫩”要写紧湊,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与避让,第十画是点、不能写成捺。“固”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完里面再封口。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认识“均、柄”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2.思维目标
通过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价值目标
通过对爬山虎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均、柄”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难点
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
1.人类有脚,所以我们可以做到“行者无疆”;动物有脚,所以它们可以追逐奔跑,尽享自然。植物有脚吗?
2.同学们是否认真观察过植物的脚?它是什么样子的?怎么爬行的?
3.教师出示植物的脚:黄瓜,绿萝,牵牛花,请学生仔细观察并猜想它们是怎么“爬”的。
4.小结。
著名作家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记录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学生学习活动】
1.自主交流自己见过的植物的“脚”。
2.自主交流交流植物的脚怎么爬行的。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植物的脚,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初步体会观察的重要。
环节二:自主学习字词,初步质疑解疑
【教师课堂行为】
1.请同学们自己出声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把有难度和不会的地方做好标注。
2.同学交流:认读字和生字,有没有字音、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关于词语、句子或内容,有疑问吗?
[预设] “一顺儿” “蛟龙的爪子”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联系课文内容去理解。
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反复读,理解意思。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5.师指导学生体会句子描写的是叶子,读过之后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爬山虎的颜色之美、动态之美、静态之美。
6.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反复读,理解意思。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7.出示蛟龙的图片,图文结合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
【学生学习活动】
1.出声读课文,把有难度和不会的地方做好标注。
2.交流:认读字和生字,有没有中字音、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5.图文结合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相互交流、重点提醒、提问质疑、解疑等方法,在同学们的生生互动中,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扫清理解课文的文字障碍,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做好必要的准备。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课堂行为】
1.自由读课文,思考并交流课文每段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
(1)爬山虎的位置。
(2)爬山虎的叶子。
(3)爬山虎的脚。
(4)爬山虎的脚触到墙如何向上爬。
(5)爬山虎的脚没触到墙的变化。
2.根据每一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预设:
(△1) 爬山虎的位置。
(△2) 爬山虎的叶子 (颜色、静态、动态)
(△3-5)爬山虎的脚
3.了解了每段的内容,也就知道了全文写了什么,说一说全文主要写了什么?
4.学贵有疑,学到这里,有疑问吗?
预设: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写叶子?
师:特别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学完课文再请同学回答更好。
【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读课文,思考并交流课文每段写了哪些内容?
2.说说全文主要写了什么?
3.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问质疑。
【设计意图】逐段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据此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体会观察和表达的有序,为后续深入走进作者笔下的爬山虎做好必要的准备。
环节四:细读段落,初步体会写法
【教师课堂行为】
1.默读1-2段,画出体会到作者观察仔细的词句。
预设:
第一段地点变化:
学校——家;西墙——房顶
第二段时间、动态变化:
叶子颜色的细微变化(不几天);
叶尖朝下;静态,动态。
2.同学交流,教师指导,引导学生逐渐体会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
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会发现作者的观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完成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才会发现变化,而且在表达的顺序的,在下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更深的感触。
【学生学习活动】
1.默读1-2段,体会作者观察仔细的地方。
2.同学交流作者观察仔细的地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之后,聚焦课文1、2自然段,反复朗读和交流中,体会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
第二课时
环节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教师课堂行为】
1.昨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他笔下的那片爬山虎长得是那么茂盛——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更是美不胜收——齐读第二自然段。
2.那它的脚长什么样?又是如何爬的到处都是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学生学习活动】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爬山虎的茂盛。
2.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爬山虎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作者围绕爬山虎进行的多角度观察和描写,为本节课学习的完整性打下必要的基础。
环节二:读第三段,读懂内容
【教师课堂行为】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本段都写了什么?
预设: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形状。
2.你觉得哪句写的好?为什么?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
预设:
(1)对比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以前,我只知道……今年,我注意了,原来……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更加生动。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3. 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一:
读懂了这段的主要内容。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形状。
师生读:爬山虎的脚长在——,每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
预设二:
读懂了作者观察非常仔细。从脚长在茎的反面都看见了,数量、颜色都看得清清楚楚。
自由读,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
预设三:
觉得作者描写的非常准确、形象。亲眼见过爬山虎的脚,真的很像蜗牛的触角。
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学习活动】
1.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本段都写了什么?
2.评价第3自然段中哪句写的好?为什么?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
3.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聚焦具体一个段落的学习,走进语言文字,用欣赏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表达内容,透过文字体会其背后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连续细致的观察对于生动准确表达的重要。
环节三:读第四、五段,明白方法
【教师课堂行为】
1.齐读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爬山虎向上爬的方法。
2.出示幻灯: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预设:巴——拉——贴——爬
3.学到这里,有问题吗?
预设: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向上爬”?
4.学生交流为什么不能说“一步一步向上爬”?
预设:
(1)爬山虎向上爬不是像人一样,两脚交替向上迈,而是长出一只脚后再向上爬,所以是一脚一脚地爬。
(2)脚长得慢,步子迈得快,不可能实现一脚一脚连续向上爬。
(3)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表达也非常准确。
5.爬山虎的脚触到墙就可以一脚一脚向上爬,如果没有触到墙会有变化吗?
预设:萎了
6.师生串读课文:爬山虎这种常见的植物,作者叶圣陶先生,进行了细致长时间的观察,不仅观察到它的——指着板书总结(位置、颜色、形状),而且还把观察到的用准确、形象的语言进行了描写,如每根脚像——(读书),整个脚像——(读书);脚触到墙——(读书),没有触到墙——(读书)。写叶子,静的时候——(读书),一阵风拂过——(读书)。
【学生学习活动】
1.读第4自然段,交流读懂的内容。
2.交流爬山虎爬的样子,以及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3.师生串联全文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读懂的内容,学生不仅理解了爬山虎爬的具体样子,同时体会到作者正是由于连续细致的观察,才会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最后师生按照课文的表达脉络,以读促讲,串联全文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课文描写的爬山虎的脚,学生眼前会浮现出画面,仿佛身临其境。
环节四:借助资料袋,学写观察日记
【教师课堂行为】
1.读资料袋,比较交流两种日记形式的异同。
预设:图文结合和表格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性:观察对象,日期,样子(颜色),重点写出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2.文中的作者对银杏和蚕的生长变化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了出来,你想对什么进行观察?
3.老师进一步引导:
你们吃过炒豆芽吗?知道豆芽是怎么发的吗?
谁看见过盛开的水仙花?知道它最初的样子吗?
吃过腊八蒜吗?知道它一步步变化的过程吗?
要想知道,就得像巴甫洛夫说的那样——观察、观察、再观察。
总之,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4.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日记内容:泡绿豆芽,种水仙花,树叶变化,猫咪成长记,等等
5.片段欣赏:
片段一: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片段二: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是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丁立梅《菊有黄花》
6.今天回家就开始观察你选定的观察对象,并做好详细记录,相信一段时间后你也能向叶圣陶爷爷那样,写出精彩的观察日记。
【学生学习活动】
1.读资料袋,比较交流两种日记形式的异同。
2.学生交流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3.习作片段欣赏。
4.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日记,为习作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袋,了解观察日记的不同记录方式,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观察日记的不同记录形式的特点,继而确定自己的观察对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在学完《爬山虎的脚》之后,进一步聚焦写作方法,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明确而有针对性。
课堂总结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请所有的三星观察员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事物,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观察方法,借助资料袋中的两种方式,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位置、颜色、数量、样子
巴一拉一贴一爬
触着墙 没有触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