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2张PPT)
11、岳阳楼记
范仲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目标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文正”是谥号,是古代人臣最为尊贵的,自范仲淹以后,“文正”历来只给予品行端正,文学成就最高的翰林学士 )。
作者简介
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庆历新政 政治革新
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先忧后乐 心系天下
范仲淹自幼丧父,随母亲改嫁到长山朱家,就读于长白山寺。他在生活十分困顿的情况下发奋苦读,常于寺中熬一锅粥,划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取山齑野菜,切成数段,用盐腌一腌就着吃。这样度过三年,终于考中进士。(《续资治通鉴》《湘山野录》《幼学琼林》等书对此都有记载)
断齑划粥(duàn jī huà zhōu ):比喻不怕生活艰苦,仍然坚持刻苦学习。
齑:酱菜或腌菜之类。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此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他在六十四年的人生中,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他的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文体链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写作背景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一、听读,读准字音
1、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2、属予(zhǔ yú)作文以记之
3、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huī)夕阴
4、迁客骚(sāo)人
5、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
6、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
7、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míng)冥
8、岸芷(zhǐ)汀(tīng)兰
9、皓(hào) 月千里
10、则有心旷神怡(yí),宠辱偕(xié) 忘
二、自读,把握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译读,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废:v-n,荒废的事业
增:扩大
以:表目的,来
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一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v,看
夫:代词,那
观:n,景象
备:详尽
北:n-状语,向北
南:n-状语,向南
翻译: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这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湘水,被贬的官员和文人们大多在这里会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薄:迫近
斯:这,这个
去:离开
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
(有时)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目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或:有时
极:尽头
其:那
喜洋洋:高兴的样子
翻译: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而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里有尽头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地语气
以:因为 是:这样
进:在朝廷做官
先、后:n-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吾与谁归”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是由于他们)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喜。在朝廷做官则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做官就替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
(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二、一词多义
(一)以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或
1.而或长烟一空
2.或异二者之为
连词,来
介词,因为
有时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地语气
(三)极
1.感极而悲者矣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四)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尽头,极点
至,到达
尽头,极点
动词,看
名词,景象
(五)一
1.一碧万顷
2.长烟一空
(六)则
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片
全
连词,那么
副词,就是
连词,就
(七)空
1.浊浪排空
2.长烟一空
(八)通
1.政通人和
2.北通巫峡
(九)和
1.政通人和
2.至若春和景明
天空
消散
顺利
通向
和乐
和煦
三、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1.越明年,政通人和
(古义:到。今义:跨过)
2.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3.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4.薄暮冥冥
(古义:迫近。今义:与“厚”相对)
四、古今异义
5.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6.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今义:看)
8.横无际涯
(古义:宽阔。今义:与“竖”相对)
9.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今义:丈夫)
10.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五、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二)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倒装句
吾谁与归(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吾与谁归”)
六、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 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
四、再读,整体感知
梳理情节,划分层次。
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段:由天气的恶劣写“迁客骚人”的悲伤凄楚之情。
第四段:由景色明丽写“迁客骚人”的喜悦心情。
品味探究
1、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背景
【第一部分(1)】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字有何妙处?
“谪”字不仅交代了滕子京的身份,而且暗含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张本。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表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2句):
记述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2句):
交待作记缘由的句子(1句):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第二部分(2-4)】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气势非凡:
宽阔无边:
湖光山色: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衔”和“吞”两个词用的好,好在何处?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和“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惊叹赞美之情。
3、赏析“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具体写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所看到的景色,是远景。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空间上描写湖面的广阔浩渺;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写景中暗含作者博大的胸怀和气度。
4、作者有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为什么?
没有。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不必重复;还因为写作目的在于借景抒情,引发自己的观点。
5、“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其中的“异”又指的是什么内容?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写景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蓄势。
“异”指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这里由单纯写景转到了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览物之情”。
第二段先写景再抒情,如何写景?
