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一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3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一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3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09: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5张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标要求】
1.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
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
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2.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
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
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
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语言梳理与整合。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
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
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4.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
与语言表达。
5.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
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
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
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
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
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6.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判性和独创性。
7.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
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8.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
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
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9.美的表达与创造。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
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
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
10.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
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11.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
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
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12.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
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
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命题探究
考向分析 1.考情变化:从2020年开始至今(2023年),新高考Ⅰ卷、Ⅱ卷不再把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区分开来,而是将二者合为“现代文阅读Ⅰ”,称为“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既可以考查论述类文本,也可以考查实用类文本
2.命题:①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整合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减少了阅读总量,增加了题目数量。②新高考试题主要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行文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探究有关问题”等命题点来设置题目。③选择题常见的题干关键词有“理解”“分析”,这表明选项侧重对所有材料的信息进行概括、分析。主观题考查重点为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概括、分析
(续表)
考向分析 3. 选材:凸显核心素养,强化思辨能力。新高考选材更加广泛,组材更加灵活;所选材料贴近时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具有弘扬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论述类文本的命题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选取文本,蕴含深刻的文化价值。实用类文本的命题材料来源除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书籍和调查数据之外,多为较为权威的媒体;材料体裁具有多样性,多为新闻、通讯、评论和报告等体裁交叉搭配组合,但试卷会按照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
考向分析 4. 材料组合:2022年新高考Ⅰ卷与2022年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虽然同考查非连续性文本,但略有不同,新高考Ⅰ卷采用两则非连续性材料,其他三套全国卷采用三则非连续性材料。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高考Ⅰ卷一改前三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而是选用了连续性文本
5.文本类型:主要是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题型分布 2023年新高考卷考查形式: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2道简答题,分别是4分、6分(2022年都为4分)。总分值为19分(2022年为17分)。
(续表)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演练
一、(2023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
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
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
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
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
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
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 2006 年到 2013 年,
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 年,《独立报》称,
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 年间下降了 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
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
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
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
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
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
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
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
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
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
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
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 2004 年到 2013 年,三个小组的生活
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
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 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
很长的时间内这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
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
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
的东西。
为了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
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
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
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
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
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
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
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
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
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
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
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
资。我在 2017 年 4 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
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
两倍多,从 2007 年的 5 万公顷增长到 2016 年的18万公顷。马克·
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
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
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
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
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
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
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
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
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
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
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
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
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
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
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
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
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
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
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
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
担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项“而且改
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
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
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是
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故
选 C。
答案:C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
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
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
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
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
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
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
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
成了真正的伤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 项“对玻利
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根据原文“不
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
害”可知,是“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该选项
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故选 D。
答案:D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
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
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
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
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
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
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
效的欺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
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
系”。A 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
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
点。B 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
的观点相悖。C 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 项可
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
故选 A。
答案:A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
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以及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
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
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
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
“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
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
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
亚的藜麦消费量‘5 年间下降了 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
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这一结论;《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
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卫报》“用煽动性标题
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
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
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
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
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
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
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
根据文本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
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
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
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
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
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然
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
的调查数据……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
了好处”,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
在明显的联系……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介绍了“我”
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
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指出
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如向导说“我们有许多藜麦”。最后一段
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
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
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
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
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
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
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
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辩论
者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
“竞争性真相”。
