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39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39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09: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3张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命题探究
考向分析 近三年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共有5道题,涉及“文言断句”“文言实词(文化常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含主观简答题)”和“文言翻译”四个考点,文言虚词、句式等考点隐含在“文言翻译”中考查
1.选材范围相对扩大:文言文的出题范围跳出了以往的二十四史这个长期默认的范围,向外延伸。2021年新高考Ⅰ卷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021年新高考Ⅱ卷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2022年新高考Ⅰ卷选自《战国策·魏策三》,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自《东观汉记》;2023年新高考Ⅰ卷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2023年新高考Ⅱ卷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续表)
考向分析 2.“内”“外”兼顾初见端倪: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虽然出自课外,但根在课本。2022年新高考卷的设题表现了这个新苗头。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文化常识的出题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所给课外选文,而是“内”“外”兼顾,将材料“为赵蔽”中的“蔽”字与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中的“蔽”字的含义加以比较,和课文联系更紧密;2023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在文言实词这一考点上也分别与课文《兼爱》和《桃花源记》联系考查
3.考查形式更加灵活:2022年新高考稳中有变,如2022年Ⅰ卷不再是单纯地考查文化常识,而是与文言实词混合考查,Ⅱ卷不仅考查了“衔枚”
“车驾”两个文化常识,还考查了“差强人意”和“尊重”两个词。经过上一年的过渡,2023年新高考不再考查文化常识,而代之以文言实词,而且“文言断句”改为在答题卡上涂黑答案标号
(续表)
题型分布 近三年新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型稳定,其中“文言断句”“文言实词(文化常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三个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21年、2022年、2023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均沿袭这三个考点,其中“文言断句”题型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其余两个题型不变。“文言翻译”和主观简答题则一直采用主观题型,一直未变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
高考演练
一、(2023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
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
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
.
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
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
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
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
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
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
材料二:
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
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
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
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
.
. .
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
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
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
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
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
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
. .
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
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释】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
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
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
世孙。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
不给分。
不似哉?
解析:参见本书 P140“典题示例一”。
答案:CEG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
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
“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
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
之辞”并不一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
力。B 项表述有误。“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
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故选 B。
答案:B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
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
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
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
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
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
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
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
识短浅,不明大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世人”“常
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说法错
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
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
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
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的人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
选项的说法扩大了范围。故选 C。
答案:C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
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骄
侮”,高傲轻慢;“唯”,副词,只有;“先”,动词,以……
为先、放在前面。(2)“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
仔细考察;“信”,真实。
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
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
与否。
5.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的
“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
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
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
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
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
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
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
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
此表达意见。
. .
. .
. . .
二、(2022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
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
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
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
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
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
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
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
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
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
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解析:参见本书 P140“典题示例二”。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
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
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
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
个国家的边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 项“与……‘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王之蔽”的
“蔽”是蒙蔽的意思,这里指受蒙蔽,二者不同。故选 C。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
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
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
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
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
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
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的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
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
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孟尝
君……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错误。由文中“王曰:‘寡
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故选 A。
答案: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岁”,年;“熟”,有收成,丰收;“行”,跋涉;“助”,
援助;“奈何”,怎么办。(2)“折节”,屈服于别人;“以”,
把;“与”,送给;“去”,离开。
答案:(1)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
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
(2)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
国,秦国一定会撤兵。
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
不同?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
考生需要分析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的语言,分析其中所用的技
巧。如孟尝君游说赵王时先说“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意思是
说“我向您借兵是对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国的存在对于赵国的
价值,魏、赵两国的军队势力没有太大悬殊,而现在魏国的处境却
不如赵国,是因为魏国是赵国西边的屏障,挡住了来自秦国的威胁,
一旦魏国被灭,赵国就“与强秦为界”,由此可见魏国存在的价
值,这是用存魏的好处来打动对方。而孟尝君游说燕王的时候说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用魏国灭亡之后给燕国带来的威胁引起燕王的重视,一旦魏国
“折节割地”,之后会集合四国之力来攻打燕国,这是用亡魏的
坏处“恫吓”燕王。
答案:①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
②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
【知识储备】
一、高考中几种常见文言文体的阅读概要
1.古代人物传记
(1)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功过和精神。
(2)抓次要人物——从侧面了解主要人物。
(3)抓记述人物的方法——总结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精神。
2.古代议论性散文
(1)辨题识体,明确写作目的。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3)把握结构,理清逻辑思路。
3.古代游记散文
游记散文离不开景物描写,更离不开抒情。体会游记散文借
景抒情的特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1)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联想抒情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四类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
1.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
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
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比如:(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
征收。(4)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
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
交往。(7)劾:①判罪;②揭发罪状。(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
触犯;②入罪,定罪。(9)短:陷害,进谗言,说别人坏话。
(10)党:袒护,偏袒,包庇。
2.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职的变动特别是明显带有主观情绪的降职和升职的词,往
往是我们推断主人公行为、翻译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与人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
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
梗、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
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行、德、
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
4.与科考、学校相关的常用词语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等。
三、关注四类文言实词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就较常见,在以单音节词为主的
文言文中则更为普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语的多种义项,是学好
文言文的关键。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
1.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
义。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
道路”。
2.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
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如: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
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二)通假字
所谓“通假”,就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的字
通用和假借的现象。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
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胡乱代替,因为通
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要注重平时积累。
类型 释义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
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
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①失其所与,不知
.
