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2 09: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扎根边疆山区教育四十余载,张桂梅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创举——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沿着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是张桂梅曾工作过的华坪县民族中学,女子高中就在旁边。这所看上去不起眼的高中,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女高成立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
华坪女高,就是一所因抵抗贫困而生的学校。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
在贫困地区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可张桂梅不这么想。为了改变这片贫困的土地,她毅然踏上募捐之路。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直面贫困,张老师最懂山里人的渴盼,她是大山的女儿。”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关于张桂梅的报道,把她办女子高中的梦在北京传开。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老师办校。从此,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栉风沐雨,茁壮成长。
奇迹——红色教育让“丑小鸭变天鹅”
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学校却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只有一栋教学楼,连围墙和厕所都没有,吃饭要到旁边的民族中学。几间教室,是老师们的宿舍。没多久,17名教师就走了9个。
张红琼是女子高中的资深老师,受张桂梅一次演讲的感召,2008年建校时她坐了17个小时的大巴车来投奔张桂梅。剩下的8个老师中,有6个是共产党员。打小就读《红岩》的张桂梅,一下子找到了精神支点和工作抓手。她让人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面党旗,举起右手咬牙宣誓:人在,教育扶贫的阵地就在!
十多年来,女高每周开展“五个一”教育:党员戴党徽上班,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理论学习,合唱革命歌曲,看红色影片。
看看华坪女高的“速度和激情”吧。女生们五点半起床,晨起5分钟后洗漱完毕,跑步上下楼梯,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从下课铃响起,到跑进食堂排队、打饭再吃完,10分钟内完成。
女高不只有严苛的纪律和领先的升学率。这里的老师,像姐姐哥哥一样关心学生。这里的学生抗压能力强,还特别自信。
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现场,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我现在是医生,我现在是警察……”张桂梅忍不住掩面而泣:“她们一个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丑小鸭变天鹅了。”
精神——“豁出去一点,怕什么”
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她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可是每天早上5点,她都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
张桂梅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都捐献给了山区孩子们和其他需要的人。
说起为啥要办学校,张桂梅最初的想法就是报恩。中年丧夫,重病缠身,是华坪这片热土接纳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张桂梅告诉记者,山里的学生太穷了太苦了,自己想帮帮他们。县政协委员们向她鞠躬,县妇代会上大家给她捐款治病……回首往事,张桂梅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荣誉越来越多,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心里始终有一股劲:你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人生老病死都正常,豁出去一点,怕什么?”张桂梅说。
(摘编自徐元锋《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
材料二:
所谓红花,指的就是我们要采访的重点对象,绿叶指的是他周围的环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情。在写作时,不仅会对主人公进行描写,还会对他周围的人、事进行描写,但需要注意绿叶是衬托作用,衬托要有度。
在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将工作生活整合起来进行描写,只顾描写主人公是如何刻苦工作,只展现出他在工作方面的成就,这样人物形象就不够多面。
在进行人物刻画时,集体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鼓励,不能忽视集体的重要作用,将丰功伟绩都算作主人公的,要让人们看到个人背后的集体力量。
