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0: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少数民族的内迁
第17课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物介绍:越窑青瓷武士俑,现藏于浙江萧山博物馆。出土于西晋贵族墓,用于镇压墓葬,保护墓主人不受侵犯。
右手持剑,左手持盾,典型的武士形象。
隆鼻、翘须、重眼睑、珠状目,带有典型的胡人特征。
请尝试描述西晋时期的时代特征?
民族交融
战乱
“天下尽归司马懿”
魏文帝曹丕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
司马炎
君臣
父子
父子
父子
魏明帝曹叡
曹芳
一、西晋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西晋疆域图(281年)
280年,西晋完成统一
专家会诊:西晋之病
病症之一:政策制定
材料一 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倾。
——《晋书·食货志》
材料二 西晋建立以后,官僚职权世袭制又从制度上得以确定并得到整个统治集团的认同。
——赵昆生《官僚职权世袭制与西晋政治》
病症之二:统治阶层
麦芽糖洗锅
白蜡当柴烧
石崇王恺斗富想象图
布障紫丝四十里
锦缎铺五十里
二尺高珊瑚树
vs
vs
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世说新语·汰侈》
vs
病症之三:社会氛围
材料三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谚曰:“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不赏,士不往。
——鲁褒《钱神论》
病症之四:过度分封
晋惠帝 司马衷
何不食肉糜?
·西晋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病情综合诊断
病症之一政策制定:
病症之二统治阶层:
病症之三社会氛围:
病症之四过度分封:
维护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
腐败、追求享乐
“惟钱是图”,道德沦丧
封国势力壮大,威胁中央集权
并发症一:八王之乱
观看视频,给视频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
——摘自七年级历史教材
一万钱一石的米有多贵?
·这是真的吗?
并发症一:八王之乱
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斤。
——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
一万钱买27斤米?
铜方斗
五铢钱
品种 价格(钱)
田/亩 5613
人工/月 1000
牛/头 2500
猪肉/斤 6
谷/斛 500
布/匹 1000
金/两 6250
银/两 1146
——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一万钱是一个人10月的工资,是4头牛的价格...
并发症一:八王之乱
2222元/斤
4头牛市场价约6万
60000÷27≈
据遵义市人民政府官网统计:
2022年遵义市市民每月人均工资在6594元左右。
据遵义市人民政府官网统计:
2022年遵义市市民每月人均工资在6594元左右。
并发症一:八王之乱
材料四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并发症一:八王之乱
二、少数民族的内迁
五胡:
匈奴、鲜卑、
羯(jié)、
氐(dī)、
羌( qiāng)
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气候、战乱
·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受到汉族统治者的沉重剥削,很多人沦为佃客、奴婢,或被官府征发服役、当兵作战,有时贵族亦不能兔。
西晋越窑青瓷武士俑
材料五 这些掳徙来的胡人,成为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依附民”,依形制烧制成瓷佣随葬,反映了与墓主人的主仆关系。
——萧山博物馆介绍词
并发症二: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受到汉族统治者的沉重剥削,很多人沦为佃客、奴婢,或被官府征发服役、当兵作战,有时贵族亦不能兔。
·因此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自曹魏后期到西晋初,很多官员看到了这种状况下隐含的危险,纷纷主张“徙戎”,即将内迁诸民族一律迁回其故土,使“戎晋不杂”。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西晋建立
266年
西晋统一
西晋灭亡
316年
280年
西晋发展历程:
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
富贵病
+
并发症
统治阶层的腐化
(奢侈之风、皇帝昏庸)
统治阶级内部争斗
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起义
民族矛盾激化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382年)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国号的命名有什么特点?
·五胡带来的只是“乱华”吗?
苻坚(前秦)
王猛
武士俑头戴胡人的“浑脱帽”,身着汉人的“袍”,汉中带胡,胡中有汉,是当时汉胡文化渐相融合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