二、(2022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
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
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
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
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
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
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
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
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
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
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
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
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
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
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
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
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
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
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
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
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
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
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
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
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
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
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
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
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
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
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
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
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
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
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
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
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自身存亡的任务
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
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
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
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
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
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
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
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
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
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
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
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
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
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
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
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
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
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
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
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
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
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项“比西
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
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 ……优点
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
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
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
故选 D。
答案: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
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
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
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
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 项“借鉴
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过于绝对。由材料
二第二段“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
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知,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
移植西方”。故选 B。
答案:B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
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
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材料一
的观点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
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A 项“师古圣贤人”的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
与时俱进、博采众长。B 项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
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对象不
是“文化”。C 项意思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
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D 项说的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盛衰
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 故选 C。
答案:C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
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
一现象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一
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
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
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知,《论语》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
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且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
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强调民族性……是
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
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
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
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
展规律”可知,将《论语》中的法则推行到国际社会,是用中国
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国际问题,体现了由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以对
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来对待他人,在关注自身的同时还要关注他
人,体现了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②“现已成
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
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
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
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了由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
解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
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
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
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和第三段“没有传统何谈创
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
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
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
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由材料二第二
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
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
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还需要与时俱进,
寻找与当代社会相当的艺术形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
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
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
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
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为我所用。
答案: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
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
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
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
文化,外为中用。
【知识储备】
一、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在论述类文本中,论点就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态
度。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
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
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
的关系。
(二)论据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
性的特点,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
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亲
身经历等。
2.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人们公认的
道理等。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
论证方法 阐述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理论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
中外名人名言,以及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
等来证明观点
(三)论证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
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八种:
论证方法 阐述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 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的普遍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
规律性,通过分析原因来论证结果
引申论证 对被否定的反面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导出荒谬的
结论,从而予以驳斥。它是反证法的一种,又叫归谬法,
常用于驳论文中
(续表)
论证方法 阐述
类比论证 通过将一类事物(或事例)的某些相同特点进行比较类
推,从而证明论点
假设论证 针对前面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出论据
的真实、可靠,从而有力地论证论点
(续表)
二、论述类文本三要素的关系
三、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类型
论述类文本一般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1.政论文
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性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的一种论述文体。
2.学术论文
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3.时评
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或新闻中表现出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的一种论述文体。
4.书评
以书籍为对象,实事求是地、有见解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一种论述文体。
四、论述类文本常见的四种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并列式论证结构指在论证过程中,用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
论点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列式论证结构示意图如下:
2.对照式
对照式论证结构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
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凸显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
方面的正确性。
类型 阐述
分解中心论点 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引论—本论—结论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
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
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摆现象—析危害— 挖根源—指出办法 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
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论证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阐述
“总—分”式 先总说,后分说
“分—总”式 先分说,后总说
“总—分—总”式 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4.总分式
总体来看,这种结构是总分式;单就分述的各项来看,可以
是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总分式论证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考点一 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
微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题指津
“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主要指表现
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
的词语、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等。
1.联系语境,吃透内涵
从文中寻找最能反映该概念特征的词语、句子,仔细揣摩,
把握其实质。文本中常用“是”“就是”“即”“指”“指的
是”等词语来表达。筛选对应语句,全面了解概念的内涵。
理解重要概念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因为词语或句子都具
有临时的搭配意义,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要理解这个临时
的搭配意义,就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
2.明确范围,理解外延
明确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明确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所有事物。一般情况下,材料中会用一定的篇幅对概念进行阐述说明,要找准与概念有关的全部信息,在理解概念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其外延。明确所找概念最先出现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反复出现,哪些文字属于有效区域,以及有效区域内有哪些关键性的词语等。
3.区分概念,求同辨异
这主要指区分文本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概念题不仅考查一个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时还会考查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题时,要注意在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相互比
较,求同辨异。
典题示例
(2023 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略)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