点面结合是人物通讯写作的手段之一,既要有面的概括性描述,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也要有点的细致描写,让文章具有可读性,点的描写也能够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点面结合,能够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人物多面立体、文章生动活泼。
(摘编自陈曦《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思考》)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点出了张桂梅兴办女高对于群体和个人的双重意义。
B.华坪女高被称为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是因为它是一所特殊学校:能够免费地、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
C.华坪女高的“速度”指的是学生们严格按照严苛的纪律来约束自己,“激情”指的是学生们为了前途理想奋斗拼搏的昂扬状态。
D.“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既指张桂梅在他人的激励下立志报效社会,也指她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激励下能够志存高远。
2.下列对材料一写作技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作为人物通讯,并没有系统报道张桂梅的所有事迹,而是抓住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彰显人物的高尚品质。
B.材料一开头高度概括了张桂梅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赞扬其教育行为的巨大价值和非凡意义,饱含深情,奠定基调。
C.材料一是从两个角度描写张桂梅“豁出去”的:一是不顾病痛,在身体上豁出去;二是不顾私利,在利益上豁出去。
D.人物通讯注重用细节刻画人物,“打小就读《红岩》”揭示了张贵梅无私奉献不是出于报恩,而是源于自小受到的革命教育。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讯中所描写的人物有红花,有绿叶,绿叶衬红花可以是正衬,也可以是反衬。
B.在对主人公进行刻画时,只要结合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形象由单一变得多面。
C.只看到主人公的丰功伟绩,忽视集体力量,人物通讯写作就会缺乏客观性与深刻性。
D.对于面的概括性描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认识人物的时代意义。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张桂梅为什么被称为“大山的女儿”。(4分)
5.材料一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了走出大山
曹卫华
谢成芬【注】嫁到海子坝村时,村里还不通电,不通公路。
海子坝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蚌谷乡的一个村民小组,西畴县大部分土地是山区,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海子坝村尤甚。
谢成芬勤劳,脑子灵,嫁过来三年就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盖了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可同村的乡亲们仍过得十分艰难。
1996年换届选举,谢成芬被选为村小组长,村民们希望她带着大家,把日子过富裕。
海子坝村的土地都是石窝子地,一个石窝子只能种几棵苞谷,一亩地一年只能收百把斤苞谷。
谢成芬开始带领乡亲们在石窝子里炸石改地。她动员大家集资,买来大锤、钢钎、凿子,带着大家早出晚归,打眼放炮炸石头。干了将近一年,石头炸得差不多了,他们又到河沟里去挑土,把地垫高了几十厘米。
就这样,原来的几百亩石窝子地,变成一千多亩良田,粮食产量翻了四倍。
2008年,谢成芬又发动全村村民,把芭谷地改种核桃,挂果后,村民收入又翻了几番。
那一年,谢成芬担任村支书兼小组长,两副担子一肩挑。
进村那八公里的石窝子路,极大地限制了海子坝村的发展。为此,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商定,大家集资,一家出一个劳力,不管三年还是五年,一定把路修通。
资金筹备好了,可对于修路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有人开始泼冷水,有人说起了泄气话。
干还是不干?钱用完了咋办?谢成芬陷入了两难。
干!必须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车到山前必有路,钱没了,再想办法找。
2014年开春,工程正式开工。
那天,村里几位老人来到工地上问谢成芬:“成芬啊,我们这几个老人,能等得到路修通的那天?”
“等得到!等得到!”谢成芬说,“路修通了,村上出钱包辆车,接你们去县里玩、去州里玩!”
这几位老人,全都没去过州里,有的还没到过县里。
“那就拜托你了!拜托你了!”老人们激动地说,“我们等着那一天!”
谢成芬记住了老人们的嘱托,带领几十个老乡,炸响了开山修路的第一炮。
参加修路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人,开工没几天,就有人吃不消了,有的脚被石头砸伤了,有的手被石头割破了。
工地上,最重的活儿是扛石头。炸药炸开裂的石头,用钢钎撬下来,每块少说也有两百来斤。男人们两两搭档,用杠子扛到路边码起来,准备砌边坡、砌路埂用。可有个四十多岁的壮年男人却落单了,因为他身体好,力气大,扛的石块也大,没人敢跟他搭档。
“我跟你扛!”谢成芬说。
“二婶,石头重得很,你扛得动?”男人问。
“扛得动!”说着,谢成芬已经把杠子拿在手上了。
“算了,二婶,这不是女人该干的活。”
“来着!你莫啰唆!”
