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九中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一 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
维新( )
历 史
A、推动了倒幕运动 B、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024 年 10 月 10 日
(范围:九下第 1-12 课;满分:80 分)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自明治维新起至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创建的模范工厂有广岛、爱知等棉纺厂,新町绢织、赤羽
1、《玻利瓦尔》是一部年度最佳传记,作者玛丽·阿拉纳将玻利瓦尔称为“南美洲的乔治·华盛顿”。 工作分局等一批制丝、机械制造厂。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
作者旨在强调玻利瓦尔( ) A、践行文明开化 B、推行殖产兴业
A、反抗英国压迫 B、完成美洲统一 C、推动民族独立 D、协助章西女王 C、实行废藩置县 D、建立新式军队
2、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俄国东正教会修士阿弗拉阿米曾以文字形式批评改革措施,要彼得一世注意 10、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自己“不符神意”的行为,结果遭到流放。由此可见,彼得一世改革( ) A、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B、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A、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而告终 D、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
C、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D、打击了俄国的守旧势力 11、主题探究是构建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图片所示内容对应
3、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中,有助于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措施是( ) 的主题是( )
A、推行地税改革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殖产兴业 D、农民高价赎买土地 C、走向近代 D、战后初期世界
4、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高价赎买。 12、美国教授迈尔斯在著作中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美国加入战争,从而从根本上定
为避免赎金和赋税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或外出不归,农民实际上被束缚于村社……“农 义了这是一场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也宣布了美国参加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世界民主创造和平环
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材料旨在说明俄国 1861 年改革( ) 境’”。他的观点( )
A、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实质上是一次对农民更大规模的掠夺 A、准确分析了一战的根源 B、怒批了一战造成的破坏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D、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美化了美国参战的意图 D、正确阐述了一战的性质
5、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她的长篇小说《飘》中写到:“一路上人仍像战争紧张时期一样拥挤,这复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1917 年,德国进行
苏的城镇仍然是一片仓皇喧扰的气氛,街上到处是游闲的黑人,有的斜倚着墙壁,有的坐在路边 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同年 4 月,美国对德宣战。这说明( )
石上,天真好奇地观看过往的车辆——看,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原来他们不被看作人)获得了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国际秩序建立在经济往来的基础上
解放。”与选文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是( ) C、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D、战争期间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A、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B、《宅地法》的颁布 14、有人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美国独立战争获得胜利 元。”这是因为( )
6、“在这个殿堂里,如同在人民的心中一样,对亚伯拉罕·林肯永志不忘”,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A、维护了联邦统一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成功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D、促进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15、到大战结束时,日本已崛起为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枝独秀”……因此,在巴黎和会
7、1871 年,日本设立文部省,将全国划分为 8个大学区,下设 32 个中学区,每一中学区下设 210 土,威尔逊真切希望通过促成山东问题有利于中国的解决——维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材料认
个小学区,共设 8 所公立大学、245 所中学、53760 所小学。这表明日本( ) 为威尔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是为了( )
A、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 B、建立起了近代教育体系 A、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遏制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
C、大力推进“殖产兴业”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 C、帮助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 D、维持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
8、1889 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 16、在 1923--1924 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 5800 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 4110 万卢布。在
九年级 历史 第 1页/(共 6页) 九年级 历史 第 2页/(共 6页)
{#{QQABIQQUoA4ogAiAwAgpsBSAACQg4CKQw0mIYCCAAgIQskIBMCgALAcgQEgAGRACAJAqIAoQAACACCJFQIFAKBAC=}A#=}}#}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1924-1925 年度,从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包括:工厂主、金融家、投机商、店主、工匠等)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
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 2.9 亿元卢布(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 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
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 19 世
税 6 亿卢布的一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A、苏联模式的形成 B、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 19 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
17、1928 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舆论宣传中,往往把工业部门描绘成战场的“前线”、 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6分)
“战役”和“突破口”,而工人则被组织成“突击队”;那些对工作任务持不同意见和不能完成
任务的人,则被当作叛徒一样看待。这些宣传( )
A、说明苏联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B、表明苏联的阶级斗争依然尖锐 材料二 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 13 个州都是合法的。到 1804 年,至少北方各
C、旨在激发苏联人民的工作热情 D、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得以实施 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 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862 年,
18、下图是 1925—1932 年苏联经济(工业、农业)数据图。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 10 个叛乱州的奴隶。
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据[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2)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什么?(2分)
(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2分)
22、(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在 1914——1918 年的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
A、甲线是对工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
B、乙线是对工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2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C、甲线是对农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乙线是对农业的统计;甲、乙线变化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苏联模式
19、发表于 1933 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代代青年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实现
材料二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
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了当时的苏联人民( )
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A、推翻农奴制 B、巩固新政权 C、推进工业化 D、战胜法西斯 (2)材料二中由美国倡议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哪一地区的新秩序或者利益关系(2分)
20、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 1940 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 1 倍,国有经
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现象发生在( )
A、彼得一世改革时期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材料三 1922 年 2 月 6日与会九国代表签订了《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及领土与
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D、农业集体化运动期间
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确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
二、综合题(21 题 10 分,22 题 10 分,23 题 10 分,24 题 10 分,共 40 分) 则。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 分)
21、(10 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 历史 第 3页/(共 6页) 九年级 历史 第 4页/(共 6页)
{#{QQABIQQUoA4ogAiAwAgpsBSAACQg4CKQw0mIYCCAAgIQskIBMCgALAcgQEgAGRACAJAqIAoQAACACCJFQIFAKBAC=}A#=}}#}
材料四 在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4、(10 分)“大国崛起”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国的崛起书写着传奇的历史。
了,它为世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斗争的新方向。
(4)材料四中的新型国家与哪次革命有关?(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野心】
材料一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
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
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23、(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某“正在崛起的国家”为了“试图取代以前
材料一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
的大国”而主导建立的军事集团是什么?(1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了遏制这一
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向西方寻师问道,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教百万人脱离
“正在崛起的国家”的发展,构筑了什么国际体系?(1 分)
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 分)该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大国责任】
材料二 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
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
——习近平在博鏊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 21 世纪,应建立怎样的大国关系?(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大国力量】
材料三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
材料三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
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
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3)材料中“手段、途径”是指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1 分)这一政策实施有
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国家强大必须经济发达,政治稳定……
什么作用?(2 分)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
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
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
展是有利的……
材料四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苏联
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
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选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1 分)确立的标志是什
(3)关于“大国崛起”的原因,从材料三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
么?(1分)
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6 分)
九年级 历史 第 5页/(共 6页) 九年级 历史 第 6页/(共 6页)
{#{QQABIQUQoA4ogAiAwAgpsBSAACQg4CKQw0mIYCCAAgIQskIBMCgALAcgQEgAGRACAJAqIAoQAACACCJFQIFAKBAC=}A#=}}#}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