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
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
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
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
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
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
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
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
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
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
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
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
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
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
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
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
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
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
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
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
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
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
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吗?这是不可能
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
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
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
呢?”——这问题问得对,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
被调查者的生活,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
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
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
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
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
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
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
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
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
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
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
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人是站在“已知”
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
“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
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
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都指带有威胁、欺骗、斗争
意味的行为,文中这些词语都加引号表示突出强调。结合“科学
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
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
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一个研
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人是站在‘已知’的地位。
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
‘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可知,作者对在社会调查中采用这些做法是不认同的,强调科学的社会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对方并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进行调查研究,承接第四段论述中两者的关系应是充分合作——作者用这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结合“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可知,这些词生动形象,与上文中的“秘密”“撒谎”等字眼风格一致,形象地阐明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的关系,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
答案:“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都指带有威胁、
欺骗、斗争意味的行为,文中这些词语都加引号表示突出强调,体现出作者对在社会调查中采用这些做法的不认同,并强调科学的社会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对方并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进行调查研究,承接第四段论述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两者的关系应是“充分合作”“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这些词语生动形象,与上文中的“秘密”“撒谎”等字眼风格一致,形象地阐明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的关系,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深入浅出。
微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指津
明确“五个方面”,做好句意理解题
1.析结构
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需要分析其结构,进而理解其含意。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再层
层推进。
2.抓关键
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其含意主要是通过一些关键词显现的。
我们只有把句子中关键词的含意分析透彻,才能推知全句乃至全
段的意思。
3.辨语境
一般来说,句子与句子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从辨析句间
关系入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特定含意。
4.论目的
重要句子往往有其表意目的,或表明全文主旨,或彰显文章
结构,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引出行文线索。对这些句子,还应从
其表意目的的角度发掘其含意。
5.明修辞
有些重要句子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对这些句子,可以从分
析修辞手法入手来透视其深层含意,有时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
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
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
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
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
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着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
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
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
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
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
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
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
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
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
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
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
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
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
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
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
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
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
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
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
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
一项是(
)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
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
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
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
改进。
剖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明确观点的重点在于“不是一劳
答案:D
永逸”,意在说明“传统建筑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变化”,然后要查找选项信息在原文中的信息源,再经过分析,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A、B、C三项的观点来自原文第一、二段,A项对应“它可能在达到……异常繁荣”,B项对应“就像所有活着……寻找自我”,C项对应“它现在的贫乏……拒之门外”,这三项都能支持题干观点。D项的观点来自原文第二段,通过“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这个比喻,强调“不能再对它(古典柱式)做进一步的改进”,与题干观点相悖。故选D。
考点二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指津
一、走好两步,解决筛选整合信息题
二、论述类文本比对信息“三个注意”
1.注意精读勾画
重点在于捕捉信息,并精准地读懂文本信息。阅读时要边读边圈点勾画主旨句、中心句、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以及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关键词句,从而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和信息点。
2.注意定位信息
通常第1题的选项内容能在文中找到比较明显的对应词句,只要标画出来即可。有些选项在原文的对应信息比较分散,不好定位,可采用先定位若干关键词,再定位对应信息区的方法。
3.注意比对判断
逐一比对选项和对应句,找到选项与原文内容的表述异同,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如果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则要看是语言形式改变了,还是语意改变了;二是要关注表示范围、数量、程度、速度、时态、模态(或然与必然)、先后、主次、因果的词语;三是多数选项往往对应上下文不同层次的几个句子,这时就要通过梳理文意进行综合判断。
典题示例
(2023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
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
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
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
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
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
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
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
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
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
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
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
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
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
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
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
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
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
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
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
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
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与此同时,文学批评是个人化
的,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
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
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
总之,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
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生着渐进性的变
化。
  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
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
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
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结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
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
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
立在此文学批评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任
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史
框架的要求为当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为
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际地、深入地进入文学世界,将其中
更丰富、更具体、更隐蔽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掘出来,争取别人
的理解和同情,从而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
(摘编自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框架以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代表一定时期
内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
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C.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学史形成冲击,从而促使文
学史发生渐进性变化。
D. 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
解,而不是文学史的结论。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表述
答案:B
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 由此可见,首先,文学研究者是对“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而不是“一致”的认识;其次,承认这个框架的合理性的是“文学史的编写者”,而不是“文学研究者”。故选B。
考点三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熟悉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三大设题角度
设题角度一 观点推断
解题指津
一、确认论点
确认论点,往往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 阐述
根据位置找 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中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在层层论述之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
心论点
分析论题找 论点 议论文总是按照特定的目的或要求对某种事理、观点或问题进行阐
述和论证,着重讲清是什么、为什么。读这样的议论文,先要明确
作者议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次,找出作者对所议论
问题的见解、主张,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再确定围绕中心论点,文
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每一个方面的中心句往往就是分论点
分析论据 找论点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
么,可以把握文章的论点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方法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文眼、关键句和中心句等语句通常在论述类文本的开头,或
在段落的起始、末尾。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
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阅读时,把握文章
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
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
态度
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方法:①正反对比。通过上下文来对
比两方或多方的观点,从而分析出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
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的关系,
需仔细辨析。
典题示例
(2021 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
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