男人用绳子把石头拴好,穿上杠子。
谢成芬弯下腰,把杠子扛在肩上,咬紧牙关喊一声“起”,腰一挺,站了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扛着杠子在乱石窝里走。一开始谢成芬步子还有点儿踉跄,走着走着,就稳了。
扛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谢成芬的肩膀火辣辣的,红肿了一大片。
第二天,她用块海绵垫在肩上,脚步越来越稳,工地上的村民们对她也越来越服气。
钱不多,大家为了省钱,爆破时一直手工打眼,辛苦不说,进度也太慢,大家商量,决定买台凿岩机。
凿岩机买回来了,大家却不会用。谢成芬爬上石岩,第一个抱起三四十斤的凿岩机打眼,凿岩机突突突地在石头上震动,不听使唤,震得她两臂发麻。
越是艰难,谢成芬越有干劲儿。“我就不相信治不了它!”她与凿岩机较起劲来。摆弄了一阵儿,在大家的帮助下,凿岩机渐渐听使唤了。
轰隆、轰隆……山野里,机器声响彻云霄,天空中碎石纷飞。
路越来越难修,修到四公里左右,前面出现了一道黑青色的大崖壁。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正正地堵在路中间。
谢成芬把负责爆破的人集中起来,站在崖壁下商量了几次,决定先从下边打眼,把崖壁的下半部炸掉。
第一次,他们打了六个炮眼,可这一排炮炸过之后,坚硬的崖壁纹丝不动,只炸飞了几块碎石头。
“我就不信这石头比人的意志还坚硬!”
谢成芬又领着村民,在第一排炮的间隙打了八个深孔,又放了一排炮,效果仍然不好。施工被迫停下来。
黄昏时分,其他村民已经走了,谢成芬和几个骨干还在那道崖壁下商量:怎样才能啃掉这块“硬骨头”?
大家决定换个思路,从崖壁的上部炸起。要从上部炸起,就得把人从崖壁上吊下来,先用手锤打出几个可以供人站脚的地方,才能把凿岩机吊下去,用绳子拴着人的腰,悬在空中打眼。
第二天一早,一个村民先用绳子拴着腰,下去用手捶打好了站脚的地方。接着,谢成芬用绳子拴着腰爬下去,其他村民用绳子把凿岩机吊下去。谢成芬便悬挂在崖壁上,开始打眼。
突突突的凿岩声,在大山的清晨响起,传得很远很远。
谢成芬抱着凿岩机打到半途,突然脚下一滑,连人带凿岩机一齐往崖壁下掉。她的腰被绳子拴着,人没掉下去,在空中荡了几下,后脑勺重重地撞在崖壁上,疼得她两眼冒金星。凿岩机的开关也没来得及关掉,在空中突突突地空转了一圈,向谢成芬砸过来。上边的人眼疾手快,急忙把绳头一拉,凿岩机才避开了谢成芬。
凿岩机再吊上来,谢成芬继续打眼。她打好一个炮眼,被吊上去,再换一个村民下来。
第一排炮把崖壁顶部的石头掀掉了。这一整道崖壁,炸了一百二十多炮,才彻底炸掉。
集资款很快就花完了,谢成芬又动员大家再集资。可乡亲们生活都不富裕,再集资也没多少钱。
谢成芬家里搞养殖多年,攒了一点儿钱,她跑回家与丈夫商量,想从家里拿出十万元来。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丈夫有点儿舍不得。
“为集体修路,为乡亲们办事,有哪样舍得舍不得呢!”丈夫被说动了,从银行取钱出来,交给了谢成芬。
正好这时,县里出台了一项政策,村上修一公里弹石路,县政府补助三点五万元。谢成芬一听说这个消息,第二天就跑到县上去申请。
县里派人到工地上,查看了他们修路的情况,很快就把钱拨下来了。
望着正在修建的公路,谢成芬心里满满的是信心与希望。这条路,是走出大山的路,是走向富裕的路。
(有删改)
【注】谢成芬: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陷入两难的谢成芬决定“干!必须干!”,突出了她敢于决断、坚定执着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
B.谢成芬面对“不听话”的凿岩机,没有退缩,而是与凿岩机较起劲来,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凿岩机听使唤了。
C.“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写出了困难的艰巨,也为后面凸显人物精神作铺垫。
D.文章前面写筹备资金,杯水车薪,到后面集资款用完,集资困难,再到最后县里拨钱下来,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7.文中修路前后面临着各种困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资金不足。对于修路,村民们都很支持,愿意集资,但生活贫穷的他们无法拿出更多的钱。
B.人心不齐。资金有限,有人泼冷水;开始施工,村上老人有怀疑;工地上干活,有人不愿配合。
C.劳动力不足。修路的村民老龄化严重,而工地上的活都是重活,使得工程进度缓慢。
D.技术人才缺乏。爆破方法不正确、机器使用不熟练等,都给修路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8.艺术界把以“事实”“诚实原则”为基础特征,同时具有一定“文学”特征的作品称为“非虚构文学”。本文具有“非虚构文学”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分)
9.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逐梦”,也有人认为原题目就很恰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圬[注]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栗,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贵富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韩昌黎文集 圬者王承福传》)
[注]圬:泥瓦工人用的抹子;也可用作动词,指粉刷墙壁。下文的“镘”与之相同。
1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妻与子A皆养B于我C者也D吾E能薄F而功小G不有之H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与“先帝创业未半”(《出师表》)两句中的“业”字含义相同。
B.“其他所以养生之具”与“所以动心忍性”(《孟子》)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有再至三至者焉”与“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两句中的“再”字含义不同。
