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三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李斯
人物猜猜看
早年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弃楚入秦
上书《谏逐客令》,为秦留住大批人才
助秦创制帝国集权框架
参与沙丘之变,提出“督责之术”
“鼠相”
一、少年拜师立大志 —— 大秦帝国之崛起
——《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 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辞于荀卿曰:“ ......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老鼠哲学
师从荀子
弃楚入秦
Q:为什么李斯选择秦国
?
思考:结合教材P15和材料,分析为何李斯选择秦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实现富国强兵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一、少年拜师立大志—— 大秦帝国之崛起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秦国的富强离不开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从秦穆公到秦王政,统治者都对秦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独到的认识。在秦孝公时,他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白寿彝《中国通史》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
——《荀子·强国》
主观条件
思考:结合教材P15和材料,分析为何李斯选择秦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障碍
一、少年拜师立大志—— 大秦帝国之崛起
客观形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事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 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史记·李斯列传》
统一进程
东灭六国
远交近攻
南征百越
控制西南
北击匈奴
①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秦始皇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点?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巩固措施
中央决策系统-皇帝制度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管理军事,实为虚职)
(监察百官)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少府
治粟内史
九卿 奉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卫尉 宫门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首都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
宗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财政
少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以皇权为中心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同时相互牵制
带有家天下色彩,家国同构
中央政务系统-三公九卿制
特点?
李斯: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巩固措施
思考:在地方管理上,丞相王绾提出了什么建议?廷尉李斯为何反对?
秦始皇最终做出怎样的选择?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回归分封制
分封会削弱中央集权,易使国家分裂,因此主张废分封,立郡县。
认可李斯,决定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地方行政系统-郡县制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巩固措施
——《史记》
思考:根据所学,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
县
(县令、县长)
乡、里、亭(三老等)
郡
(郡守)
中央
长官皆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 分封制
不同点 划分标准
官员产生方式
地方管理者 权力
政治体制
影响
相同点 按地域为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皇帝任免 世袭制
依附性 权力有限 独立性
高度自治
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
利于中央集权与 国家统一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巩固措施
皇帝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郡(守)
郡县制
中央
政府
地方
政府
最高统治者
里
乡
亭
县(长或令)
监察
行政
军事
中央集权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西周
秦朝
君主专制
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君权有限
血缘政治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早期国家
封建国家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巩固措施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
经济:统一货币 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
社会:颁行法律,编制户籍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巩固措施
③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顺势而为现不凡—— 大秦帝国之强盛
统一意义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统一
封建国家
多民族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封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三、盛极而衰走末路—— 大秦帝国之覆灭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祭焉!”
——《史记·李斯列传》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於是斯乃听高。...... 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
诱发焚书坑儒事件
参与沙丘之变,废长立幼
献“督责之术”,助纣为虐
李斯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内容,归纳秦朝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暴 政
经济上
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思想上
焚书坑儒
法律上
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
生活上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
秦朝
三、盛极而衰走末路—— 大秦帝国之覆灭
陈胜、吴广起义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思考: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地点在原楚国旧地,且楚人反秦意识强,因此定国号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能够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盛极而衰走末路—— 大秦帝国之覆灭
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书对曰......书奏,二世悦。於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
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史记·李斯列传》
楚汉战争
思考:楚汉战争中,双方在对百姓、对人才及战略战术等方面分别采取了怎么样的措施?
这些措施对战争的结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项羽
刘邦
VS
烧杀掳掠
赏罚不明
不善用人、刚愎自用
分封失当、没有据点
约法三章
废秦苛法
善于用人、听取谏言
指挥得当、稳居关巴
败
胜
失民心
得民心
三、盛极而衰走末路—— 大秦帝国之覆灭
小组讨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如何评价李斯?
千古一相
奸诈小人
Or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
——司马贞
评价历史人物:
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一分为二,全面地评价
史论结合,勿空下结论
课后作业: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充满争议,褒贬不一,请搜集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史论结合)
人物点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