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运输作用——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4 运输作用——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2 12: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4运输作用——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的变化为( )
A.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B.切口下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C.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膨大形成枝瘤 D.切口上下方的树皮都无明显变化
2.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小红同学将同一根芹菜叶柄分成两段,分别插入两只盛有稀释后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其中一段正立,另一段倒置。两小时后,芹菜叶柄横截面都出现了红色斑点。关于该实验不合理的叙述是( )
A.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
B.两段芹菜叶柄应该长短相同
C.该实验应多次重复,避免实验偶然性
D.一只烧杯置于光下,另一只烧杯置于黑暗处
3.近年来,深圳新建了很多公园。在新公园里,经常看到给新栽大树输液的现象(如图),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针头插入导管,补充有机物 B.针头插入筛管,补充有机物
C.针头插入导管,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针头插入筛管,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4.关于茎的输导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茎内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
B.“树怕伤皮”,是因为筛管破坏后不能运输营养物质
C.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D.茎输导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5.植物根部在吸收水分及无机盐后,会经由输导组织输送到植株其他部位,关于植物运输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运输矿物质的是筛管
B.运输水分的是筛管,运输矿物质的是导管
C.运输水分的是导管,运输矿物质跟我制起来的是导管
D.运输水分的是筛管,运输矿物质的是筛管
6.枇杷果的外形像一个小爱心,果实肉质嫩滑、清香甘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权杷果中的糖分主要是( )
A.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C.枇杷果自身光合作用制造的 D.根从土壤中吸收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7.将带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茎部先于叶片、花变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是通过筛管向上运输的 D.红墨水和有机物的运输方向不同
8.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即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适当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3~5cm茎,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入花瓶即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B.斜45度剪茎,可增大其吸水面积
C.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D.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9.下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示为已经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上1、2、3和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D.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10.关于下列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B.导管运输有机物,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C.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各处
D.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的茎中
11.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选项中对漫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
B.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器官提供所有的物质
C.画面2中,“饥饿的根”是因为茎“罢工”导致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
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是因为茎的筛管无法运输水给叶
12.如图为竹子与其邻近竹笋的生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X由竹子到竹笋的运输方向。已知物质X来自光合作用,则有关物质X及其由何种构造运输的叙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
A.物质X为无机盐,由导管运输
B.物质X为有机物,由筛管运输
C.物质X为水分,由筛管运输
D.物质X为有机物,由导管运输
13.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B.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韧皮部中
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上运输到叶片
D.给植物打针输液使肥料利用率提高
14.在两棵小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树皮上会长出“节瘤”( )
A.阻断韧皮部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B.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
C.阻断木质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阻断韧皮部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15.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某兴趣小组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实验,然后对枝条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其原因是_______,切断了韧皮部内向下运输有机养料的_______(填结构名称)。
(2)枝条上的叶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是因为水分是通过茎木质部中的_______(填结构名称)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①~④处中,会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序号)。
(4)在植物的营养器官中,除了茎以外_______,和叶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行使运输水分、_______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树皮中的韧皮部有筛管,剥除树皮后,筛管不能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有机物会堆积在切口上方,会使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故选A。
2.答案:D
解析: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实验变量应为叶柄的放置方向,除了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需相同且适宜。故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长短相同,且都应置于光下,便于观察,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多次重复这个实验,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提高实验的可信度,C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新栽大树的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新栽树的根受到损害,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降低,为提高新栽树木的成活率,经常给新栽的树木输入水和无机盐。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A正确;
B.“树怕伤皮”是因为树皮被破坏后,筛管被破坏,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B正确;
C.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C错误;
D.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储存起来,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矿物质)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植物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故选C。
6.答案:A
解析:枇杷果中的糖分主要是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7.答案:C
解析:将带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中,运输红墨水的导管位于木质部,因此茎部先于叶片、花变红,A正确;叶脉内有导管,导管是输送水分的通道,则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B正确;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C错误;植物体内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D正确。
8.答案:D
解析: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水由导管向上运输。
9.答案:A
解析:A.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可见,枝条上1、2、3和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1处,A错误。
BD.筛管是位于树皮韧皮部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据图可知: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筛管未被切断;而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BD正确。
C.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茎中的木质部含有导管。可见,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导管未被切断,C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C项,导管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细胞,筛管把有机养料自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细胞,故C项正确。A项,木质部内有导管,韧皮部内有筛管,故A项错误。B项,筛管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故B项错误。D项,导管和筛管不仅存在于植物的茎中,在植物的根、叶等器官中也都有导管和筛管,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C
解析:
A 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水的功能,A错误
B 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B错误
C 画面2中,“饥饿的根”是因为茎“罢工”,筛管不能运输有机物,导致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C正确
D 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是因为茎的导管无法运输水给叶,D错误
12.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结合题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物质X由竹子到竹笋的运输方向,物质X是来自光合作用有机物,需要筛管运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木质部(导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B符合题意。
C.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给植物打针输液,能提高肥料利用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时间长了铁丝会把树皮勒断,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勒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到根,在铁丝上端积累下来,使这里的细胞迅速的分裂,形成瘤状物。
故选:A。
15.答案:(1)乙;筛管
(2)导管
(3)①
(4)根无机盐
解析:(1)果实中的有机物是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由题图可以看出,甲上部有叶,甲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长大:乙果实部位的茎上下都进行了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乙果实,乙果实将停止发育并凋落。
(2)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
(3)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①处时受阻,②③之间没有绿叶,④处上部被环剥,故只有①处会出现瘤状物。
(4)植物体的根、茎、叶内都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行使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