D.“身既死”与“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两句中的“既”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承福在天宝之乱期间被征兵,打了十三年仗,建立了功勋,本可以为官,却放弃了功劳,回到家乡后以为人刷墙来养活自己,自食其力。
B.王承福有自己的一套生存理论:君王、大臣和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职事,任何人都不能只想着吃饭而不做事,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C.王承福认为自己能力低下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活自己尚且吃力,所以不便娶妻生子,而圣人也是既不可劳力,也不可劳心。
D.王承福的经历和言论让韩愈起初感到疑惑,继而思考之后又觉得他是一个通达事理的贤者,因此为他作传,也为了让自己引以为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2)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14.韩愈对王承福的评价充满了辩证的色彩,请简要概述其评价要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苦寒行①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②诗,悠悠令我哀。
[注]①《苦寒行》: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东山》:《诗经 豳风》中的名篇。汉毛苌说:“《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句直写“太行”,交代行军地点,“北上”二字则表明行军走向,以此统领全篇。
B.第二句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上造成惊恐状态,避免了平铺直叙。
C.“水深”以下八句节奏紧凑,展示行军意外受阻、栖宿无所等各个侧面,历历如画。
D.诗歌感情真挚,描写了诗人亲历的军旅生活,把政治家的说教寓于具体情景描写之中。
16.本诗与《短歌行》都用了“周公”之典,请比较其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B.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香雪系紧头上的紫红色线围巾。
C.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19.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她们奔放,热烈地叫着香雪的名字;她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笑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拟人手法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年来新诗作者与论者,曾经有几度很剧烈地争辩诗是否应一律“明”“显”的问题。“显”易流于粗浅,“隐”易流于晦涩,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毛病。但是“显”也有不粗浅的,“隐”也有不晦涩的,持门户之见者似乎没有认清这个事实。我们不能希望一切诗都“显”,也不能希望一切诗都“隐”,因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人原来有种种“类型”上的差异。有人接受诗偏重视觉器官,一切要能用眼睛看得见,所以要求诗须“显”。须如造型艺术。也有人接受诗偏重听觉与筋肉感觉,最易受音乐节奏的感动,所以①___________。须如音乐,才富于暗示性。所谓意象,原不必全由视觉产生,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产生意象。不过多数人形成意象,以来自视觉者为最丰富,在欣赏诗或创造诗时,视觉意象也最为重要,因此,要求诗须明显的人占多数。
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来不同。说概括一点,②___________,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梅圣俞说诗须“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谢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写景中为绝作,诸诗妙处正在能显,如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言情的杰作,如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③__________,如梅圣俞所说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1.“显”与“隐”是文学艺术辩证规律的一对术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诗歌中“显”与“隐”其中一个概念的理解,不超过30字。(3分)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也指她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激励下能够志存高远”错,根据材料一中的“县政协委员们向她鞠躬,县妇代会上大家给她捐款治病……回首往事,张桂梅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可知,这句话仅指张桂梅在他人的激励下立志报效社会。
2.答案:D
解析:“不是……而是……”错,应为“不仅是……,更是……”。
3.答案:B
解析:“只要结合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形象由单一变得多面”错,根据材料二中的“要结合生活实际……这样人物形象就不够多面”可知,“结合生活实际”是人物形象多面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4.答案:①作为“女儿”的张桂梅懂得山里人对改变命运、摆脱贫穷的渴盼。②她将教育脱贫的理念带进大山,兴办免费女子高中,让山里女孩接受教育,改变了她们的命运,给大山带来了巨大改变。