1、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渲染浩瀚的气势。
2、接着从空间上写浩瀚的湖面。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最后从时间上写湖面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赏析第三段:
1、指出第三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悲”的气氛。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以“若夫”的虚拟语气起笔,含蓄深婉,引出一幅阴冷的洞庭风雨图。这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语,层层渲染,渐次铺叙,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境。为下面抒写“迁客骚人”的“感极而悲”渲染气氛 。
本段中哪些句子写得好,请找出来加以鉴赏。
示例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
示例二:“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以“若夫”的虚拟语气起笔,含蓄深婉,引出一幅阴冷的洞庭风雨图。这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语,层层渲染,渐次铺叙,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境。为下面抒写“迁客骚人”的“感极而悲”渲染气氛 。
赏析第四段:
1、指出第四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这些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喜”的气氛。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以上写白天所见,极力渲染“喜”的氛围,描绘了洞庭湖秀丽的景色,动静结合,多姿多彩。运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沙鸥、游鱼。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而或”一句,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写烟雾消散,明月千里,湖光泛金,月影如璧,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动静结合。
2、找出本段对偶最工整的两句,并品味其妙处。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本句由上到下写飞鸟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相映衬,富于趣味。
“锦鳞”,指美丽的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作者详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朗读课文3、4段,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一种怎样的气氛?有何作用?
第三段:极力渲染“悲”的气氛
第四段:极力渲染“喜”的气氛
因物而悲
因物而喜
对比
作用:
一悲一喜,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
3段-天气恶劣-悲伤凄楚
4段-景色明丽-喜悦
品读2-4段,说说“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心境?
1、览物之情有两种:一是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指责的悲伤;二是胸怀开阔,精神愉悦,荣辱偕忘的喜悦。本来就已经饱经人生忧患的“迁客骚人”触目伤怀,引发“感极而悲”之情。
2、产生不同的心境的原因:他们是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
3、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之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赏析第五段:
1、“古仁人之心”的“览物之情”又是怎样的?其忧乐观又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三部分(5)】
作者认为“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发生变化;
“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既然“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古仁人”的悲喜感情与个人进退、外物好坏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唯一能够影响他们悲喜感情的是民生疾苦、国家兴亡。
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情感与第五段“古仁人之心”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是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5、“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6、“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首先作者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之意,希望他也能像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次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政治抱负。
7、第五段使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议论、抒情
这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抒发政治抱负,点明全文主旨。
8、找出第五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大胸襟: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或悲。这同时也是对朋友滕子京的慰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两组对偶句具体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也蕴涵着作者对古仁人的钦敬和向往之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9、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思考探究
一、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2-4段)
巴陵胜状图
淫雨霏霏图
春和景明图
二、作者用了两段文字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1、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2、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第3段
对比
第4段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物而悲。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滕子京的劝勉之意。
写法探究
一、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再读课文,本文共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第1段 记叙
第2-4段 描写(写景)、抒情
第5段 议论、抒情
2、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从“岳阳楼之大观”转而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最后发表议论,提出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生动的景物描写。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排空”的“排”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空冲去的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用词生动,炼字精准。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动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静
2.动静结合,运用修辞。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比喻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视觉
3.多种感官描写。
嗅觉
听觉
拓展延伸
“先忧后乐,为国为民”名言集锦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儒家学说
“修身”,注重修养 ,“齐家”,注重孝道,尊老爱幼
2、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朝东林党人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
巩固训练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2句)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1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3、“前人之述”指的是(1句)
唐贤今人诗赋。
4、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4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2句)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的语句是(2句)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7.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的语句是(2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8.表现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2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进”指(1句):
11.“退”指(1句):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岳阳楼记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是 ,字 ,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 ,世称“ ”,有《 》传世。