知:同“智”,明智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材:同“才”,才干
通假字的分类如下:
类型 释义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
义毫不相干的字,在古代
有时也可以借代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蚤:同“早”,早一些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同“背”,违背
(续表)
类型 释义 示例(解释加点的词)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
意义,后为区分,另造一
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
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①至莫夜月明
.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受:同“授”,传授
(续表)
注:常见通假字分类辑录见本书配套资料《制胜锦囊》。
(三)古今异义
从文言到白话,大多数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古今词义
的演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外延的扩大。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
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如“好”,古代专指女子相貌好看,
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
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包括以下三类:
(1)词义程度的减弱。如“购”,古义是“重金购求、悬赏”,
今指一般的购买。
(2)词义范围的缩小。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今专
指女子的配偶。
(3)词义义项的减少。如“迁”,古代常用义项有“迁移”
“转变”“调任”“升职”“贬谪”“流放”,现在只剩下“迁
移”“转变”这两个义项。
3.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现象分为以下几种: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
泪”,今义一般作“鼻涕”讲。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如“勤”,古义是“辛
苦”,与“逸”相对;今义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如“慢”,古
义是“怠慢”的意思;今指“速度缓慢”,与“快”相对。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转移。如“牺牲”,古
义指祭祀时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属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正义
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属动词。
4.词义感彩的变化
词义感彩的变化包括以下几种:
(1)褒义词变为贬义词。如“爪牙”,原指“勇士”“武将”,
现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
(2)贬义词变为褒义词。如“锻炼”,古代除有“冶炼锻造”
之意外,还有“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今义的“锻炼”,
一般可视为褒义词。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谤”,古义指“议论、
批评他人过失”,今义的“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却大多是两个词,
意义往往相差很大,如“祖父”“妻子”等。
注: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辑录见本书配套资料《制胜锦囊》。
(四)偏义复词
在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或相反的单
音节语素构成,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起陪衬作用,它所表示
的意义虚化甚至消失了,整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语素承担,这样
的词就叫偏义复词。
类型 示例
意义
相近 ①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巷”是街道,“陌”是田间小路。在句中,“陌”只起陪
衬作用)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国
. .
家”只有“国”的意义,“家”只起陪衬作用)
类型 示例
意义
相对 ①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 .
②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
. .
(句中偏指“姥”“兄”,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意义
相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只表示“亡”的意义)
. .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只表示“入”的意思)
. .
(续表)
四、关注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句子中某一个词语临时改变词性,充当
了另一种词的现象。
1.名词的活用
(1)作状语。
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的情况很普遍,直接修饰、限
制动词谓语,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对
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表示动作、
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等。
(2)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的意思,其特点是必
带宾语。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
的,活用后,它们所表示的语义也不完全相同。
①徐孺下(使……放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使……为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
记·项羽本纪》)
.
.
(3)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
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以……为鉴)之。(《阿房宫赋》)
②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
.
(4)作动词。
在文言文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被用作动词,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没有消
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道(取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
.
2.动词的活用
(1)作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
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烛之武退秦师》)
②追亡 [逃跑(的军队)]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
.
(2)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中,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
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
为。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
多属使动用法。
①烛之武退(使……退却)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②吞二周而亡(使……灭亡)诸侯。(《过秦论》)
.
.
(3)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的
“为”字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当“给、替”讲,表示给(或“替”)
宾语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人;二是
当“为了”讲,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这种
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物。
①祭祀必祝(为……祈祷)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后人哀(为……而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
.
(4)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以……(宾语)为……(该活用动词)”的意思。
①乐(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且庸人尚羞(以……为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
列传》)
.
.
3.形容词的活用
(1)作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
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词
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 .
①共其乏困(缺乏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天下之美(美景)为尽在己。(《秋水》)
.
