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张PPT)
鲁 迅
15、故乡
故乡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乡。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
读鲁迅的《故乡》,跟他一起同行,才忽然感觉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对人性所带来的影响及扭曲。
知人论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收录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包含《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思想家敏锐的洞察力,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他在许多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
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一篇小说,所以文中的“我”不能看成鲁迅。
题目解说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文章以“故乡”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同时,文章还以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生字词
阴晦( ) 萧索( ) 祭祀( ) 伶俐( ) 愕然( ) 鄙夷( )
嗤笑( ) 应酬( ) 世面( ) 惘然( ) 隔膜( ) 恣睢( )
huì
suǒ
sì
líng
è
yí
chī
chou
shì
wǎng
mó
zì suī
猹( ) 獾( ) 五行缺土( )脚踝( ) 廿( ) 潮汛( )
髀间( ) 瑟索( ) 深黛( ) 瓦楞( ) 伶仃( ) 秕谷( ) 鹁鸪( ) 苛税( ) 潺潺( ) 寒噤( ) 颧骨( ) 折本( )
chá
huān
xínɡ
niàn
huái
xùn
dài
bì
sè
lénɡ
bó gū
dīng
bǐ
kē
chán
jìn
quán
shé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苏生】苏醒,复活。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鄙夷】轻视,看不起。
【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抖动。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任意胡为。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二、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5段):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和心情。
三、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是就谋篇布局,还是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的都是一种忧郁和感伤的基调。
研习第一部分(1-5)
一、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分别的时间之久。侧面烘托出“我”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二、“我”为什么回故乡?回故乡的心情怎样?请将具体的句子找出来。
1、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
2、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3、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悲凉
三、“我”在回故乡的途中见到了什么?
故乡的景:
阴晦的天气 ; 呜呜的冷风;
苍黄的天; 横着的萧索的荒村。
四、请简要分析第3段,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反问:眼前的景象和记忆中的故乡反差巨大,一个反问句,表现了作者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的复杂而又沉重的心情。
承上启下:悲凉的心绪变得更加沉重,也为下文写故乡今昔的对比做了铺垫和暗示。
五、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不仅是因为故乡的景的变化,还有就是故乡的人的变化,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闰土、杨二嫂
研习第二部分(6-77)
物
人
变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那就是:
物非人非
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故乡之变
杨二嫂之变
闰土之变
“我”之变
变
人物形象一
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试着从外貌、动作语态、对“我”的态度及对生活的态度这几方面分析闰土的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12-30段
54-74段
对比
闰土之变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外貌
动作语态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把幸福的希望寄托给神灵。
对“我”的 态度
生活态度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语言
动作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说话脱口而出,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
①12段:手捏一柄钢叉……用力刺去② 15段:怕羞 便和我说话 熟识了③ 30段: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④ 30段:带给我一包贝壳和……鸟毛
① 54段:浑身瑟缩着,手提着一个纸包…
② 58段: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③ 67段:迟疑……就了坐……递过纸包
④71段:只是摇头 沉默……默默地吸烟
天真活泼、勇敢机灵、纯真善良
(健康、朝气蓬勃)
(苍老穷困、饱经沧桑)
(热情开朗、见多识广)
(迟钝麻木)
(淳朴善良、麻木迟钝、因循守旧、生活艰辛)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寄希望于神灵
(友好,不怕我)
(恭敬称老爷,有隔膜)
分别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并归纳概括其性格特征。
少年闰土:小英雄。 朝气蓬勃、热情开朗、见多识广、勇敢机灵、天真活泼、纯真善良。
中年闰土:木偶人。 满脸愁苦、麻木迟钝、生活辛苦、因循守旧,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74段)
封建意识(多子多福)
天灾(饥荒)
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
深层原因: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闰土的形象:
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代表
作者对其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塑造其目的:
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其他
1、第6段:我到了自家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八岁的侄儿宏儿。
拟物。把宏儿写成小鸟,能“飞”,“飞”字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泼和见到亲人时的欢喜之状,与大人们的悲凉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2、第15段:紫色的圆脸……套住了。
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农村少年闰土天真质朴的美好形象。“圆脸”“银项圈”表明少年闰土家境还可以,与后面中年闰土形象形成对比。
3、第18段:我们沙地下……罩在竹匾下了。
动作描写。扫、支、撒、拉、罩这些动词运用得极为准确,充分说明了少年闰土聪明能干,捕鸟技术娴熟。
4、第33段
两个省略号,分别表示停顿和未说完的话,形成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54段
神态、动作描写。“出惊”暗示闰土外貌的变化之大;“慌忙”“迎”表现了我见闰土时的兴奋、喜悦之情。
6、第55段:他的身材……浑身瑟缩着。
外貌描写。“灰黄”“肿”等词,充分体现了闰土饱经风霜,极度贫困,与少年闰土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对闰土外貌的细致观察,表现了我对闰土的关切。
手里提着……松树皮了。
比喻/细节描写。运用比喻,把手比喻成松树皮,暗写了闰土的操劳。
7、第58段
心理描写。见到中年闰土,我格外吃惊,又回想起少年闰土的形象和儿时的趣事,思绪万千,内心的矛盾使我不知从何说起。
8、59段: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神态描写。“欢喜”是因为闰土见到了童年时的好友是高兴的。“凄凉”是因为二十多年的贫苦生活让他感到痛苦难堪。
9、第60段“老爷!……”
单独成段,突出强调了这一称呼给我带来的震撼,表现了闰土的畏畏缩缩,讲究礼节。一声“老爷”,道尽了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和知识分子我之间的隔膜。省略号包含了闰土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情。
10、第61段: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比喻。“厚障壁”指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是近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这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之深,写出了我失望、痛苦的心情。
闰土的那一声“老爷”为什么会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闰土的一声“老爷”,表明了闰土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心灵世界已变得麻木,这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11、62段