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
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
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
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
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
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
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
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
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
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
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
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
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
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
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
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
网民都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
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
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
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
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
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
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
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
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
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
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
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
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
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
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
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
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
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
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
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
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

上去传播谣言。 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
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
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
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
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
生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
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
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
用。所谓“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
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
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
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
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
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
意识》)
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
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
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
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
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
力。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
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
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
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A 项是从立法和惩
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B 项讲的是网络基准
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C 项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
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故选 D。
答案:D
设题角度二 分析论证思路
解题指津
把握文章论证思路要做到“三看”
1.看开头部分
①引入话题:作者是如何引入话题的。②提出中心论点:作
者是否提出了中心论点,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③提出分论点:
作者在阐述中心论点时,是否提出了分论点。④过渡:作者是否
运用了过渡句,引出了论据。
2.看主体部分
①选择论据:作者引用了什么内容,充当什么论据。②确定
论证方法: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③选择论证角度:作者是
从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进行论证的。④深入剖析论据:作者举
出事实论据后,是否对论据进行了剖析说理。⑤追加比喻论证:
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还运用比喻论证对文
章的论点进行了阐述。⑥追加推理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
论证的基础上,是否通过推理对自己的论点再次进行了论证。
3.看结尾部分
①消除误解:作者在归纳总结前,是否强调了什么,以避免
读者误解论点,保证论证逻辑的严密。②总体归纳总结:作者是
否对前面的论证进行了总体上的归纳总结。③得出结论:作者在
归纳总结时,是否得出了什么结论或者发出了什么倡议。
典题示例
(2021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
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
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雕塑《拉奥孔》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
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
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
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
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
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
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
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
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
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
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
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
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
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
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
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
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
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
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
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
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
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
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
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
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
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
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
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
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
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
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
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吗?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
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
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
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
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
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
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
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
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
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
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
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
“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
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
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
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
《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
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
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
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
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
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
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
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
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
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一以莱
辛的著作引出观点“诗画不同质”,再详细论述了莱辛得出观点的
过程,即对史诗和雕像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表现的三点不同来增
强结论的说服力。接着,以作者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来阐述诗
画在时间和空间领域各有所长的观点,并针对诗画是否绝对不能描
写其擅长领域以外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即可。
通篇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式,通俗易懂。材料二以莱辛
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人的观点,又进一步论述莱辛的观点更为深刻,
重点论述绘画能表现的时间是“最小限度”“一刹那内”,并再
次引用中国古代的故事、诗歌来论证该观点,通过对中西艺术观
点的比较,突出了画作不能表现时间“后继”的特点。
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
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通过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先以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代提出的相似观点,然后进一步具体阐述莱辛的观点,并再次引用中国古代的故事、诗歌来证明其观点,通过中西艺术观点的比较,突出了画作不能表现时间“后继”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设题角度三 分析论证方法
解题指津
论证方法是指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方式,即论证过程中采
用的推理形式,它所解决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点”的问题。
分析文章论证方法要做到“两看”
1.看使用何种论证方法
以原文为依据,看选项对论证方法的认定是否正确。
2.看对论证方法所起作用的分析
着眼于原文,分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判断选项
对论证方法所起作用的分析是否正确。
典题示例
(2022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
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
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
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
《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
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
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
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
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
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
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
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
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
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
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
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
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
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
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
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
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
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
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
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
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
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
位官员从征伊犁,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
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
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
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
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
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
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
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
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
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
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
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
“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于文无
据。文章重在论述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视
角的特点和效果,虽然也有和西方定点透视视角的比较,但并没
有阐明孰优孰劣。B 项,“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错
误。由原文第二段“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
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可知,作者举“大闹快活林”
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
效应”这一观点。C 项,“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
存在着差别”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
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可知,作者举《阅微草堂笔记》
中的小故事是为了论证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故选 D。
