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昔日龌龊不足夸2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昔日龌龊不足夸2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
选官制度
壹
咏史(节选)
魏晋·左思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神童诗(节选)
宋·汪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为何会出现如此转变?
一、科举制创立之渊源
夏商西周
战国至秦
汉代
魏晋南北
隋唐
军功爵制
依照军功赏赐爵位
军功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定授官
家世门第
世卿世禄制
贵族子弟继承祖权
血缘关系
察举制
官吏查访推举
品行
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汉书·武帝纪》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童谣》
考察标准不客观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
——《三国志·吉茂传》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西晋·刘毅《请废九品书》
若为田舍郎,
难登天子堂!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材料一】吉茂字叔畅,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中正官)王嘉叙茂虽在上第,而状甚下,云:德优能少。 ——《三国志·吉茂传》
【材料二】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父季庚,为彭城令。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
——《新唐书·白居易传》
阅读比较两则史料,思考二者的做官之路有何不同,并填写表格。
家世 能力 成绩 原因
吉茂 世家大族 状甚下 在上第 家世显著
白居易 普通官吏 敏悟绝人 擢进士 才能出众
家世 能力 成绩 原因
吉茂
白居易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材料一】吉茂字叔畅,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中正官)王嘉叙茂虽在上第,而状甚下,云:德优能少。 ——《三国志·吉茂传》
【材料二】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父季庚,为彭城令。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
——《新唐书·白居易传》
阅读比较两则史料,思考科举制“新”在何处。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选官权力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定授官 家世、德行、才能 中央与地方
科举制 考试选官 才能 中央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选官权力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阅读教材并梳理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思考科举制如何保障选官的公平公正。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的地位
怎么报名考试?
考试内容是何?
谁来组织考试?
——怀牒自列,自由报名
——进士明经,考察诗赋五经
——尚书礼部举行考试
考试选官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结合材料,思考科举制有何意义。
(文皇帝)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卷一》
对政治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对西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汪洙《神童诗》
对社会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劝学诗》
对文化
对经济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
中央官制
贰
(一)三省六部制
概括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与特点。
二、中央官制的变化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三省六部制
情景穿越:假如当时皇帝提出要修建一所宫殿,三省六部制下的官员会如何工作?
二、中央官制的变化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角色:皇帝,中书令,中书侍郎,侍中
门下侍郎,工部尚书,工部侍郎
特点与创新:
群相制度,相权三分 →利于削弱相权
职责明确,彼此制约 →提高办事效率
封驳制度,节制君权 →减少决策失误
国家赋役之法曰租曰调曰庸其取法远其敛财均其域人固有田则 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法制均壹,虽转徙莫容其
赋税制度
叁
(一)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银饼浇铸成型,表面有捶揲痕迹。左下侧有一圆形补疤,为校定重量所补加。正面刻有铭文5行,内容为:“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怀集县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唐时属于岭南道广州。“开十”应当为“开元十年”的省文。“庸调”银饼是唐代地方向中央上交的赋税银。
(一)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概念辨析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税
役
古代王朝依据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者货币,有田税、户税等。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有力役、军役、杂役等。
庸
租
调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一)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阅读教材,找出租庸调制与租调制的异同,思考租庸调制有何进步之处。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魏晋:租调制 隋唐:租庸调制
基础:均田制(国家占有大量土地) 按户征收,定额征调 租→田亩税,调→人头税 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以庸代役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新唐书》卷四十二《食货二》
农民得以专心生产
政府获得税收保障
社会稳定士农关系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实行的主要背景。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土地兼并严重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如果你是宰相杨炎,你如何说服唐德宗采纳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按人丁和财产征税
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简化税收名目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阅读教材的“问题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殿初防其淫,明救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泼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增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制度本身是有生命的,有它的节奏、韵律,历经形成、生长、发展,可能不断完善,也可能走向衰亡。追踪、观察、多维度反思这一过程,正是制度史的“生命”所在。
——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