外貌描写。水生的颈子上没有银圈,意味着闰土现在的生活比他父亲当年更艰难,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农民的生活每况愈下。
12、71段省略句的作用:
写出了闰土面对生活的艰难,不知从何说起。
13、72段: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比喻。把闰土的脸比作石像,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的愚钝、麻木的木偶人形象。
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她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物形象二
对比
杨二嫂之变
朗读39-52段和83段思考:这两部分在人物描写角度方面有什么不同
39-51段是正面描写,
83段是侧面描写。
二十年前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年轻漂亮
安分守己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老丑而瘦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势利、尖酸、刻薄
二十年后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二十年后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贪婪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尖酸刻薄、贪婪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贼喊捉贼
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自私
贪婪
搬弄是非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老丑而瘦)
语言: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泼辣无礼)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套近乎)忘了?这可真贵人眼高……(讽刺)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嘲讽“我”吝啬)(造谣、尖酸、势利、庸俗、粗鄙、无事生非)
动作: 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自私、贪小便宜)
杨二嫂的变化
年轻漂亮端庄文静豆腐西施
尖酸刻薄、自私势利、贪婪的圆规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二十年后的杨二嫂是一个自私、贪婪、势利、尖酸刻薄、爱搬弄是非的庸俗城镇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
作者态度:
既可恨、可鄙又可怜。
总结:
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小说怎样刻画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相同:
1、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2、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不同:
1、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塑造杨二嫂形象的作用
1、以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
2、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
3、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闰土是贫苦农民的代表,杨二嫂是城镇小市民的典型,那么,文中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形象三
小说中的“我”
1.是不是鲁迅?
不是。本文是小说(虚构)。散文(真实)
2.“我”小时候是什么人?
地主家的小少爷。
3.长大后是什么人?
知识分子
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胳。
1、回故乡—急切:“冒了严寒”
2、见故乡—悲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3、忆故乡—沉重、忧愤:“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4、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5、见杨二嫂—惊吓、困窘:“我愈加愕然了”;“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6、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7、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在朦胧中……也便成了路。”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我”之变
小时候
长大后
地主家的少爷 天真、好奇、无忧无虑
知识分子 异地谋生 辗转奔波
小结:
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等于鲁迅本人,“我”是小说的一个线索性人物。同时“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文中对“我”的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阅读课文,初步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课文分别描绘了现实故乡和记忆中故乡两幅图画,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故乡是什么样的呢?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各有什么特点?
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景色有什么不同?
故乡之变
故乡之变 儿时的故乡 现在的故乡
景色
神奇美丽、五彩缤纷、辽阔鲜活
萧索沉寂、没有一些活气
小说中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
现实故乡图景:用苍黄的天空、萧索的村庄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故乡冬景图,表现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记忆中故乡图景: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和一望无际的沙地勾画出一幅静谧美好、色彩明快的夏景图。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记忆中的故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色彩鲜明,景物美好,人物活泼伶俐。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也为写闰土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现实中的故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萧条破败,衬托“我”悲凉的心境。为写故乡人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憧憬中的故乡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美好希望象征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求,
对未来的憧憬。
“我”对故乡的感情比较复杂:
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神奇色彩的美,让“我”感到无比欢愉;
现实中的故乡,充满冷漠,人情隔膜,使“我”感到无比悲哀。
对未来的故乡,“我”充满希望,但是又觉得很渺茫。
环境描写
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我们读小说,一定要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不能脱离环境,人物活动受环境的制约,而环境又为人物提供了发展情节、显示性格的舞台。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对故乡的景物作了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2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自然环境描写。“冷”“苍黄”“萧索”渲染了沉寂、荒凉、萧瑟的气氛,表现了“我”的怅惘、压抑之感。“横”字描绘出故乡零落、乱七八槽的情形。
萧索的荒村(对现实的失望)
第6段:瓦楞上许多枯草……原因。
景物描写。“枯草”“断茎”“老屋”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我”就要远离故乡、远离老屋了,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我”惆怅、悲凉的情绪。
第12段:这时候,我的脑里……
环境描写。月夜瓜地刺猹图。这幅画色彩极为饱满、鲜活、明净,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是“我”理想的寄托,烘托出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为后面写中年闰土的变化做铺垫。
神异的图画(对过去的回忆)
第78段:我们的船……
自然环境的描写。黄昏时的景色,营造出静谧的氛围,衬托了“我”怅然若失的心情。
第88段:我在朦胧中……圆月。
景物描写。再次出现海边神异的图画,这是“我”对新的希望的想象、憧憬。结构上照应前文。
神异的图画(对未来的憧憬)
研习第三部分(78-88)
一、78段环境描写
83段插叙:杨二嫂对闰土的造谣、诬陷,再一次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和别有用心。
二、84段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一个“高墙”是实写。
第二个“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用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3、“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表明追求的目标是清晰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三、86段
1、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路”的含义是什么?
