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5: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与内容主旨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设计为“长安与罗马: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趋同”本单元第10课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居住形式和环境变迁与发展介绍较为细致,因此以长安(西安)和罗马两座城市为典型,作为本单元的线索。第10课叙述古代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通过长安与罗马的比较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第11课叙述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长安(西安)与罗马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文化趋同性和文明发展的一致性。(二)单元内容主旨长安与罗马的从村落、城镇到近代以来的城市化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趋同。在古代的长安与罗马,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并为了保护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出现了。从两地民居建筑的特色、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中西文化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化的生活在长安(西安)与罗马渐趋一致,两地也同样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课标分析
课标内容: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课标解读:课标第一句涵盖了两节课的线索内容,即从古代到近代以来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指向第10课第四小目;第二句指向第10课前三个小目,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第三句指向第11课。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初中统编教材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从原始社会到汉朝、古罗马的主要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做了介绍;同时,《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以及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也进一步了深化了这些知识。教材中已学的知识为本节课做了铺垫。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既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上的内容,从中也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这能为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学习做一定的引导。本课分为“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的民居”四部分内容,前三部分依照时间顺序,随着农业出现、手工业分化、商业兴盛等促使村镇出现,随着规模的扩大使城市得以产生。最后一部分则是横向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与前三部分内容以及下一课联结性不强。在本课设计中,将最后一部分民居建筑的点提炼出来,形成“个体民居-村落-集镇-城市”由小到大的线索,也更好地衔接下一课。教材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居住形式、环境发展介绍尤为细致,将之提炼,以长安和罗马两座都城为典型,作为本课的线索,拓展知识,也引起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变化以及中西方对比产生更为准确的认知。此外,大部分教材内容属于较新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建筑学领域的术语,这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这方面的知识。本课主题长安与罗马:丝路并蒂,各领风骚内容主旨古代长安与罗马,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当地居民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并为了保护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出现了,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了新的影响。长安与罗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中西文化中的不同点。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高二学生知识基础:经过初中、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以及选择性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本课内容所涉及的时段的背景与基本史实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地理课中已经学过了人类的城市化问题,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短板:对民居建筑和居住形式的认识不成体系,没有进行专题式的学习;同时认知较为片面,可以结合图片、文字等史料,使学生更有逻辑思维,形成历史理解。能力短板:作为高二的学生,需要具有能力层级的素养水平,但是学生辨析史料,并且运用史料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教学目标
运用文字史料、地图、复原图和视频,了解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解释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原因(历史解释3),体悟文明的多元特色。以长安与罗马的城市发展为基本线索,运用文献、图片,解释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历史解释3、史料实证3),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一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唯物史观2),体会古人的智慧与中西文化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选择、组织、运用相关材料解释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板书类型:提纲式。运用简明的线条与文字,归纳本课重要内容,展现古代长安与罗马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变迁,步步推进,凸显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西安、罗马局部图片,询问学生能否看出差别,再出示全貌。教师:在全球化的今天,西安与罗马的社会生活展现出了趋同性。但是,当我们回到两千多年以前,长安城与罗马城的社会生活一定是大不相同的。在两千多年前,长安城和古罗马城的民居建筑是怎样的呢?出示罗马古城遗址和未央宫遗址图片,提示学生从建筑材料区分。教师: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区别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区别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分辨两幅局部图片,提出自己的猜想。从建筑材料上分析区别:长安城-土木,罗马-砖石。 设计意图:预设学生无法分辨两幅图片,通过两座城市的比较和提问,提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环节1:土木长安与砖石罗马——古代中国的民居 出示《周易·系辞下》《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介绍原始社会的两种居住形式:巢居、穴居。出示长安地区地形图,简单介绍原始社会时期该地区的人类活动,结合文献史料从中提问长安地区原始民居形式。教师:那么在原始社会时期,长安所在地区是以什么居住形式为主的?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二和地形图思考。出示穴居巢居演变图、半坡遗址以及河姆渡遗址民居复原图,介绍原始社会时期长安地区的民居。教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中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再到秦汉,是我们熟悉的古代中国。