《岳阳楼记》中的“记”是: ,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先忧后乐,为国为民”名言集锦: 。
(二)字音突破
1、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2、属( )予作文以记之
3、浩浩汤( )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
4、迁客骚( )人
5、若夫( )淫( )雨霏( )霏
6、日星隐曜( ),山岳潜( )形
7、樯( )倾楫( )摧,薄( )暮冥( )冥
8、岸芷( )汀( )兰
9、皓( )月千里
10、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 )忘
(三)重点字词整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
3.政通人和
4.百废具兴
5.增其旧制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予观夫巴陵胜状
8.浩浩汤汤
9.横无际涯
10.朝晖夕阴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前人之述备矣
13.然则北通巫峡
14.南极潇湘
15.迁客骚人
1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7.若夫淫雨霏霏
18.连月不开
19.浊浪排空
20.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21.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2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3.至若春和景明
24.波澜不惊
2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6.沙鸥翔集
27.锦鳞游泳
28.岸芷汀兰
29.郁郁青青
30.而或长烟一空
3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2.此乐何极
33.宠辱偕忘
34.把酒临风
3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6.或异二者之为
3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40.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补充字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重点问题突破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2、“衔”和“吞”两个词用的好,好在何处?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4赏析句子: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运用了 、 修辞手法。
“锦鳞”指: 。
6“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了 、 的手法。
7、“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作者详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情感与第五段“古仁人之心”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课文3、4段,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一种怎样的气氛?有何作用?给三四段各起一个名字。
9、“古仁人之心”的“览物之情”又是怎样的?其忧乐观又是怎样的?
10、“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1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2、“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3、“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4、第五段使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这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15、找出第五段的对偶句,分析其含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2句)
2、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1句)
3、“前人之述”指的是(1句)
4、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4句)
5、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2句)
6.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的语句是(2句)
7.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的语句是(2句)
8.表现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2句)
9.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句)
10.“进”指(1句): “退”指(1句):
三、总结归纳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一词多义
以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或
1.而或长烟一空
2.或异二者之为
(三)极
1.感极而悲者矣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四)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五)一
1.一碧万顷
2.长烟一空
(六)则
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七)空
1.浊浪排空
2.长烟一空
(八)通
1.政通人和
2.北通巫峡
(九)和
1.政通人和
2.至若春和景明
古今异义
1.越明年,政通人和(古义:( )今义:跨过)
2.增其旧制(古义:( )。今义:制度)
3.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今义:准备)
4.薄暮冥冥(古义:( )。今义:与“厚”相对)
5.春和景明(古义:( )。今义:景致,风景)
6.微斯人(古义:( )。今义:微小)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 )。今义:看)
8.横无际涯(古义:( )。今义:与“竖”相对)
9.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 )。今义:丈夫)
10.气象万千(古义:(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四、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后天下之乐而乐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五、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倒装句:吾谁与归( ,正常语序“吾与谁归”)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文正”是谥号,是古代人臣最为尊贵的,自范仲淹以后,“文正”历来只给予品行端正,文学成就最高的翰林学士 )。
文体链接: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字音:
1、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2、属予(zhǔ yú)作文以记之
3、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huī)夕阴
4、迁客骚(sāo)人
5、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
6、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
7、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míng)冥
8、岸芷(zhǐ)汀(tīng)兰
9、皓(hào) 月千里
10、则有心旷神怡(yí),宠辱偕(xié) 忘
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一词多义
以
1.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
(二)或
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地语气)
(三)极
1.感极而悲者矣(尽头、极点)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至,到达)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头。极点)
(四)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
(五)一
1.一碧万顷(一片)
2.长烟一空(全)
(六)则
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连词,那么)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
(七)空
1.浊浪排空(天空)
2.长烟一空(消散)
(八)通
1.政通人和(顺利)
2.北通巫峡(通向)
(九)和
1.政通人和(和乐)
2.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古今异义
1.越明年,政通人和(古义:到。今义:跨过)
2.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3.前人之述备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4.薄暮冥冥(古义:迫近。今义:与“厚”相对)
5.春和景明(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6.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看)
8.横无际涯(古义:宽阔。今义:与“竖”相对)
9.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义:丈夫)
10.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四、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4.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五、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倒装句
吾谁与归(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吾与谁归”)
六、成语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