路:A 正在走的水路,即离开故乡的路
B 人生的道路
2、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
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
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
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中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新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消除了封建思想意识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四、87段
1、“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感到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2、第87段中两个“偶像”分别是指:
神灵和希望
2、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改变社会),“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表达了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决心,体现了我对创造新生活的思考。
4、你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议论。
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有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结构梳理
故 乡
回故乡:萧条景况 悲凉心情
在故乡
离故乡:打破隔膜 探求新路
老屋冷寂 母亲凄凉
少年闰土 活泼可爱
豆腐西施 尖酸刻薄
中年闰土 愚昧麻木
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回故乡:故乡冬景图,萧索、荒寂,悲凉心情
在故乡
刻画杨二嫂的变化:批判、同情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谊:赞美、赞颂
塑造中年闰土的形象:可怜、同情
离故乡:对旧社会不满,寄希望与未来
闰土—小英雄—木偶人
杨二嫂—豆腐西施—圆规
变化
对比
20多年前
20多年后
故 乡
回故乡—现实故乡图景(萧条、荒寂)
在故乡—记忆故乡图景(明艳、美好)
离故乡—理想故乡图景(全新、幸福)
文章主旨
本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反映了当时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作品发表以来,人们对其主题产生许多分歧,下面列举了四种。读完文章后,你赞同哪一种?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理由。
1、隔膜说。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隔绝——一气。
2、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天真活泼、健康聪明——反应迟钝、精神麻木。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迅哥儿——老爷;看守西瓜,捕鸟——磕头、打拱。
4、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叫闰土管祭器——要香炉和烛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
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人,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尽管闰土、杨二嫂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的“无话可说”是共同的。
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
作者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艺术特色
一、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萧索”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是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是人物今昔的对比;闰土与杨二嫂是典型人物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旧中国农村生活日益贫困,人与人之间感情日趋冷漠”这一主题,也抒发了“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对
比
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
“我”和闰土的关系(封建等级的鸿沟)
杨二嫂前后生活(黑暗社会已病入膏肓)
故乡情景(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水生的关系(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闰土和杨二嫂: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
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少年闰土的肖像是:“红活圆实的手”“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淡淡几笔就把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特征描绘出来了。
中年闰土的肖像是: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脸“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这就是一个在旧中国受尽了苦难和折磨的农民的典型形象特征。
杨二嫂的肖像则是素描式的勾勒。“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正是一个泼辣的乡村妇女形象。
三、景物描写,烘托心情。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神异的图画”烘托了“我”对闰土的喜爱;这一幅明净美好的画面在篇末又一次出现,则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此外,离乡时的景物描写,营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延伸拓展
思乡诗句积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当堂训练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心情的悲凉作铺垫;结构上,领起下文。
2、从全文来看,第12到30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插入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表现我们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存在隔膜形成对比。
插叙: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这样的叙述方式叫作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
插叙的方法:
1、作者直接插进叙述、介绍、说明。
2、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3、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插叙的作用: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让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4、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
小说将几种叙事手法结合起来,让“现实”和“回忆”穿插交织,将几十年的人与事压缩在十几天中,使小说情节凝练,结构紧凑,内容翔实,同时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主题。
3、为什么要写宏儿和水生的关系?
反映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4、中年闰土与“我”不像儿时那样平等、自由交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
5、小说描写少年和中年闰土语言时都用了省略号,各有何作用?
少年时是表示话语的省略,说明闰土天真活泼、知识丰富;
中年时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体现闰土反应迟钝,木偶人形象,与少年时形成对比,深化文章主题。
6、“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
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还送来干青豆体现他的善良和淳朴。
7、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
反映出闰土的麻木与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
8、“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
D
9、下列对中年闰土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 )
A.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闰土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闰土见“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儿时的记忆不会忘却,两个人的心灵又融合一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