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课
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巨变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BC475-BC221 战国时期:七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BC475
战国开始
BC256东周灭亡
BC356
商鞅变法开始
BC221
六国灭
秦朝立
都咸阳
BC584
鲁初税亩
BC770-BC476 春秋时期:五霸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走向崩溃
BC685
齐国相地而衰征
BC770-BC256 东周
BC770年
周平王东迁,春秋开始
注意:一般认为东周包含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
时空框架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探究一】找出下列两幅地图(教材P9/10)的差异,并根据所学简要说明其原因。
一、政治变迁——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诸侯纷争
差异:
⑴三家分晋,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形成战国七雄和局部统一;
⑵一些少数民族消失,匈奴在北方兴起;
⑶长城出现。
主要原因:
⑴生产力进步,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⑵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且激烈;
⑶四夷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发展,北方诸国受到匈奴威胁。
【探究一】找出下列两幅地图(教材P9/10)的差异,并根据所学简要说明其原因。
材料一: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 桓公二年》
材料二: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材料三: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强弱兼并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西周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礼崩乐坏)
权力下移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思考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力有何变化?
1.概念解析:华夏认同
“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天子
诸侯
诸侯
北狄
东夷
西戎
南蛮
2.华夏意识的建立与拓展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二)华夏认同
3.华夏族的壮大与巩固
各族间通过战争、迁徙、交流,相互学习,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结果:华夏认同增强,吸入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时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
春秋牛牺尊(上海博物馆藏)
考古发掘的战国铁农具
1.生产力提高
⑴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⑵牛耕得到推广
——铁犁牛耕
二、社会经济变迁——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农业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
1.生产力提高
⑶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材料一:距国门以外 ,穷四竟之内 , 丈夫二犁 ,童五尺一犁 ,以为三日之功 。——《管子》
材料二: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①提高了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②使井田制瓦解,推动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小农经济产生。
③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井田生产示意图
思考2:结合材料和所学,
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影响?
自然
经济
地主庄园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
经济
佃农
经济
国家控制的农民经济
小农经济
农民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自耕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不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
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之间的关系
虎座鸟架鼓
1.冶铁技术出现。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
(二)手工业
1.货币流通广泛。
2.中心城市在各地涌现
3.部分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史记·货殖列传》
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楚都寿春
秦都咸阳
燕都蓟
魏都大梁
韩都阳翟
齐都临淄
赵都邯郸
(三)商业
1.改革背景
⑵政治:
⑷文化:
⑴经济:
⑶军事: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解体,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变法成为一种潮流。
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诸侯称霸争雄,战争频繁,趋向局部统一。
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根本原因)。
时代 国家 时间 变法内容 变法主导思想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齐国 公元前685年 管钟改革 相地而衰征 法家
晋国 公元前645年 作爰田
鲁国 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
楚国 公元前548年 书土田
郑国 公元前538年 作丘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魏国 公元前445年 李锂变法 法家、兵家
楚国 公元前401年 吴起变法 兵家
秦国 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 法家
齐国 公元前356年 邹忌变法 法家
韩国 公元前362年 申不害变法 法家
赵国 公元前325年 胡服骑射
燕国 公元前312年 乐毅变法 法家
(四)变法运动
商鞅克服重重阻力,
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
①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②宗旨(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2.商鞅变法
⑴概况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商鞅变法
⑵内容
措施 作用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
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普遍推行郡县制
制定秦律,轻罪重刑
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俗 塞私门之请,分异令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稳定财政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经济实力。
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利于统一赋税,消除割据势力。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创立灵活用人机制,树立了地主阶级优势,加强了中央集权。
加强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冶,税收、兵源得可靠保证。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强法人民的法律意识;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更好地推进变法,摧残了文化。
杜绝腐败滋生,增加小农户数量及其生产积极性。
措施最全面
措施最彻底
历时最久
推行力度最大
成效最明显
⑶特点
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⑴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⑵秦孝公全力支持。
⑶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⑷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法令。
⑸商鞅个人才能,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2.商鞅变法
⑷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⑴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
⑵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⑶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⑷人民是否支持;
⑸改革者的智慧、勇气与担当和措施是否得当;
⑹国际环境是否有利。(近现代)
根本原因
政治保障
【探究二】商鞅虽死,新法未废的原因?