那么古代中国的民居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未央宫前殿复原图、四合院示意图以及材料三,提示学生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分析古代中国民居在布局、结构上的特点。师生问答例:教师:我们看到西汉长安城内未央宫的复原图和四合院的图片,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民居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讲求对称。教师:(出示对称轴)学生: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教师:那么在结构上又有什么特点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图片上的建筑屋顶都是三角形的,这就是和木构抬梁结构有关。(在副板书区域画出抬梁结构示意图)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木制的结构有什么安全隐患呢?学生:火灾。教师:没错。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从明朝以后,砖木结构逐渐普及起来,(出示材料三)正如材料三所讲的,用瓦砖代替木材,可以起到避风防火烛的作用。 根据史料,认识原始社会的两种居住形式:巢居、穴居。结合史料和图片思考长安地区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居住形式。例:材料二提到了“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即在低洼潮湿的地方筑巢,在地势高的地方穴居,长安所在地区处于北方,地势较高,气候干燥,所以是穴居。回忆纲要知识,了解原始社会时期长安地区的民居。依据图片和材料,依次回答问题。 通过文献史料、地图、复原图等,知道长安地区的原始民居形式,体悟自然环境对居住形式的影响,为分析影响民居特点的原因铺垫;解读图片材料,结合辅助线,了解古代中国民居在布局、结构上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取史料信息的能力。
环节2:土木长安与砖石罗马——古代西方的民居 过渡:古代中国的民居我们已经了解过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去领略一下“砖石罗马”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民居。出示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片段和古罗马住宅复原图,提问学生古罗马民居的在布局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出示材料四、罗马大竞技场图片,讲解古罗马建筑主要特征是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教师:在古罗马建筑材料上,我们先前已经了解过是以砖、石、木为主的,后来罗马人发现(出示材料四)将火山灰与石灰和砾石拌在一起是一种很坚固的建筑材料,因此这种材料就开始广泛运用于建筑,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就形成了古罗马建筑主要特征。(出示罗马大竞技场图片),罗马大竞技场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得以千年不倒,同时在大竞技场外围可以看到大量的希腊柱式和拱券结构。出示材料五、六,使学生体会古罗马城的宏伟壮观。出示材料七,通过设问与追问引出古罗马城存在人口庞大、住房紧张的问题,结合图片讲解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设问与追问例:教师:古代罗马在帝国时期达到了文明发展的巅峰时期,罗马城作为都城也是成为了繁华的大都市(出示材料五、六)。不过繁华的景象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出示材料七)。请问同学们,从三则材料中你能看到什么问题?学生:人多地少,住房紧缺。教师:那么如果你是古罗马人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向外开拓土地、把住宅多建造几层……教师:古罗马人选择向上寻求空间。(出示图片)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这种建筑形式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学生:…… 1.带问题观看视频,归纳出答案(布局最大特点: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2.知道,了解。3.知道,了解,联想,感悟。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出答案。 以视频、图片、文献,了解到古罗马民居的突出特点以及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通过文字材料的对比,知道罗马城存在“住房紧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体悟古罗马民居对后世的影响。
环节3:土木长安与砖石罗马——世界各地的民居 过渡:古罗马所产生的这种建筑形式和我们现在的小区居民楼非常相似,可见古罗马人的智慧一直影响到了今天。我们已经通过长安与罗马领略了古代中国和古罗马的民居特点。出示世界地图以及古代中国、罗马民居特点小结,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回答其他地区民居特点并思考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因素。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归纳出答案。 结合地图梳理教材,准确定位各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体悟文明的多元特色。教师示范分析与学生自主思考结合,由现象到本质分析影响民居特点的因素,培养学生对史事做出解释的能力。
环节4:八水长安与七丘罗马——村落的产生 过渡: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不仅影响民居的特点,而且对民居的聚集以及在此之上形成的聚落发展也有影响。出示长安地区、罗马地区地形图,了解两地地形地貌,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教师:从地形图上可以发现,长安地区周围有八条河流围绕,即八水围绕,而罗马城则是建立在七座山丘上的七丘之城。那么从基本的早期定居到中心都市,长安与罗马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出示世界文明古国分布图和材料八,对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辽河流域的代表性文化进行展示与简要介绍。教师:在纲要下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农耕生产需要人们的定居生活,于是,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取代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依次展示各流域文化)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在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3.再次出示罗马城地形图,介绍古代罗马村落的形成。教师:罗马出现村落的时间较晚,传说中罗慕洛斯于公元前八世纪中叶建立了罗马城。根据考古发现,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再加上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润,因此BC800年左右,一支拉丁人在帕拉蒂尼山上建村定居,BC7世纪,帕拉蒂尼山的部落和其他六座山丘上的部落开始联合,约BC6世纪上半叶时,罗马建城。4.出示半坡遗址复原图,让学生辨识各功能分区,讲解村落产生的影响。例:教师:请问同学们在图中可以发现有哪些功能分区?学生:壕沟、住宅、中心广场、畜栏、陶窑……教师:从这些功能区,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村落已经具有了集体活动、手工生产、定居繁衍、安全防卫等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村落的形成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道,了解。回忆,了解。认识,了解。4.辨识各功能分区,据此认识村落产生的影响。 通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认识生产力在村落形成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辨识半坡遗址复原图中的各功能区,了解早期村落的形态与功能,由教师示范分析村落产生的影响,为后面学生自主分析城市产生的影响做铺垫。