(2)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不是使动或意动用
法,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 .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变小变弱)也。(《过秦论》)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
.
(3)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
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假舆马者,非利(使……快)足也。(《劝学》)
②以弱(使……弱、削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
.
(4)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
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
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①而耻(以……为耻)学于师。(《师说》)
②成以其小,劣(认为……低劣)之。(《促织》)
.
.
4.数词的活用
(1)作动词。
在句子中有谓语的语法作用。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
(2)作形容词。
有谓语的语法作用。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专一)也。(《劝学》)
.
.
(3)作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有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①而或长烟一(全、都)空。(《岳阳楼记》)
②一(一旦)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
.
(4)意动用法。
用在名词之前,有“把……(名词)看作……”“认为(名
词)……”的意思。
故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
亭集序》)
.
考点一 文言断句
解题指津
几种常见的文言断句方法
1.标志断句法
标志一 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
文言文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
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
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断句。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
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标志二 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一
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断开,后面“曰”的
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把主语省略。
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
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
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
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俄而
标志三 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
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
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
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
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
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
与、何如、奈何
(续表)
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感叹词——一般可在其
前后断开 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
连词——在它们前后一
般不断句(“而”表转折
且后面为一个较长或总
领的句子时,“而”字前
面要断开) 以、于、为、而、则
(续表)
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
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
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
岂、岂非
复音虚词——需保持完
整,不能断开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
孰若、足以、何以、然则
(续表)
2.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文言固定结构的种类及形式,只要熟记,即可在断句时成为很好
的“帮手” 。
示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剖析:这几句是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借
助句式我们就可以轻松断句。
注: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参见本书配套资料《制胜
锦囊》。
方法总结
三步骤解答主观断句题
解答主观断句题,要确保“不读破句,保持局部句意的完整
性和连贯性”。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可以遵循以下三步来解题:
第一步,找出动词。
第二步,依据动词确立句子大意和人物关系。将人物关系确
定下来,就可以依据动词把需要断句的句子直白地“意译”出来。
第三步,确认断句。基于这段直白而准确的认识,选择必须
断句的位置。先在动词附近找,一定要确保不能“破句”。
两步排除法判定正确断句项
第一步,分组。找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将四个
选项两两分组,相同点多者为一组。
第二步,排除。排除有明显错误的一组;在剩余选项中,依
据所掌握的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可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找
准动词,借助虚词,根据对话标志来进行排除。
典题示例
一、(2023 年新高考Ⅰ卷)(文本见 P132“高考演练”)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
不给分。
不似哉?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A 处之前是一个独
立名词,此处不可断。B 处若断句,整个句意不完整,也不可断。
C 处断句保持了韩非子书中对孔子的描述,确保了一个独立的意
思,此处应当断句。D 处在动词“引”之后,若要在动词后断句
则要确认动词对象(宾语)省略且表达完整意思,但该处的“引”显
然没有讲清楚“引述什么”,意思不完整,不可断开。E 处之前形
成一个连贯语句“引以为张本”,有动词,有宾语,说韩非子在
书中将孔子称善这件事引述为一个材料。该处需要断句。F 处
“然”与“后”若分开,表述转折,如果不分开表示顺承,根据
接下去的动词“难”可以推断,韩非子书中是先引述孔子的言论,
接着再提出非难,所以这里是顺承关系,因此,不应断开。G 处
之前已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然后难之”,接着指出其错误
加以责难。根据保持句子完整性的原则,此处应当断句,确保分
句的独立性。最后是 H 处,“岂有”的“有”应当接上具体内容,
否则句子不完整,因此该处不应断句,要与最后形成衔接,传递
完整意思。因此,正确答案应是C、E、G 三处断句。
答案:CEG
二、(2022 年新高考Ⅰ卷)(文本见 P133“高考演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
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魏歃盟于秦”是
状语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 A、D 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此……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
不能断开,排除 B。故选 C。
答案:C
误区警示
误区 1:词语不清,不懂词义
示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
误答: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分析:因不明“与”的意义造成错误。一个词除有其本义之
外,还有语法意义。示例中的“与肉”的“与”是连词。因此,
“箪食”和“与肉”不能断开。“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
当“给予”讲。整句话意为:让他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箪粮食
和肉,放在口袋中送给他。
正解: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误区 2:识记不牢,不晓句式
对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理解
不透,掌握不牢。
误答:FHO
分析:例句中“睦人伦”与“兴治纲”内容并列,都是动宾
结构,句式对称,应在中间断开,故应在 E、H 处断句。误答在F
处断开,明显属于句式不明。“失之本而求之末”是表假设条件
的句子,“不可得也”是结果,应在中间断开,即在 O 处断句。
故应在EHO处断句。整句话意为: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
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
正解:EHO
误区 3:知识欠缺,不知名物制度
误答:DIM
分析: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职官、科举、宗法、
称谓、避讳等典章制度和行文习惯。“今琅邪践阼”中,“今”是
状语,“琅邪”是主语,“践阼”为谓语动词,意思是即位、登基,
此处独立成句,故应在 E 处断开。误答在 D 处断开,属于古代文
化知识欠缺。“如孺子何”是一个疑问句,“如……何”表疑问,
故应在 I 处断开。“社稷宗庙将其危乎”中,“社稷宗庙”连用,
表示句子主语,“将其危乎”作修饰副词及谓语成分,可于主语
后断开,添加逗号,故应在 M 处断开。整句话意为:如今琅邪王
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恐怕要危险了!