解析:材料一中,根据“大山里的贫困超出了她的想象”“直面贫困,张老师最懂山里人的渴盼”,可以概括出答案①。根据“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规模化’地帮助山里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栉风沐雨,茁壮成长”,可以概括出答案②。
5.答案:不能。前两部分分别概括了张桂梅创办女高的经过与取得的成果,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三部分侧重于揭示张桂梅献身教育的精神动力,前两部分与之是外在经历与内在精神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能调换顺序。然后结合材料一具体分析。根据“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为了改变这片贫困的土地,她毅然踏上募捐之路”“在北京开会时……帮助张老师办校”可知,第一部分概括了张桂梅创办女高的经过;根据“2008年,首届100名学生招进来了”“在北京‘时代楷模’发布现场,毕业生们在荧幕上一个一个向她汇报:‘我现在是医生,我现在是警察……’”可知,第二部分概括了张桂梅创办女高取得的成果。经过与成果存在着时间的先后顺序。根据“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张桂梅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我心里始终有一股劲:你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可知,第三部分揭示了张桂梅献身教育的精神动力。在了解一个人时,一般是先知道人物的外在经历,然后了解其内在精神。所以这三部分的顺序不能调换。
6.答案:B
解析:“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凿岩机听使唤了”错。结合原文“她与凿岩机较起劲来。摆弄了一阵儿,在大家的帮助下,凿岩机渐渐听使唤了”可知,凿岩机听使唤了,除了她自己的努力,还有大家的帮助。
7.答案:B
解析:“工地上干活,有人不愿配合”错。原文说的是“参加修路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人,开工没几天,就有人吃不消了,有的脚被石头砸伤了,有的手被石头割破了”“可有个四十多岁的壮年男人却落单了,因为他身体好,力气大,扛的石块也大,没人敢跟他搭档”,并没有人不愿配合。
8.答案:(1)基础特征:①本文取材于谢成芬的真实事件,具有人物、事件真实性特点。②文章通过“六个炮眼”“八个深孔”“一百二十多炮”“三点五万元”等具体数字,显示了真实性。③本文客观写出了修路的困难,以及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真实反映现实。
(2)文学特征:①文章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突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②文章运用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了人物形象。③文章多处运用衬托手法,如通过凿岩声音在天空中传播,侧面写出了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④作者精心安排,选择提炼具体事件,使修路过程曲折跌宕,波澜丛生,增强了文章的情节性和吸引力。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需从基础特征和文学特征两方面作答。基础特征方面:从选材上看,谢成芬是海子坝村的村支书兼小组长,曾带村民开山修路,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所以本文取材于真实的事件,具有人物、事件真实性特点。从内容上看,由文中“第一次,他们打了六个炮眼”“在第一排炮的间隙打了八个深孔,又放了一排炮,效果仍然不好”“这一整道崖壁,炸了一百二十多炮,才彻底炸掉”“正好这时,县里出台了一项政策,村上修一公里弹石路,县政府补助三点五万元”可以看出,文章在叙事时用“六个炮眼”“八个深孔”“一百二十多炮”“三点五万元”等具体详细的数字来还原事件,显示了事件的真实性。从主题上看,文章通过写修路前后面临的资金不足、劳动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客观真实地写出了偏远农村修路的重重困难,以及乡村发展面临的难题,真实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状况。文学特征方面:从语言上看,文中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如“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困难的巨大;“等得到!等得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凸显了谢成芬修路的决心和信心。从塑造人物的手法上看,文章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谢成芬的形象,如心理描写“干还是不干?钱用完了咋办?谢成芬陷入了两难。干!必须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车到山前必有路,钱没了,再想办法找”、语言描写“为集体修路,为乡亲们办事,有哪样舍得舍不得呢!”、动作描写“接着,谢成芬用绳子拴着腰爬下去……谢成芬便悬挂在崖壁上,开始打眼”等,来突出谢成芬在带领村民修路时实干、苦干、硬干的高大形象。从表现手法上看,文章多处运用衬托手法,如“轰隆、轰隆……山野里,机器声响彻云霄,天空中碎石纷飞”通过写凿岩的声音和碎石纷飞,侧面写出了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丈夫有点儿舍不得”通过丈夫的不舍,衬托出谢成芬的舍己为公精神。从情节安排上看,作者选择了突显修路困难的几个典型事件,集中表现了修路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如“参加修路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人,开工没几天,就有人吃不消了,有的脚被石头砸伤了,有的手被石头割破了”“凿岩机买回来了,大家却不会用”“路越来越难修,修到四公里左右,前面出现了一道黑青色的大崖壁。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正正地堵在路中间”“集资款很快就花完了,谢成芬又动员大家再集资。可乡亲们生活都不富裕,再集资也没多少钱”等,使修路过程曲折跌宕,波澜丛生,增强了文章的情节性和吸引力。
