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光合作用(2)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1光合作用(2)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2 12: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1光合作用(2)——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我国航天员在太空站密闭舱内建立了一个“人造生物圈”,其中包括乘员舱和植物培养舱。植物在“人造生物圈”中至关重要,因为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 )
A.水、二氧化碳 B.无机盐、氧气 C.有机物、二氧化碳 D.有机物、氧气
2.如图为叶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图中b表示水,由导管运输到叶片
C.图中c表示二氧化碳,人们称它为“气肥”
D.图中d表示有机物,内含由光能转变的化学能
3.如图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是( )
A.水、光照、叶绿素、有机物不开 B.水、温度、叶绿体、有机物差
C.水、光照、叶绿体、有机物 D.水、温度、叶绿素、DNA
4.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5.植物生活必需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白天、晚上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D.光合作用既可以放出氧气,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碳
6.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进行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线粒体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7.已知蚕豆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蚕豆叶,作如表处理。(凡士林会封闭气孔)。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下表皮 上表皮 上、下表皮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乙、丙 D.丁、乙、丙、甲
8.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列有关植物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中,有机物的“加工厂”是叶绿体
B.叶脉中的筛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叶脉中的导管是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
D.银边天兰葵叶片的银边部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9.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其中对a、b所示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B.b为半月形的保卫细胞
C.植物的上、下表皮上a的数量都相同
D.b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控制了a的开闭
10.叶片的表皮有哪些特点是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 )
①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②表皮细胞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③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
④表皮上分布着一些气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作物产量无关的是( )
A.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D.大棚作物施农家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2.小芳同学在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种蔬菜生长的影响实验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温度为25℃~30℃时,该品种蔬菜生长最快
B.温度越高该品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
C.在35℃时,该品种蔬菜可持续积累有机物
D.该品种蔬菜不适宜在广东地区种植
13.蔬菜大棚能弥补一些蔬菜的季节性不足,在蔬菜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措施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
C.多通氧气勤灌溉,保证植物对氧气、水分的需求
D.白天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14.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 )
A.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 B.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水分
C.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氧气 D.农作物周围有较高的温度
15.浩浩是一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叶片临时装片(如图),观察并归纳总结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和④合称________。
(2)②和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都属于________组织。
(3)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是通过⑤中的________运输来的。
(4)反应式中的A、C是两种气体,它们是通过⑥________进出叶片的,此结构的开闭由________控制。
(5)反应式中的A为________,大棚内种植作物时,适当增加其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拓展设问:秋天落在地上的叶中,________面朝上的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故选D。
2.答案:C
解析:a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正确;根据题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b由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表示水,B正确;题图中c表示氧气,C错误;光合作用能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题图中d表示有机物,内含由光能转化的化学能,D正确。
3.答案:C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是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场所为叶绿体;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据此可以判断,甲是水,乙是光照,丙是叶绿体,丁是有机物。故选C。
4.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5.答案:C
解析: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根部的细胞,A错误;植物只有在白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叶肉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错误。
6.答案:B
解析:该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7.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乙的多,丙比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可见D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A、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所以有机物的“加工厂”是叶绿体。A正确。
BC、叶脉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BC错误。
D、银边天兰葵叶片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上、下表皮的气孔数一般不同,如水生植物的叶片的气孔都在上表皮,阴生植物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差不多。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有效地保护内部组织。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有利于透光,进而利于内部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另外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这样可以及时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一二氧化碳,及时把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的表皮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有①③④,故选D。
11.答案:A
解析:降低夜间温度,可以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12.答案:A
解析:A、25℃~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宜蔬菜生长,正确。
B、由题图可看出,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加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下降,错误。
C、由题图可看出,在35℃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制造的有机物与分解的有机物相等,因此有机物不能积累,错误。
D、由题图可看出,该品种蔬菜适宜在温暖的自然环境中生长,适宜在广东地区种植,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A正确。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呼吸作用减弱,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B正确。
C、要合理灌溉,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C错误。
D、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光合作用,能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正其行,通其风”的含义是指在种植农作物时,要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合理密植,以利于空气流通。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正其行”能够透光,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而“通其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从而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故选A。
15.答案:(1)表皮
(2)营养
(3)导管
(4)气孔;保卫细胞
(5)二氧化碳
【拓展设问】背
解析:(1)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合称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2)②栅栏组织和③海绵组织组成叶肉,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和③都属于营养组织。(3)⑤是叶脉,含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是通过⑤叶脉中的导管运输的。
(4)在叶片表皮上分布有⑥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散失的门户。
(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内种植作物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拓展设问】叶片的上表面颜色深,是因为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制造的有机物较多,正面比较重所以落地时大多正面向下,背面朝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