正解:EIM
[题型对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敢. 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
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也”为句末语气
助词,故在“也”后停顿;“至大至刚”是句子谓语,主语承前
省“其”,故在“刚”后停顿;“而”为连词,连接“以直养”
和“无害”,联系紧密,句意完整,因此,在“害”后停顿。故
在 D、H、N 三处断句。
答案:DHN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
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
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
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
连岁灾蝗,寇盗蜂起。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
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B.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
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C.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
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D.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
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中的虚词“而”
表转折,应划分到后句,故排除 B、D 两项。“而兄伯升好侠养
士”,主谓之间不能断开,“略通大义”中“略”修饰“通”,
不应分开,排除 C 项。故选 A。
答案:A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
解题指津
(一)立足教材,广泛涉猎
(1)从语文教材中积累。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常
识,课文注释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托。
(2)从相关学科中积累。如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
常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3)从课外资料中积累。如在做模拟试卷时,要及时梳理并识
记其中包含的古代文化常识。
(二)分门别类,科学梳理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
人物和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
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
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
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
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1)一线串珠法。不计其数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
珍珠,如果有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就能使其系统化。这根线可
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如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人物
称谓,可以以人物姓名为一条线,串起人物的字、号、谥号、特
殊称谓等全部称谓。如李白的称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2)归类联想法。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要进行必要的归类联想,
即由一点展开相似或相反的相关联想。如识记科举制度相关知识
点时,可以联想到汉代实行察举征辟制,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
明朝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
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具体内容参见本书配套资料《制胜锦囊》中“文言文相关文化常
识”)
典题示例
(2021 年新高考Ⅰ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的题。
. .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 .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
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
. .
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
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
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
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
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 .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
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
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
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
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
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
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
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
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
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
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
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
关的各种急务。
剖析:D 项,“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
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故选 D。
答案:D
误区警示
误区:不会分析,随意选择
(2021 年新高考Ⅱ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题目。
. .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
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
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
. .
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
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 .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
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
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
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
. .
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
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
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
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
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
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
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
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
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
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
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
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
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
重镇,为兵家所重。
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
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队,文中是
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D.传檄,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
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误答:A
剖析:C 项,“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错误。从原文来
看,“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这里的“部曲”是指祖逖的私
家军队。故选 C。
正解:C
[题型对练二]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
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
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解析:B 项“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错
误。姻亲,是指由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配偶本身除外。故选B。
答案:B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拾遗,官名。我国古代有尚左的传统,一切以左为尊。
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那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
丞,皆以左官为上。
B.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C.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称“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
“内相”之称,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职掌不尽相同。
D.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
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解析:A 项“一切以左为尊”错误。周、秦、汉时,以右
为尊,元代也以右为尊。故选 A。
答案:A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客,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
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C.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总是把端饭
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词表示夫妻
相敬。其中“案”指书案。
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
音级。
解析:C 项“‘案’指书案”错误。“案”并不指书案,而
是指端饭的托盘。故选 C。
答案:C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
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服除,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制规定父母去世,均要
守丧,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
者则需停职守丧。
D.擢,指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
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
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D 项错误。“除”“拜”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