答案:D
考点四 探究评价材料观点
解题指津
探究评价材料观点题答题技巧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探究点。
(1)题目要求探究什么?是辨析观点,分析启示、感悟,还是
做出评价?要审清探究点。
(2)要明确“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
的生活体验”等不同的要求。如“结合文本”主要侧重于从文本
材料中寻找依据,而“联系现实”则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
义,“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则要求在联系文本的基
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阐述。
第二步,明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对于辨析类探究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题干
合理地阐述理由。
第三步,遵循原则,陈述理由。
要遵循的原则:(1)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2)明辨是非,不
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3)要把观点放在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进
行分析、评价。
典题示例
(2021 年新高考Ⅰ卷)(文本见 P16“典题示例”)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
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
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
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
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
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手指
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
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
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符合
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
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
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答案:因为“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绘
画时,只能画出一瞬间的动作,“手挥五弦”这一瞬间动作是能
够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但因为“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
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故而尽管画家可以画出人物遥望鸿雁高飞
的情景,却无法表现其“送归鸿”的意境——目光绵延,须一直
送归鸿至消失于视野之中——画面无法表现该连续动作,所以说
“目送归鸿难”。
误区警示
(2023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
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
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
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
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
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
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
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
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
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
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
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
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
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
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
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
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
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
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
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
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
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
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
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
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
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
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
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
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
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
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
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
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
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
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
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
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
(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误区:曲解文意
示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
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
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
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
礼乐文化的信息。
D.“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
补史”研究路径不同。
误答: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生容易将原文第六段中“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争论不休”等内容,片面理解为与考古发现相比,文献记载不重要,从而将考古发现误以为是“证经补史”的本位。综合全文信息可知,“证经补史”是以传统文献记载为构建历史叙述的基本史料和主体框架,通过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文献记载的真伪,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而“考古写史”依托的是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和新材料,是以
正解:B
考古发现和考古学文化为构建历史叙述的基本史料和主体框架。二者研究路径有本质不同。选项D正确。B项错误。文中说的是“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文中只是说“超越了”“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并没有说就此证明其“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①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
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
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
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②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
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
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
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③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个漂亮的汤罐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得。”
④柏拉图虽然并没有找到什么是美的最后答案,但是,他在美学史上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美学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⑤第一,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
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
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
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
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
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
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
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却不是美的东西。
⑥第二,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
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西湖,
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
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
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
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
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⑦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
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
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
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
美的。
⑧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
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
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
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
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吗?你只能
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是某种固定的物质
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
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
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⑨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
问题。
B.美的概念需要根据各种各样美的东西来总结。
C.从美的本质看,漂亮小姐是美的,但她不是美本身。
D.美是矛盾的,某一种东西是美的,与之相反的东西就是
丑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D项错误。由原
答案:D
文“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可知,选项曲解文意。同时,D项将“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原文说的是“美的东西”“自相矛盾”。故选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人们容易判断身边的事物美不美,但对“美”
存在困惑,自然引出全文的中心话题——“什么是美”。
B.文章引用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谈话内容,是为了说明美
的东西不等同于美,要透过美的现象看美的本质。
C.文章从美的东西“具有独立性”“具有相对性”“具有矛
盾性”“具有固定的物质属性”四个方面对“美的东西不能等同
于美”作了进一步论述。
D.文章第⑥段使用了类比论证,论述并证明了美的东西随着
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D 项“文章第⑥段使用了类比论证”错误。第⑥段没有使用类比
论证,而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故选 D。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B.大海的美与西湖的美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C.在欣赏诗词时,可以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D.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 项“美的问题并不复杂”错误。从原文“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
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
当成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苏格拉底与希庇
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得。’”来看,
“美的问题并不复杂”不符合原文意思。C 项“可以用词的婉约
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错误。原文中“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
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故不可用词的婉约美去
衡量词的豪放美。D 项“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错误。从原文
“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
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来看,
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是固定的物质条件,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 B。
答案:B
4.简要概括第⑧段“味外之味”中的两个“味” 的不同意思。
解析:结合原文“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
  答案:第一个“味”指美的物质构成因素和物质条件,第二
个“味”指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是某种固定的……声外之声”理解,“味外之味”中的第一个“味”是指物质构成的具体条件以及具体因素,而第二个“味”突出的是美的东西以及美的根本属性之间的具体关联和普遍规律的认识。
5. 在古诗文复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草木葱茏,‘木欣欣以向荣’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荠麦青青’却让姜夔悲从中来。”乙同学说:“我觉得这两句古 诗文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两名同学的发言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甲同学的话对应了文中的“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木欣欣以向荣”写郊外草木自由生长,正是陶渊明辞官归隐、随性自在的审美意趣的写照,所以它在陶渊明心中是美的;“荠麦青青”的草木葱茏之处乃是昔日十分繁华的扬州,这在感慨家国因遭受重创而萧条不振的姜夔眼中,就是昔盛今衰,所以他才会悲从中来。②乙同学的话对应了文中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木欣欣以向荣”是美景,令我们读来不禁为生命的蓬勃而欣喜;“荠麦青青”表达的是昔盛今衰的萧条,我们读来不觉也伤感顿生。“蓬勃”与“萧条”,“欣喜”与“伤感”看似矛盾,却都符合诗歌的美。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演练
一、(2023 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
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
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
己的脚趾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
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
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
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
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 年,在中国
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
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
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
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
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
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
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
要花费一番工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
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
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
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
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
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
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
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
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
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
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
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
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
仑的化学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