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皇帝的新装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皇帝的新装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2 20:4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22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2024—2025学年度初中语文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掌握童话及有关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重点)
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想象和夸张手法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难点)
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实、不慕虚荣的良好品质。(重点)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这几幅图都跟童话有关。你是否还记得这些童话故事的内容呢?
作者:安徒生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837年。当时的丹麦,劳动人民受着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生活极为贫困,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将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成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丑恶行径,并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作者简介
字词学习
分外( ) 称职( ) 愚蠢( )呈报( ) 滑稽( ) 圈定( )
陛下( ) 爵士( ) 头衔( )
勋章( ) 御聘( ) 袍子(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fèn
◆生难字
chèn


xián
jué

hài
chǔn
chénɡ
quān
xūn
yùpìn
páo
◆多音字
( )系鞋带
( )联系



( )拾取
( )拾级

shí
shè
解释词义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成果展示
开端:点出皇帝有酷爱新装的癖好
骗子说能织美观又奇特的布
骗子织布做新装
两位大臣、皇帝看新装
高潮:举行游行大典,皇帝展示新装
结局:小孩子揭穿新装骗局
皇帝的新装
发展:
1、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老大臣
官员
皇帝
骗子
骑士内臣
百姓
小孩
新装

皇帝

骗子

君臣

皇帝

小孩
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23)
皇帝“爱”新装成癖。
皇帝上钩,骗子开始“做”新装。
皇帝和群臣“看”布料。
故事的引子
故事的开端
故事的发展
3、把文章分为五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第四部分(24—33)
第五部分(34—37)
皇帝“展”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一个小孩子“揭穿”新装的骗局。
4、给文章加个副标题:
一个 的皇帝
解析:愚蠢 、爱美、虚伪、不可救药、昏庸 、无能、无知、不称职
1、诵读第1自然段,思考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
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整体感悟
作用:
夸张
从多方面把皇帝酷爱新装的癖好描写到极致,突出了皇帝爱慕虚荣、荒唐可笑。
为下文骗子投皇帝所好“纺织奇特的布做新衣服”埋下伏笔。
2、“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
内容上:
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员在内的人们的虚伪心理,他们正是抓住这些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新装”这一心理行骗的,体现了骗子的狡猾。
第二自然段:
结构上:
衣服的这一特性是贯串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
3、第3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
心理描写;皇帝想凭借衣服来辨别臣民是聪明还是愚蠢和是否称职,表现了皇帝的愚蠢无知,而正是皇帝这种愚蠢的想法,才导致了下文中骗子的骗术得逞,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
4、皇帝为什么相信骗子的话?
解析:
首先,皇帝恋衣成癖;
其次,这衣服的“特性”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出官员是否称职、聪明,以求验证自己的英明的心理。因此,能够引诱皇帝上当。
5、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皇帝的心理活动表明了什么?
解析:
皇帝从“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再到“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由心虚到强作镇静,这些自相矛盾而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把皇帝不自信、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第五自然段:
6、皇帝为什么要派诚实的老大臣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解析: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布料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他想,这样比较稳妥。表现了他的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这是由于“愚蠢”和“不称职”产生的心理。
7、“诚实的老大臣” “善良的老大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
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实际是说老大臣很虚伪、很狡猾,这似乎更有嘲讽的意味。
“可怜”用悲叹的语气表现出老大臣惶恐的心理。
“眼睛越睁越大”是他竭力想看见布料,多么可悲、可笑啊。
6—17自然段:
8、作者为什么两次强调“诚实的大臣” “诚实的官员”?
解析:
皇帝派了他“诚实的”老大臣和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前去查看,而就是这两个“诚实的”大臣,却在皇帝面前撒了个大谎,于是这“诚实”二字就有了嘲讽的意味了。
9、第8段和第10段中老大臣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老大臣为什么要撒谎?
解析:
这两段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的自欺欺人,虚伪透顶。
老大臣撒谎是因为他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是为了保住官位。老大臣向皇帝撒谎,实际上扮演了骗子帮凶的角色。
10、第7-17段写两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的情形,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解析:
内容上:
先后安排两位官员去看布料,强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装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现了皇帝的虚荣、愚蠢;两位官员看布料的表现,揭示了官员的虚伪、自私,也从侧面讽刺了皇帝不能量才用人的昏庸无能。
结构上:
两位官员看布料并向皇帝撒谎的情节,直接推动了骗局的进一步扩展,为下文的游行大典做好铺垫。
11、第18段中又一次略提百姓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解析:
说明“美丽的布料”受到重视,表明骗局已经在广大百姓中扩展开来。为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同时也加深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第18自然段:
12、皇帝亲自来看织布时,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解析:
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能看得见布料,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更怕丢了乌纱帽,所以他们抢先向皇帝介绍、赞美衣料,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实的。
阅读19—23自然段:
13、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他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解析:
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他禁不住问自己:“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就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然后,皇帝赐给骗子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原因:皇帝这样做是怕人说他愚蠢,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他想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专制统治。
皇帝的性格特点:爱慕虚荣,荒淫奢侈,自欺欺人,昏庸无能,愚蠢可笑。
14、第23自然段: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这里的“快乐”都有什么含义?
解析:
皇帝:为能穿上这美丽、精致的“新衣”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为能鉴别出臣民是否称职、愚蠢而快乐;
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保住了自己的官职而快乐;
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向皇帝献媚而快乐;
骗子:因既赚足了钱,又得到了荣誉而感到快乐。
反语:这些自以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最高贵”来修饰骑士们,表达了对他们强烈的讽刺。
15、第25自然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
24—37自然段:
16、阅读25段,为什么骗子说话时要用上“像” “好像”这样的词语?
解析:
骗子这样说是使他们的欺骗更具迷惑性,更能够让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们相信穿上这美丽的新装的确像没穿衣服一样,从而使他们的骗术更容易成功。
17、第29段写众人对皇帝新衣的齐口夸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众人的赞美,众人极力赞美并不存在的衣服,越发突出了众人的虚伪。
作用:连用四个“多么”写众人对皇帝新衣的齐口夸赞,生动有力地刻画出众人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丑态,也从侧面烘托了皇帝的昏庸、愚蠢。
18、第32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动作和细节描写。越详写内臣们的动作,越能显示出内臣们举动的可笑;越显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具有极强讽刺意味。
19、作者最后让孩子说出真相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意在说明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也从另一个侧面批评了大人们的自私与虚伪。既点明了中心,
又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
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20、“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
解析:不能。这句话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实真相却又不愿意表现出是自己的判断,借小孩子之口,既可以表明自己的怀疑,又可以维护自己的名声。
21、试探究老百姓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又敢说真话的原因。
解析:老百姓开始是怕触犯皇帝,又怕被别人认为自己不称职或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但是老百姓的顾虑,没有官员那么严重,他们没有官职,也不怕被罢免,因而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
请概括出皇帝、大臣、骗子及孩子的性格特点。
解析: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而狡猾
大臣----虚伪愚昧、阿(ē)谀(yú)奉承。
骗子----狡猾、伪善。
孩子----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形象分析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所骗,穿着根本不存在的新装游行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和大臣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虚伪和自欺欺人。
文章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用这样夸张的手法开头,不仅让我们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请你也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一个你见过的场景吧。(100字左右)
课堂练习
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篮架奔去。(夸张)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圈抛去,球“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噌”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圈……
答案示例
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著名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往往____________,引人入胜。
童话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想象
幻想
夸张
通俗
生动
离奇曲折
22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