指任命官职。故选 D。
答案:D
考点三 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
微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一词多义
解题指津
巧借本义,语境敲定
1.巧借本义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
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
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
③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
2.紧扣语境推敲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
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
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语境
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①句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妇人
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孔
子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
故“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②句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
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
吗?”故“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典题示例
下列加点词与“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中的“会”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剖析:A 项“会”是“会见”的意思。B 项“会”与例句中
的“会”都是“恰逢”的意思。C 项“会”是“必定”的意思。
D 项“会”是“会面、见面”的意思。
答案:B
[题型对练三]
)
1.下列对加点词“度”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B 项“度”是“态度、风度”的意思。故选 B。
答案:B
2.下列对加点词“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C 项“道”是名词,“传统、风尚”的意思。故选 C。
答案:C
3.下列对加点词“固”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C 项“固”是“坚固、牢固”的意思。
答案:C
二、通假字
解题指津
本义不通,考虑通假
一个字,依照它本身的含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无论如何也
解释不通时,可考虑为通假字。通假条件导图如下:
注: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推断通假字,都须结合语境,推测
该字的含义。
典题示例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曹刿论战》)
⑤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
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⑧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
A.①③④⑦
B.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⑥
剖析:①中“反”同“返”;②中“受”同“授”;③~⑥
中都没有通假字;⑦中“闵”同“悯”;⑧中“辩”同“辨”。
答案:D
[题型对练三]
4.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云销雨霁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召有司案图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击沛公于坐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倔起阡陌之中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其乏困
“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销 消 消散 (2)案 按
审察,察看
突出
(3)坐
(5)共
座 座位 (4)倔 崛
供 供给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A 项中“要”同“邀”,邀请。
答案:A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解析:A项中“涂”同“途”,道路。C项中“郤”同“隙”,
隔阂,嫌怨。D项中“孰”同“熟”,仔细。故选B。
答案:B
三、古今异义词
解题指津
存同求异,区分单双
典题示例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剖析:D 项,“响应”,回声相应,比喻用言语行动表示赞
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A 项,“东道主”,古义指东方道路
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B 项,“不行”,古义
指不会走路;今义义项较多,主要指“不可以”。C项,“行李”,
古义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D
[题型对练三]
)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解析:D 项“自毙”古今同义,意为“自取灭亡”。A 项
“今人”古义是“现在有人”,今义是“现在的人”。B 项“开
张”古义是“扩大”,今义是“店铺开业”。C 项“口语”古义
是“说话”,今义是“口头语言”。故选 D。
答案:D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D 项“奔驰”古今同义,意为“很快地跑”。A 项
“发”古义是“毛,指草木”,今义是“头发”。B 项“其次”
古义是“它的旁边”,今义是“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
C 项“成立”古义是“成人自立”,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
备成功,开始存在”。故选 D。
答案:D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B项“劳苦”古今同义,意为“劳累辛苦”。A项“行
李”古义是“出使的人”,今义是“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C 项“不能”古义是“没有能力的人”,今义表否定。D 项“养
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是“保养身体”。故选 B。
答案:B
四、偏义复词
解题指津
关注构成,语境确定
判断偏义复词,一要关注其构成,两个词的意义相对或相近;
二要看语境,两个词中只有一个适合语境,另一个只作衬字。
典题示例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 .
. .
. .
. .
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②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
师表》)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④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 .
. .
. .
⑤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⑦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⑦
剖析:③中“作息”偏指“作”;⑤中“休祲”偏指“祲”;
⑥中“异同”偏指“异”;⑦中“父兄”偏指“兄”。
答案:B
[题型对练三]
10.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
(1)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①偏义复词: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偏义复词: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复词: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父母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②弟兄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2)国家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3)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
1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解析:A 项“开合”意在“开”,“合”是衬字。B 项“去
来”意在“去”,“来”是衬字。C项“去留”意在“去”,“留”
是衬字。D 项“否”,坏运气,“泰”,好运气,不是偏义复词。
故选 D。
答案:D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解析:A、B、C 三项都是并列结构,在语境中具有实在意义。
故选 D。
答案:D
【小结】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
本身的语言环境;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示例: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屈原)出则接遇宾
客,应对诸侯。
剖析:①句中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
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因此“应”可解释为“随着、和
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
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
.
示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
上下贯通。
剖析:根据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
以推断出“人的作为”“人为因素”的意思。
. .
2.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
格,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
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剖析:从句式结构来看,①句属于对仗,“忠”和“贤”相
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
“以”同义,故“以”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中前后
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忧劳”和“逸豫”在同一位置,“忧劳”
的意思是“忧思劳苦”,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乐”。
3.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
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示例: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剖析:此句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戴”与“腰”
相对,“戴”为动词,“腰”也为动词,是“腰佩”之意。
.
4.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
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们的词性,
进而推知它们的意义。
示例: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剖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那么
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
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
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
故“信”为“信誉”之意。
.
.
.
5.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凭借所积累
的基本实词,或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
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1)联想课文语句。
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要善于归纳总结课本上学过的词语
的意义和用法,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典型语句,
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法等了
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
进行比照推断。
示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实词 课文例句 解释 课文篇目
A 拔 拔三川之地
. 攻取 《谏逐客书》
B 附 荆州之民附操
.