9.答案:示例原题目更合适。①本文主要事件是乡村修建走出大山的路,原题目更能恰当具体地概括主要事件。②本文主人公凭借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带领村民们走出大山,走向富裕,原题目更能体现主人公的精神。③本文朴素自然,原题目通俗易懂,与文章风格更为吻合。
解析:首先,要给出自己的观点。若认为原题目恰当,可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文章风格等方面分析。情节内容上,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件就是谢成芬带领村民修建走出大山的路,“这条路,是走出大山的路”表明修路的目的就是“走出大山”,所以原题目更能恰当具体地概括主要事件。人物形象上,文章的主人公是海子坝村的村支书兼小组长谢成芬,由“进村那八公里的石窝子路,极大地限制了海子坝村的发展。为此,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商定,大家集资,一家出一个劳力,不管三年还是五年,一定把路修通”可知,她之所以要克服重重困难修建这条路,就是为了让村民们走出大山,“这条路,是走出大山的路,是走向富裕的路”,原题目更能体现主人公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文章风格上,由“成芬啊,我们这几个老人,能等得到路修通的那天?”“来着!你莫啰唆!”等句子的用词可以看出,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原题目通俗易懂,与文章风格更为吻合。若认为改后的题目“逐梦”更合适,言之成理也可。
10.答案:ADG
解析:“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为判断句,故A.D两处应断开;“能薄而功小”用来修饰“吾”,其间不应断开,故E、F处不断,G处应断开。
11.答案:A
解析:A项,“含义相同”错。前者指职业,后者指功业。B项,两者都指用来。C项,前者指两次,后者指第二次。D项,前者指已经,后者指既然。
12.答案:C
解析:“而圣人也是既不可劳力,也不可劳心”错。原文为“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是说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同时一身二任。
13.答案:(1)但是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应该各自献出自己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
(2)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
解析:
14.答案:①批评他为自己考虑过多,为他人考虑过少,没有责任担当;②赞扬他对生存之道有清醒的认知,心态端正,远胜过患得患失、无所作为和因私欲而奸邪无道的人。
解析:依据“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可概括出答案①;依据“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可概括出答案②。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之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很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辞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的身份,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京兆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朝廷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他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职勋阶,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粉刷墙壁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他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将其交给房屋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旁的残疾挨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应该各自献出自己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小有大,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的镘子去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工钱),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千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的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自己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居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做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硬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我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怜悯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子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子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于天下的,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15.答案:D
