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知识点梳理】
1.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表现(商业革命的表现)
(1)商贸中心转移:①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新的亚洲贸易中心(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3)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银行、股票市场、百货公司
(4)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①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香料也大量涌入欧洲等地。②三角贸易兴起,奴隶也成为贸易的商品。
③18世纪后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发展起来。
(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①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②17世纪,荷兰垄断了海上贸易。荷兰商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③17世纪后期,英国打击荷兰(《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
④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美、德等国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巩固提升】
1.1870年至1913年,国际上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D.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2.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从1630年至1640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B.商业革命的出现
C.早期殖民掠夺的推动 D.农业生产的发展
3.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
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4.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
5.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人的体质。1866年,法国画家雷诺阿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法国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景。材料可用于说明( )
A.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 B.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C.茶叶已成为欧洲民众生活必需品 D.英法两国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6.1608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由英国垄断的香港汇丰银行于1865年3月3日正式营业。据材料可知( )
A.工业革命推动商业发展
B.自由主义原则普遍确立
C.商业经营方式走向多元
D.政治革命促进产业变革
7.杰里 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一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8.1600年,由于荷兰人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伦敦市场上的胡椒价格翻倍。这直接迫使伊丽莎白女王首肯成立特许贸易公司-伦敦官商东印度贸易公司,并颁布特许状,授予其自好望角以东直至麦哲伦海峡的整个东方地区贸易专营权,为期15年。由此可知,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9.时人称:“盖上海一埠,就中国对外贸易言之,其地位之重要,无异心房,其他各埠则与血管相等耳。”钱庄的经营业务渐被纳入进出口及埠际贸易资金融通渠道,“租界既辟,商贾云集,贸迁有无,咸恃钱业为灌输”。这反映出,上海( )
A.海关自主性得到提高 B.经济近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C.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商业发展具有殖民地色彩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7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引进西方的商业经营管理制度,出现了较多的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较大的发展,营业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也大量采用西方的管理方式。早期一些官商合办的商业股份公司,不管盈亏,先提官利,甚至入股时就先扣去官利,股东入股等于放高利贷。直到1920年后,比较正规化的商业股份公司才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四川宝元通公司允许职工入股,鉴于职工对宝元通公司的发展前途抱有很大的信心和希望,该公司还提出了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十六字信条,即“牺牲小我,顾全大我,服务社会,发展事业”,强调公司“以经营百货、从事生产为业务,发展民族经济为目的”。创建于1933年的青岛国货公司在录用人员时强调要德才并重,要将公司员工培养成具有诚、义、信等品质的有用人才。当时一些商业企业对营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效法西方商业的第一次零售革命,如广州的先施公司率先实行的分柜售货、明码实价、定时营业、开票收款等做法,在国内外颇有影响。但同时,一些商业学徒在师徒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双重缠绕下,既受店规的束缚,又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和超经济的强制,一些人甚至因劳动强度过大,而早年夭亡。
——摘编自郑学益《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及其社会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商业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贸易额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市场中各国之间联系的密切而非发展的不平衡,排除B项;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是交通、通信工具的推广,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从1630年至1640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获得的大量的金银涌进欧洲,引起价格革命,故答案为C。当时世界市场的雏形才出现,A错误。材料与商业革命没有关系,排除B。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
3.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4.答案:D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法国画家雷诺阿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法国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商品流通不断增加,饮茶文化也被传入西方,说明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贸易格局的变化,排除B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茶在法国流行,但不能说明茶叶已经成为欧洲民众生活必需品,排除C项;饮茶风气的相似不能证明两国饮食结构趋于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1608 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852 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65 年由英国垄断的香港汇丰银行正式营业,这些都反映了商业经营方式走向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推动商业发展,排除A项;自由主义原则普遍确立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强调的是经营的多元化,排除B项;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政治革命促进产业变革,尤其未涉及政治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荷兰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迫使英国成立特许贸易公司,可知当时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即出现特权贸易公司,A项正确;贸易中心转移指的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英国殖民霸权确立是在18世纪,排除C项;自由主义盛行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口岸贸易的繁盛,刺激了商业的兴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反映出上海经济近代化进程明显加快,B项正确;清末海关长期处于外国的管理之下,排除A项;根据材料“就中国对外贸易言之”可知,当时上海仅是对外贸易领先全国,排除C项;上海并非殖民地,其经济并不具有殖民地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1)特点:借鉴西方商业文化;近代化进程缓慢;经营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封建残余。
(2)影响:有利于中国商业经济近代化;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早期官商合办的商业股份公司存在的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和私人股东的积极性;存在不合理的劳动制度和对劳动者权益的忽视。
解析:(1)根据材料“19 世纪 60-70 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引进西方的商业经营管理制度,出现了较多的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较大的发展,营业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也大量采用西方的管理方式”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根据料“早期一些官商合办的商业股份公司,不管盈亏先提官利,甚至入股时就先扣去官利,股东入股等于放高利贷。直到1920年后,比较正规化的商业股份分公司才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发展具有阶段性;根据材料“四川宝元通公司允许职工入股……提出了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十六字信条……强调公司‘以经营百货、从事生产为业务,发展民族经济为目的’。创建于1933 年的青岛国货公司在录用人员时强调要德才并重。”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注重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根据材料“当时一些商业企业对营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效法西方商业的第一次零售革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但同时,一些商业学徒在师徒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双重缠绕下……一些人甚至因劳动强度过大,而早年天亡”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中国逐渐引进西方的商业经营管理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较大的发展,营业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也大量采用西方的管理方式……一些商业企业对营业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效法西方商业的第一次零售革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中国商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现代化,促进了商业企业的发展和营业制度的改革,提升了中国商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根据材料“四川宝元通公司允许职工入股……提出了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十六字信条,强调公司‘以经营百货、从事生产为业务,发展民族经济为目的’。创建于 1933 年的青岛国货公司在录用人员时强调要德才并重……”可知,近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商业观念和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近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