者,逼兵势耳 归附 《赤壁之战》
C 乘 乘彼垝垣
. 登上 《诗经·氓》
D 北 追亡逐北
. 溃败(的军队) 《过秦论》
剖析:以上四句中加点的实词,皆可在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同
或相近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C
(2)联想成语推断。
诸多成语源自文言文,其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
古汉语的特点,可借助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
的词义。
示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剖析:此句中的“速”,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
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
6.借助字形推断
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
推断。
示例: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剖析:①句中的“组”以“纟”为偏旁,可知词义和绳索有
关,前面有“系(捆绑)燕父子”,由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
“绳索”。②句中的“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
“斤”在古汉语里是“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
再结合前面“分”“离”这些词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
思为“分开”。
.
.
7.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
生义。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剖析:“南面”,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
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
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
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
用的是古代的意义。
误区警示
误区 1:不辨活用
示例:(2023 年北京卷)(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下列对句中
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误答:C 将 A 项中的“广”错误地理解为“宽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
力。A 项“广”,形容词作动词,使……广,开拓。故选 A。
正解:A
误区 2:不辨古今
示例:(2022 年浙江卷)(取材于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对下
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误答:D 认为“劝”不能等同于“勉励”。
分析:“憾”的古义为“怨恨”。由于考生对古今异义积累
不够,以今释古翻译成今义“遗憾”。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
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唯有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正解:C
误区 3:不辨通假
示例:(2021 年浙江卷)(取材于蔡襄《答谢景山书》)对下列句
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误答:D 将 A 项中的“唱”错误地理解为“称道,赞扬”。
分析:“特唱于人”中的“唱”根据上下文推测,若理解为
“称道,赞扬”意思就不通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想到通假字,
“唱”通“倡”,倡导。
正解:A
.
微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六种技巧
1.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
上下文,根据文意解题。
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剖析:文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那
里兴起”。
.
2.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
示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剖析:“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是副词,
即“难道”。
.
3.标志识别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以某些虚词为标志,若能记住教材中学过
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
常见的文言虚词: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
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
等。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
“因为这”;“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或东西)”;
“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
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4.词语替代法
答题时先判断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虚
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
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示例:①过于荆,至江上。②苛政猛于虎。
剖析:②出自课本,我们比较熟悉,“苛政”与“虎”之间
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比……更……”的意思,用
“比”代替②句中的“于”,句子通顺,语意不变;但将“比”
代替①句中的“于”,显然讲不通,该句中的“于”是“从”的
意思。如果是选相同的项,该项即可排除。
.
.
5.位置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示例1:“也”,在句末为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
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示例2:“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
“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语气);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
“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
期望、祈使语气),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6.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
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
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示例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
剖析:“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
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
示例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剖析:“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
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中的
“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
典题示例
(2023 年北京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贵 廉
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
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
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
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
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
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
究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
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
.
.
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
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
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
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
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相守选举不以实及
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
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
【注释】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②相守:诸侯
国相、郡守。③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④“不肩好货”句:
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
⑤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
力。A 项,代词,代指“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结构助词,
的。B 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 项,都是连词,就。D 项,
介词,到;介词,比。故选 C。
答案:C
误区警示
误区 1:不明概念,答非所问
示例:下列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
项是(
)
误答:C
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无法分开讲的,因为虚词的意义
是由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在具
体语境中的意思。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在现代
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数助词在文言文中起一些结构
上的作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
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什么作用。A 项的“而”表
达承接的意义,B、C、D 三项的“而”都是表达修饰的意义。
正解:A
误区 2:不懂句意,不辨用法
)
示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误答:B
分析:本题考查四个虚词“则”“于”“而”“以”,不能辨
析这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A 项,两个
“则”都是连词,表承接,就。B 项,第一个“于”,介词,比;
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C 项,第一个“而”,
连词,表因果;第二个“而”,连词,表假设。D项,第一个“以”,
介词,在;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
正解:A
[题型对练四]
一、解释以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
)
)
)
)
)
1.觉今是而昨非(
2.或五十步而后止(
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6.夫列子御风而行(
