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提纲】
一、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以少胜多大败北方前秦,使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汉化道路)(背诵★★★)
1.背景: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是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①社会矛盾尖锐,北方久经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流徙,田地荒芜,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②南朝对北魏构成天然的威胁。③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保守势力相当强大,经济落后。
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措施:①494年迁都洛阳;②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4.特点:①汉化;②涉及面广;③自上而下。
5.影响: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曾遇到重重阻力,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北朝政权更替: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后被北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
四、北方民族大交融
1.民族交融特点:(1)方式多样化(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⑤“和亲”“会盟”政策促进民族融合;⑥边境贸易促进民族融合:辽宋夏金之间设立的榷场,明朝与鞑靼设立的互市;⑦“册封”政策);(2)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吸纳性、包容性。
2.意义:北朝后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巩固提升】
1.公元383年,哪一场战争之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2.在淝水之战中产生的成语是( )
A.助纣为虐 B.朝秦暮楚 C.一言九鼎 D.草木皆兵
3.下图所示为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嘉峪关市发掘出的魏晋墓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
A.画像砖主要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B.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
C.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4.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这些措施( )
A.加快了江南经济发展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D.实现了南北方统一
5.魏晋南北朝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山西南部的羯人,从事农耕,善于织布。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商业繁荣 B.对外交往 C.民族交融 D.国家统一
6.西晋末年,祖逖组织队伍北伐。经过几年艰苦战斗,祖逖( )
A.恢复了淝水以东大部分地区 B.恢复了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
C.恢复了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D.恢复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前秦的统治瓦解”,结合所学知识:383年,淝水之战,东晋打败前秦,此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故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D符合题意;ABC项成语与淝水之战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信息“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
A 从材料中得不出 ×
B 材料反映了嘉峪关地区汉族和鲜卑族民众互相学习生产技艺,推动了当地农牧业、丝织业的发展,反映出民族交融促进了生产发展 √
C 材料与丝绸之路发展无关 ×
D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领域 ×
4.答案:B
解析:A.孝文帝改革与江南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B.根据材料“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可知,孝文帝采取了汉化的改革措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B正确。C.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排除C。D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未实现南北统一,表述错误,排除D。故选:B。
5.答案:C
解析:“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山西南部的羯人,从事农耕,善于织布。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说明汉人喜欢少数民族的东西,向他们学习。因此题干主要说明是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故C正确;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祖邀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邀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渡江以后,祖逖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恢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C符合题意;淝水是淮河的支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恢复了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恢复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