C.军事: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不断取得胜利。
A.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国家机器,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经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国力大增。
①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②积极影响
D.整体: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⑸评价
2.商鞅变法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C.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发展;
F.君主专制主义长期盛行,民主意识弱化,与雅典相反。
E.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③消极影响
时代 国家 时间 变法内容 变法主导思想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齐国 公元前685年 管钟改革 相地而衰征 法家
晋国 公元前645年 作爰田
鲁国 公元前594年 初税亩
楚国 公元前548年 书土田
郑国 公元前538年 作丘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魏国 公元前445年 李锂变法 法家、兵家
楚国 公元前401年 吴起变法 兵家
秦国 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 法家
齐国 公元前356年 邹忌变法 法家
韩国 公元前362年 申不害变法 法家
赵国 公元前325年 胡服骑射
燕国 公元前312年 乐毅变法 法家
共同影响:
改革是当时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些变法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旧制度、旧贵族势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转型。
思考3: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共同影响?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贾谊《治安策》
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评价商鞅。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至少200字。
课后作业
概念: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各个学派。“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是指战国时期士阶层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他们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史记》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汉书·艺文志》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三、思想文化变迁——百家争鸣
1.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物质基础/根本)
2.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解体,诸侯争雄称霸,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变法成为一种潮流,战争频繁,推动局部统一。
3.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士阶层崛起。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百家争鸣”出现社会背景
“百家争鸣”出现社会背景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生产力发展
社会大变革
土地制度
阶级关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井田制瓦解
礼崩乐坏
分封宗法制破坏
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1.儒家
⑴孔子——创始人
领域 名言 内容
思想学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之……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谓季氏(鲁国卿大夫):“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教育成就 子曰:“有教无类。”
文化成就 核心观念是仁,关爱他人;爱有等差
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私学教育
德治,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以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重政治和人事,远鬼神。
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局限),承认制度应随时代有所改良。
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二)代表流派、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1.儒家
⑵孟子与荀子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名言 观点
孟子 ·亚圣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可以凭借后天环境和教育由恶变善。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论:性本善
政治思想:仁政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人生观:三不精神
与舍生取义
人性论:性本恶
政治思想:隆礼重法
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天人观:唯物天道论
2.道家
(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
名言 观点
老子·创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如此...故曰:至人无几,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本体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朴素的唯物史观:追求天人合一
朴素的辩证法:矛盾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思想: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提出“齐物论”
人生观:崇尚逍遥自由,
派别 代表 名言 观点
阴阳家 邹衍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墨家 墨子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法家 韩非子·集大成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不亡之术也。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倡顺应历史发展,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3.阴阳家·墨家·法家
【讨论】假如你是战国某诸侯国的国君,你会选择哪一家思想来指导你治国理政?并说明理由。
1.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
3.后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⑴儒: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⑵道: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⑶法: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中心话题:如何恢复或重建秩序
(三)百家争鸣的意义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大动荡
大交融
大变革
大解放
大发展
大流动
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分裂战乱→统一
学在官府→私学兴起
宗法世袭→阶层流动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富国强兵,变法成为潮流
宗法贵族政治→郡县官僚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发展
生产力: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生产关系: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阶级关系:奴隶主贵族衰落
→新兴地主崛起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本课小结: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阶段特征)
思考:本课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农业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奴隶主贵族衰落
促进手工业发展和工商业繁荣
兼并战争加剧
为富国强兵
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传统贵族政治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发展
百家争鸣
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反作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