7.言而不信(
)
答案:1.连词,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2.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然后”“就”,或不译。
3.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
4.连词,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
5.代词,你们的。
6.连词,表修饰关系,译为“着”“地”,或不译。
7.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二)何
)
)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然则何时而乐耶(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答案:1.疑问代词,为什么。
2.疑问代词,什么。
3.疑问副词,怎么。
4.副词,表程度,多么。
(三)乎
)
1.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儿寒乎?欲食乎(
)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
4.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答案:1.语气助词,表反问。
2.语气词,表疑问。
3.语气词,表揣测。
4.语气词,表感叹。
5.介词,相当于“于”。
6.助词,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四)乃
)
1.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
)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答案:1.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2.连词,表转折,竟然、却。
3.连词,第一个“乃”表顺承,于是、就;第二个“乃”表
范围,仅仅。
4.连词,表条件或前提,才。
5.副词,表判断,就是、是。
6.代词,你的。
(五)其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
)
3.怀其璧,从径道亡(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
)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
)
)
)
7.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0.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1.其无知,悲不几时(
)
1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
13.则或咎其欲出者(
1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答案:1.代词,表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译为“他们的”。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
3.指示代词,那。
4.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5.连词,表选择关系,两个或三个“其”连用,译为“是……
是……还是……”。
6.副词,表揣测语气,恐怕、大概。
7.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8.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9.代词,他的。
10.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11.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12.副词,何其,表感叹语气,多么。
13.指示代词,那些。
14.代词,其中的。
(六)且
)
)
)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示赵弱且怯也(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不出,火且尽(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
答案:1.连词,表递进关系,况且,而且。
2.连词,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又”。
3.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
4.副词,将、将要。
5.副词,姑且、暂且。
6.连词,表转折关系,反而、却。
(七)若
)
)
)
)
)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答案:1.动词,类似、相同。
2.动词,比得上。
3.连词,如果。
4.代词,若,你;若属,你们这类人。
5.副词,乃、才。
6.助词,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相当于“然”。
(八)所
)
)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
答案:1.句中的“所”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
“……的地方”。
2.句中“为……所”表被动。
3.“所以”构成的复音虚词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手段或条件,译
为“用来……的(方法、方式等)”。
(九)为
)
)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君家妇难为(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
)
)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10.慎勿为妇死(
11.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
答案:1.两个“为”均为动词,当作。
2.动词,做、当。
3.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动词,出。
4.动词,做、雕刻。
5.动词,治理。
6.第一个“为”,动词,治理;第二个“为”,介词,表被
动,被。
7.介词,替。
8.前两个“为”,是;后一个“为”,语气助词,表反诘语气。
9.连词,表原因,因为。
10.介词,表原因,为了。
11.介词,对、向。
(十)焉
)
)
)
)
1.焉用亡郑以陪邻(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5.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
)
)
8.而人之所罕至焉(
9.犹且从师而问焉(
10.且焉置土石(
)
答案:1.疑问副词,为什么。
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
3.语气助词,表感叹。
4.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句中助词,表示停顿。
6.兼词,于之,在这里、从这里。
7.兼词,于之,比这个。
8.代词,那里。
9.代词,相当于“之”。
10.疑问代词,哪里。
(十一)也
)
)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也?(
)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答案:1.助词,用在句子末尾,表判断语气。
2.助词,表感叹语气。
3.助词,表疑问语气。
4.助词,表反问语气。
5.助词,用在句子中间,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十二)以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
)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
)
7.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8.斧斤以时入山林(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0.木欣欣以向荣(
)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答案:1.介词,凭借……的身份。
2.动词,认为。
3.介词,用。
4.动词,率领。
5.两个“以”均为介词,因为。
6.连词,表原因,因为。
7.介词,在。
8.介词,按照。
9.连词,表并列,并且。
10.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相当于“而”。
11.连词,表目的,来。
注:“以”,作介词的“因为”和作连词的“因为”有区别。
作介词时,“以”和后面的名词性短语构成状语,修饰同一个句
子里的动词;作连词时,“以”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间是因
果关系。
(十三)因
)
)
)
)
1.我欲因之梦吴越(
2.蒙故业,因遗策(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
)
7.于今无会因(
8.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答案:1.介词,根据。
2.动词,沿袭、继承。
3.介词,凭借。
4.介词,趁、趁着。
5.介词,通过、经由。
6.动词,继、接着。
7.名词,机会、因缘。
8.介词,顺着。
(十四)于
)
)
)
1.徘徊于斗牛之间(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
)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
9.燕王欲结于君(
)
答案:1.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在。
2.介词,前一个“于”,从;后一个“于”,表比较,比。
3.介词,在……方面。
4.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于人”是“在别人(看来)”的意
思。
5.介词,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表被动,被。
6.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向。
7.介词,表被动,被。
8.介词,至。
9.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和。
(十五)与
)
1.唯求则非邦也与(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3.与尔三矢(
)
)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
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7.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答案:1.同“欤”,语气助词,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
2.介词,替。
3.动词,给。
4.动词,结交。
5.动词,赞同。
6.动词,亲附。
7.介词,和。
(十六)则
)
)
)
)
)
1.此则寡人之罪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欲速则不达(
)
答案:1.副词,表判断,就是、是。
2.两个“则”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3.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却。
4.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5.连词,前后两句中出现“则”,表并列(对比)关系,可译为
“就”。
6.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反倒。
(十七)者
1.而记游者甚众(
)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此三者,吾遗恨也(
5.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6.陈涉者,阳城人也(
)
)
)
)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
答案:1.代词,……的人。
2.代词,……的土地。
3.助词,表疑问。
4.代词,用在数词后面,译为“种情况”。
5.代词,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
6.语气助词,用在判断句中,起提示和停顿的作用,引出后面
的判断,不译。
7.语气助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
8.用在定语后置句中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的”。
9.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语气。
(十八)之
)
)
)
)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5.悟已往之不谏(
)
)
)
)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答案:1.动词,到。
2.代词,前一个“之”指代秦国,后一个“之”指代赂秦者。
3.指示代词,这。
4.结构助词,的。
