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2 11: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燕歌行并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读诵、吟咏,结合文体、声韵体会诗情。
2.结合创作背景,理解本诗多重主题,树立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中的复杂情感和高适古体诗的格律化风格。
2.以诵读带感悟,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23年暑期档的动画长篇《长安三万里》,大家都看了吗?这部动画片由老年高适叙述自己与李白相识相交的一生。里边的高适形象与你心中的高适是否一致?让我们走进高适的一生。
(一)走进作者
高适(704—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 ,一字仲武。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寻求进身之路,没成功。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近人赵熙评其为高适“第一大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高适的《燕歌行》,让我们认识那场令人扼腕的战争,让我们触摸那些在战火硝烟中一个个无法直视的灵魂。
(二)解题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为燕赵边地战争之事和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行”: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3.“并序”: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就是“和”,某诗或某文,和序一起发出,题目就可以写成《某诗并序》或《某文并序》。
二、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
(一)一读:请同学齐读,注意节奏划分。
明确: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拟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二)二读:请同学们听名家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押韵特点。
1.明末文学评论家邢昉在《唐风定》一书中称赞高适的这首《燕歌行》“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要想读出这种鸣金击玉、铁马金戈的悲壮和苍凉来,必要了解古人是如何使用音韵的。
明确:基本上四句为一个押韵单元,而且每个单元都基本符合七言绝句的用韵规律,即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入韵。黑三角处表示仄声韵脚,白三角处表示平声韵脚。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具有音调之美。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三)三读:请男生齐读,结合诗歌内容,注意情感变化。
1.诗歌的每一次韵律的转换都带有内容、情感的变化。这首诗四句一换韵,对应不同的内容,请同学们观察每四句间内容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明确:辞家——出征——作战——被围——思乡——守边——悲叹。
一首拟乐府分成了七个小节,似乎有点繁琐,以上对结构的划分是否可根据情节的推演及情感的变化进行合并?
明确:第一层八句写出师,昂扬激动;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急促悲凉;第二层八句写被围,沉痛愤恨;第四层四句写死斗,悲壮哀怜。
三、循战争之境,析诗情之美
讨论:这是一场( ? )的战争
(一)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因此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两句通过炼字,交代了战争的紧迫激烈。一个“飞”字写出了军情危急。“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
2.大战在即,人们状态如何?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写出战士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由近到远连缀,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把气氛从宽缓推入紧张。
(二)这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1.这场的战争“难”在何处?
明确:(1)环境的恶劣
“萧条”自然条件恶劣,“杂风雨”天气恶劣;“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了荒芜、衰败的意境;“飘飖那可度”,“苍茫无所有”,也极力渲染了边疆的荒凉。
(2)士兵的痛苦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回首亦是枉然。写士兵的苦,写两地相思实际是对将领的谴责,对战争的控诉。
(3)战争的残酷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从时间上写出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 ;“相看白刃血纷纷”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三)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
1.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1)环境条件恶劣
(2)敌人凶猛善战
(3)将领与战士的矛盾
二者矛盾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诗句并分析,完成下列表格。
将领 士兵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寻欢作乐,昏庸无能 奋力杀敌,为国死战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受朝廷厚遇,肆无忌惮,轻举妄动,进功求赏。 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未能解围。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暗讽汉将冒进贪功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四)诗情探究
1.从小序可知,高适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根据文中高适对战争的描述,他有何“感”?
明确:(1)一场正义的战争:感战士昂扬斗志,赞英雄不屈气概,抒建功立业之志。
(2)一场艰难的战争:感战士浴血奋战,怜思妇离人断肠,盼边地和平安定。
(3)一场失败的战争:感战士视死如归,讽将帅骄奢淫逸,望有有勇有谋之士。
四、总结
《燕歌行》赞颂了战士们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期盼,这是盛唐气度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警醒我们去思索,在今日时代中如何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 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