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提纲】
1.西晋的短暂统一:263年,魏灭吴。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16年西晋灭亡。
2.八王之乱: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量北人南迁。
3.北方各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①时期:东汉、魏、晋时期。②内迁原因:中原文化具有先进性;仰慕中原文化;气候原因。③影响: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
【巩固提升】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时期。在长期分裂中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统一。这个统一时期是( )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北周
2.爷爷给马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马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是指( )
A.司马迁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3.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北民南迁 D.三家归晋
4.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充分说明了( )
A.丝织技术高超 B.社会经济繁荣 C.统治阶级腐朽 D.制糖技术发达
5.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中原陷入“十六国”的战争混乱,在这些趁乱入侵中原的“蛮夷”中,但当时差点就朝着统一中原的道路走下去了,这两个政权是( )
A.吴国东晋 B.蜀国北魏 C.前秦东晋 D.前秦北魏
6.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氐族 B.匈奴 C.羌族 D.鲜卑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短暂的统一指的是西晋时期,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A项正确;东晋时期都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排除B项;北魏时期都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排除C项;北周时期都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 司马炎夺取魏国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选项C符合题意;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A排除;司马昭是司马炎之父,B排除;司马睿建立东晋,D排除;故选C。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八王之乱。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A项正确;定都洛阳属于骤起,排除B项;北民南迁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三家归晋统一了三国时代,排除D项。故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材料表明,西晋统治集团腐朽、生活非常奢侈腐化,故选C项。题干材料突出强调了西晋统治阶级腐朽,不能说明西晋“丝织技术高超”,排除A项。题干材料突出强调了西晋统治阶级腐朽,不能说明西晋“社会经济繁荣”,排除B项。题干材料突出强调了西晋统治阶级腐朽,不能说明西晋“制糖技术发达”,排除D。故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在这些趁乱入侵中原的‘蛮夷’中,但当时差点就朝着统一中原的道路走下去了”可知,材料所述的这两个政权曾一度统一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结合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这两个政权是前秦和北魏,D项正确;吴国、东晋和蜀国都是汉族政权,与题干“蛮夷”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A项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