5.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6.衬音助词,无实义。
7.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8.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9.代词,我。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解析:A 项,副词,“才”;连词,“于是”。B 项,都为
副词,“于是”。C 项,都为代词,“他的”。D 项,都为介词,
“用”。故选 A。
答案:A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
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
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
生第一,文名籍甚。
.
.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
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
道监察御史。
(选自王士禛《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项,代词,“他的”;副词,表示商量的语气,“还
是”。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C项,都是介词,
“因为”。D 项,动词,“担任”;介词,“替”。故选C。
答案:C
微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特殊句式
解题指津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
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省
略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具体内容参见本书配套资料《制胜
锦囊》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典题示例
)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蔺相如者,赵人也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汝是大家子
剖析:B 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具告以事
C.请辞于军
B.急于星火
D.常在于险远
剖析:D 项是常式句,A、B、C 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D
[题型对练五]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解析:C项“于”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示被动。故选C。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补充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解析:A项省略“沛公”。C 项省略“为乐”。D 项省略
“以”。故选 B。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莲,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C 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故选 C。
答案:C
二、词类活用
解题指津
在常态下,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状语、定语、
谓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非常态的位置上,就
要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
主语和宾
语位置 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
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为词类活用。如“盖其又深,则其至
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
在主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
谓语位置 谓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目”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递眼色”。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黄”
(续表)
状语位置 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作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动词“事”的修饰语,即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
典题示例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剖析:A 项是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B 项是数词作动
词,统一。C 项是形容词作动词,变秃。D 项是形容词作动词,
照明。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剖析:A 项是动词作名词,流水。B 项是名词作动词,南飞。
C 项是名词作动词,成为王。D 项是名词作动词,南行。
答案:A
[题型对练五]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解析:A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深昏暗的地方”。B 项,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C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可
喜的事”。D 项,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故选 D。
答案:D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解析:A 项,名词用作动词,“弹琴”。B 项,名词用作动
词,“打鱼砍柴”。C 项,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D 项,
为动用法,“为……办丧事”。故选 D。
答案:D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惊姜氏
B.木直中绳, 以为轮
C.以污辱先人
D.《齐谐》者,志怪者也
.
.
.
.
解析:A 项,使动用法,“使……受惊”。B 项,使动用法,
“使……弯曲”。C 项,使动用法,“使……受辱”。D 项,形
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故选 D。
答案:D
微考点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题指津
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诀”
1.留(保留法)
  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
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以及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直接
保留。
示例:(2021 年全国甲卷)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
事,宣许之。(《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剖析:“玉帛”“单于”分别为器物名、称号,需保留。
2.删(删减法)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
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
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
复词中的虚指成分等。
示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剖析:“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不用翻译。
3.调(调序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如主谓倒装、宾语
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
示例:(2021 年全国乙卷)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
忍小忿而存大信也。(《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剖析:“复断之以法”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调整语序为
“以法复断之”,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4.换(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在翻译时,应换这
些古语为今语,将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
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词语加以替换。
示例:(2022 年全国乙卷)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
其士众何?”(《说苑·贵德》)
剖析:“克”“召”“问”都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习惯
为双音节词“攻克”“召见”“询问”。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
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如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
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省略句中应补充的
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示例:(2022 年浙江卷)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选自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
剖析:“将”前省略了主语,译时补出,译为“人们”。
典题示例
(2023 年全国甲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
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
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
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
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
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
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
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
“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
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
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微伺刺史
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
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复他察,
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
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
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
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
“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
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
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
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
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
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