解析:“把政治家的说教寓于具体情景描写之中”错。本诗没有政治家的说教。诗人通过白描手法,描写行军沿途景色,表现行军途中的艰苦。
16.答案:(1)相同点:诗人都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周公事业联系起来(都借周公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不同点: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同。①本诗:诗人以周公自比,寄寓着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②《短歌行》:诗人以周公自勉,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展现宽广的政治胸怀。
解析:建安十一年,曹操率军北上,征伐背叛他的并州刺史高干,途经太行山,时值隆冬季节,冰雪连天,行军艰难,这首诗就反映了那次行军的艰苦。诗的落笔是一声深沉的唱叹:“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这两句为全诗的总枢,下文均围绕“艰哉”二字渐次生发。为了烘托这场艰苦卓绝的行军,诗人用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太行山凛冽、萧条的冬景: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然后写山中猛兽夹路蹲伺行军的勇士,再加上此地人迹罕至,如今全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盖,寒意无限。由此,诗人生出怀归之思。但诗人还是踏上了征程。“水深”以下八句具体描写行军的艰难,将士兵们的艰辛描写得真切动人。这艰辛的生活乃诗人亲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其对士兵的深切悯伤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士兵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以周公自比,担负统一天下重任的胸怀。
17.答案:答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答案:B
解析:B项中“北京话”和文中“纺织娘”“油葫芦”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强调的内容。C项表示直接引用。D项表示反语。
19.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修改后的句子的重点落在“叫着香雪的名字”和“笑着”上,强调姑娘们的动作;原文的重点落在“奔放,热烈”和“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上,强调呐喊声和笑声的特点,更能表现姑娘们的形象。②抒情效果不同:修改后的句子只是客观陈述,抒情意味不浓;原文连用两个“那样”,在强调呐喊声和笑声的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抒彩,富有感染力。
解析:表达效果往往和表达意图有关,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比较修改后的句子与原文的差别,关注表达的不同和收到的艺术效果的不同。原文和修改后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但结合前后文来看,原文抒情意味浓郁,意在表现姑娘们见到香雪时那非同一般的“欢乐”,所以将表达的重点放在“奔放,热烈”和“不加掩饰,无所顾忌”这些内容上,这也与后文“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等内容衔接得更顺畅,更能体现姑娘们的呐喊声和笑声的感染力。
20.答案:①将“古老的群山”当作人来写,赋予“古老的群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②“古老的群山”被“感动”得“战栗”,发出回音和姑娘们“共同欢呼”,烘托了姑娘们内心的欢乐和激动。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拟人手法。答题时,要先答出句子是如何运用拟人手法的,再答出运用拟人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画横线的句子中,“被感动得战栗了”“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赋予“古老的群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古老的群山”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受姑娘们的影响。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姑娘们见到香雪时内心难以抑制的欢乐和激动。
21.答案:示例一所谓“隐”即隐晦曲折,指的是含蓄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示例二所谓“显”,即显豁,指的是率直浅切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解析:由原文“显,则轮廓分明”“诸诗妙处正在能显,如梅圣俞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可知,文本中的“显”就是率直浅切,它是诗歌创作的手法和风格。由原文“隐,则含蓄深永”“如梅圣俞所说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知,文本中的“隐”是含蓄隐晦的意思,它也是诗歌创作的手法和风格。
22.答案:①要求诗须“隐”;②写景诗宜于显;③诸诗妙处正在能隐