环节5:八水长安与七丘罗马——集镇的出现 出示材料九,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为依据,说明集镇出现的线索过程。出示材料十、十一,说明中国古代“镇”的含义和现代意义上“镇”的出现与发展。 认识,了解。知道,了解。 该环节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文字材料,进一步落实生产力在“村落-集镇-城市”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使学生了解“镇”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环节6:八水长安与七丘罗马——城市的形成 出示关于城市形成的三种学说,询问学生更认可哪一种学说(或者学生自己认为城市是如何产生的)。教师:关于城市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三种学说中,我们都能看到生产力发展在城市形成中起到的作用。出示材料十二和图片,通过小型探究活动了解周朝城市建设的特点。例:教师:古代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城市,在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我们所属熟知的殷墟就是商朝后期的国都遗址。到了西周时期,周朝的统治者在长安地区的沣水两岸修建了丰镐(副板书呈现)两座都城。周朝是一个礼乐社会,礼乐制度也对营建城市做出了规定,在《周礼》当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请问同学们,结合材料十二和图片,周朝在城市修建上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和同桌小组讨论一下。(大约3分钟)学生:周朝对城市的大小、城门数量、道路数量和宽窄、宗庙社稷和市场分布及其大小等都做出了规定。教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第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工匠修建国都,国都的大小是每边九里长。每边三个城门,城内九条南北向的道路和九条东西向的道路,这在图片上也画出了。道路有九条马车并列那么宽,宗庙和社稷坛分别在左边和右边,市场在朝廷的后面,大小是每边一百步。教师:从第二自然段能看出什么呢?学生:第二段经涂、环涂和野涂三种道路各有宽度。诸侯国城中南北向的道路只能有七轨宽,只相当于天子城周围的环涂的宽度,卿大夫采邑中的经涂只能由五轨宽。这说明周朝城市的修建按照分封的等级分为三等。出示西汉长安城平面复原图,说明长安城的修建和《周礼》的规定基本一致。教师:到西汉修建长安城时,也基本按照《周礼》中的记载修建。我们看到图中,无论是每边三个城门,还是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都是材料十二中能找到的。出示罗马城地形图,讲解古罗马城就地取水的困难,接着出示材料十三、罗马高架引水渠、古罗马地下排水道图片,讲解古罗马城的供水排水系统。出示材料十四,古罗马道路系统示意图,古罗马道路横切面示意图,讲解道路系统。出示古罗马城市平面图、西汉长安城平面图,提问学生城市的功能有哪些?它的产生有哪些影响?例:教师:请问同学们,城市具有哪些功能呢?能以我们所在的城市为例说一说吗?学生:行政、经济、文化(具体举例略)……教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两千多年前的长安城和罗马城有这些功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来看,……那么从城市功能来看,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学生: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墙增强了军事防御,保障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城市庇护了各种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士,促进了技术、文化的发展;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 1.思考,回答。2.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3.知道,了解。4.知道,了解。5.分析图片史料,按点回答。 通过三种城市形成学说的辨析,加深理解生产力在“村落-集镇-城市”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利用文献史料和图片史料进行互证,了解周朝城市建设的特点,并以以文献材料、图片,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况和罗马城供水排水系统和道路系统,体会古人的智慧。结合现实和图片,在了解城市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论述城市产生的影响。通过这一环节着重涵育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环节7:重威长安与永恒罗马 过渡: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基本都学习完了,不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长安与罗马产生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周繁文《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亚大陆东西帝国的双城记》选段和相关材料,分析“重威”与“永恒”。例:教师:(利用数据,从城市的规模和规格分析长安的“重威)……因此周繁文才说长安城规模和规格是最高的,而这种巨大的规模和极高的规格,凸显了中国古人非凡的技艺以及都城、皇权的至高无上,“重威”一词恰如其分。那么请问同学们,罗马的“永恒”是如何体现的呢?学生1:罗马城的建筑两千多年依然保留着。学生2:罗马城复合式住宅的民居建筑有了现代小区居民楼的影子。学生3: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至今对世界也有影响。……教师:从“重威”与“永恒”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技艺的精妙和长安与罗马在“个性”的不同,而且还能从两者的“个性”中体会到古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中国文化受到等级观念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体现出了等级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在都城建设上将帝王威仪与帝国强盛体现的淋漓尽致;以古罗马为代表和源流的古代西方文化,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在城市建设上注重公共设施,惠及大众,他们追求的“永恒”不仅是建筑的永恒,更是古人智慧的永恒和为后人留下“财富”。自然,城市建设只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更只是各文明文化的一小部分,我们难以据此概括文化的全部。但是,座落在陆上丝绸之路两端的长安城和罗马城,是我们回望历史的窗口,也是中西恢弘文化的缩影,两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数百年、数千年。 思考,感悟。 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读“重威”和“永恒”,从中再次感悟古人的智慧。从“重威”与“永恒”,长安与罗马的对比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回顾总结本课知识。 回忆,总结。 巩固本课知识和教师试图传递的核心观点,并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作业设计 作业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处欧亚大陆的长安与罗马是如何从村落一步步发展为城市的,那么在其他大洲,这一历程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选择两个不同大洲的城市,自主查阅资料,结合课上所学,叙述其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中的原因及影响,并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作业2:1986年4月—1991年4月,我国先后发行了21枚“民居”系列普通邮票,展示了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选择其中一枚邮票,说说该邮票中所绘的民居具有哪些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在本课所学内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学习迁移,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更深理解。
教学反思
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如何进行详略的安排?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但是会担心学生对教材知识不熟悉;其次是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许多建筑学、地理学等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做好功课。在教学中,发现长安罗马与本课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长安与罗马的比较停留在表面,且在运用具体史事时,可以有意识地突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文明的伟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以及面对学生的问题与回答随机应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删繁就简。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