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4: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10 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答题时间:60 分钟 分值:75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2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
16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2 分)
1、在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雕刻
着太阳神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浮雕。上述材料反映出的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都位于大河流域 B.都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都发展农业经济 D.都利用宗教神化王权
2、《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有 27 条;关于租赁牲畜、船只以
及佣工和报酬的有 36 条。这些条文反映出古巴比伦 ( )
A.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 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 女性地位非常低下 D. 民主平等观念盛行
3.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
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
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4、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
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有 8000 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这表明古代希腊城邦
( )
A.古典文化繁荣 B.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海外贸易发达 D.奴隶制民主政治盛行
5、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
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
A.肯定了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6、 下面是关于罗马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的时间轴。下面表述符合罗马史实的是 ( )
A. ①处:罗马建立共和国
B. ②处: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C. ③处: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D. ④处: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
7、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
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8、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希腊十二主神之一,但即使作为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她也曾因为愤怒而将向她
发出挑战的人类阿尔克墨涅变成了蜘蛛。这说明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 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B. 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QQABSQcYoA4oggiYAwoQMJTAAACAQQ4gKCEE0wGG6CqCAAmOQQsIkOBgAJAUCgYEghGQhCBJAqIAoQACAACCYBFIFFAKBAC=A}#=}}#}
C. 是以战争题材为主 D. 神具有超自然力的本领
9、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柏拉图主张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去探索和
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亚里士多德则更进一步,主张通过观察、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来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
这体现了古希腊( )
A.民主氛围浓厚 B.崇尚人文主义 C.充满理性精神 D.法治意识浓厚
10、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唐诗《田家》中
有“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的描述。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 )
A. 实行土地公有制 B. 都是自由农民 C. 经济自给自足 D. 都有雇佣关系
11、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 300 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
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 金钱赎买 B. 武力斗争 C. 政治协商 D. 制定法律
12、796 年,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写信给教皇利奥三世:“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
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反映了当时
( )
A. 封君要为封臣提供保护 B. 基督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
C. 教会权力高居王权之上 D. 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
13、公元 800 年前后,该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 年,教皇在罗马为该国国王举行了加冕礼,
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国家史称 ( )
A. 查理曼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法兰西王国 D. 拜占庭帝国
14、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定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 1 天为“国历”,后来世界大多数地区
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 康熙六年 B. 民国元年 C. 农历十月初三 D. 公元 2023 年
15、 13 世纪,在西欧的一个庄园里,某佃户为庆祝妻子的生日,将小麦背到庄园外的一个磨坊磨成了
面粉。该佃户最有可能面临 ( )
A. 庄园领主惩罚,劳动 3 天 B. 庄园法庭审判,处以罚金
C. 当地主教惩罚,剥夺自由 D. 当地主教审判,没收份地
16、“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
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许多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材料意在说明拜占庭帝国( )
A. 培养了近代古典哲学人才 B.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C.为文艺复兴到来提供精神营养 D.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3 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3 分)
17.千年文明熠熠生辉,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 相关问题。
【文明之源】——文明诞生复杂多元
(1)观察下面古代亚非文明诞生状况表,填写 ①——⑤处内容,通过表格知识的归纳,谈谈你对世界古
代文明的认识。(7分)
文明 发源地 文明成果(1 例) 不同点
古埃及 ② 金字塔
古代东方 ① 两河流域 文字: ④
文明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 甲骨文 ⑤
古代西方 古希腊 爱琴海地区、希腊半岛 哲学
文明 古罗马 ③ 法学
{#{QQABSQcYoA4oggiYAwoQMJTAAACAQQ4gKCEE0wGG6CqCAAmOQQsIkOBgAJAUCgYEghGQhCBJAqIAoQACAACCYBFIFFAKBAC=A}#=}}#}
【法治之光】——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2)简要介绍《十二铜表法》,并概括卡片一中两部法律的相同之处。(4分)
(3)概括卡片二《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2分)
卡片一
卡片二
查士丁尼认为法典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
专制权力,为此查士丁尼命人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
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建筑之美】——建筑艺术凝固历史
(4)分别写出图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图二的建筑特点。并概括图二和三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思想之智】——德育体现先贤智慧
(5)分别概括下面两位思想家的主张(4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位思想家主张的异同点。(2 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 20 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依靠平民派的支持上台执政。他的信念是,唯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使雅典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他取消担任执政官和公职的人员的财产资格限制;给陪审员发放政府津贴;给服兵役者以薪酬;
给出席公民大会及其常设机构的人员发放津贴;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鼓励公民参加城邦文化活动;鼓励私
人资本投资工商业……伯里克利被人们称赞为把雅典带进“黄金时期”的改革者。
——摘编自《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查理·马特主政时期,为了加强王权及抑制地方封建势力而进行的“采邑制”改革,建立了以土
地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促成了附庸对领主的依附性。此后,国王以下的各级封建主也把土地作为
采邑层层分封,在封建贵族中逐渐形成了等级制度。
——何平立《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伯里克利把雅典带进“黄金时期”的改革举措。(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采邑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4 分)
{#{QQABSQcYoA4oggiYAwoQMJTAAACAQQ4gKCEE0wGG6CqCAAmOQQsIkOBgAJAUCgYEghGQhCBJAqIAoQACAACCYBFIFFAKBAC=A}#=}}#}
19、在古代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交往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
开到印度河流域……反抗亚历山大统治的希腊城邦被夷为平地,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亚历山
大加速了希腊文化向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传播,有利于亚欧大陆上的文化交流,但也被认为是受到东方专制
主义影响的统治者。
——摘编自[英]尼克 麦克卡提《亚历山大传奇》
材料二:拜占庭所起的作用按恰当的词意来说,是保守的……它的命运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一
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或恢
复这种权势和荣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3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20、中世纪的西欧社会被称为“黎明前的黑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
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了庄园,到交通要
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了防御侵扰,他们
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2 分)
材料二 对中世纪的人们来说,真正的学问在神学、法学或医学,尤其是神学。由于教会掌握了教育
大权,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严密监管。中世纪大学虽是为培养职业人员的专业教育而生,但还是有其共
同课程基础的。从其开设的课程及其变化来看,大学已突破了神学的藩篱,除传统“七艺”外,也为社会
提供法学、医学等专门知识教育。15 世纪后,更增加了科学研究功能,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哈维发现血液
循环(1628 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0 年)等就是明证。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学校教育的特点。(2分)
材料三:
中国封建城市:中国统治者王权强大,他们不仅控 西欧封建城市:西欧封建城市的自治权是其
制亿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同样也控制着城市的命运。 封建时代的一大特色,中世纪的城市拥有很多的
城市作为各级政治中心,官府代表国家实行绝对统治。 自由,以手工业与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快。
(3)对比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点。(2 分)
材料四: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
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
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
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
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4)根据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的合理性。(3分)
{#{QQABSQcYoA4oggiYAwoQMJTAAACAQQ4gKCEE0wGG6CqCAAmOQQsIkOBgAJAUCgYEghGQhCBJAqIAoQACAACCYBFIFFAKBA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