解析:①处,根据后文“须如音乐,才富于暗示性”可知,此处说的是“隐”;结合前文“所以要求诗须‘显’”的句式特点可知,此处可填“要求诗须‘隐’”之类的内容。②处,后文说“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所以此处说的是写景诗,且写景诗宜于显,故此处可填“写景诗宜于显”之类的内容。③处,作者所举的都是抒情诗,而前文举杜甫、林逋等的写景的诗句的目的是说明这些诗的妙处正在能显,根据语境,此处应是说所举的抒情诗的妙处正在能隐,故此处可填“诸诗妙处正在能隐”之类的内容。
23.答案:
用美德与勇毅,助力美梦成真
拿破仑曾说:“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的确,青春应有梦,且青春之梦的实现离不开美德与勇毅。
青春有梦想,如耀眼灯塔指引方向。青春的梦想,是“五四运动”时“还我河山”的呐喊,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是抗日战争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豪情,是改革开放时“三天一层楼”的激情,是脱贫攻坚路上共产党人的披荆斩棘……汉代扬雄说“立义以为的”,为国为民是“义”,求得真善美亦是“义”。这样的梦想像茫茫大海中的耀眼灯塔一样,为航船指引前进的方向。
青春有美德,若铁铸船体扛风斗雨。修业先修德,德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也是实现理想的基础。德是什么呢?德不仅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善良,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友爱;不仅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还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谦逊,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人品好的人,遇事有人帮,摔倒有人扶;人品差的人,有难众人躲,求助无人应。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好品德犹如钢铁铸成的船体,能在狂风与暴雨中奋勇向前。
青春有勇毅,似钢劲双桨劈波斩浪。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唯有充满毅力,满怀实干精神,才能实现理想。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从年少起就一直潜心于数学研究,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韦神”的称号;平均年纪只有30多岁的北斗青年团队,为突破技术瓶颈,三个月挑灯夜战,几十人彻夜不眠;千千万万的青年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挥洒汗水,利用网络、知识和技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还有无数顶风冒雪、穿梭于街巷的快递小哥,无数的互联网“码农”们……他们不仅会抬头看天,更懂得低头看路;不仅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青春理想的航船,因为有充满毅力、拼搏实干的双桨,而劈波斩浪济沧海。
《礼记》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正心,才能齐家治国。这也是我们青年一代担负时代使命和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青年朋友们,请别在生命拔节的季节忘记修身,更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让我们选择奋斗,因为有梦不觉天涯远,美德勇毅助成真!
解析:这是一道立足于材料谈启示的作文题。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说的是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并指出“对理想的追求”涉及的内容;第二句用扬雄“弓矢的”的比喻来具体说明;第三句是对扬雄的话的解释,指出“实现理想”的方法或途径,强调“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整个材料谈的是理想的实现与修养、思想、目标等的关系。“修养”“思想”“目标”等属于比较大的概念,立意时可以将其具体化,化大为小。写作时可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修养?如自强不息、乐观进取、与时俱进、格物致知、心怀感恩、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等。(2)哪些是端正的思想?如通过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实干的精神、艰苦的奋斗和创新求变等,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空想等待,投机取巧,甚至坑蒙拐骗,不择手段。(3)什么样的目标才能称为“义”(包括正义、道义、国家大义等)?如把个人使命和发展与国家大义结合起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4)实现理想与修养、思想、目标有什么关系?如修养是基础,要稳,如弓;目标是方向,要正,如靶子。题目明确了考生写作时的身份,即“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要求“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考生在写作时不可泛泛而谈,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我发展方向,将自身的发展、理想追求与道义规范、时代精神、国家发展等结合起来,既要加强自身修养,也要恪守道德准则,更要担当国家赋予的重任。具体来说,有如下立意角度:①筑牢修养的航船,奋勇驶向真善美的彼岸;②修身为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③崇德向善,立身为民,勇创精彩人生;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无愧于天地;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