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3 第9课 古代的商贸、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学生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师教学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建立新知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感悟生活中处处皆历史。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专题要求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选必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的内容,聚焦于商路对于物质和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商路不仅是物质交换之路,也是科技文化传播与交流之路。紧随其后的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则是主要讲述了近代历史的商贸与文化交流。与第9课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互有补充。第9课侧重介绍古代的商贸与文化交流,时段主体在 1500年之前,重点围绕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与文化互动;第10课内容的时段主体在1500年之后,重点说明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两课虽内容各异,但重点相同。重点一是商贸通道,重点二是商品交换引发的文化交流。第9课有三个子目: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第一子目介绍了狭义上的丝绸之路,也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汉代张骞凿空,唐朝后期因为战争、政治中心转移等缘故地位逐渐下降;第二子目介绍了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广义上的其他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路。第三子目详细讲述了丝绸之路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作用。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授课面向高二学生,高二学段学生已进行了纲要上下的学习,对于丝绸之路有一定了解,因此侧重对于丝绸之路商路的价值领悟,对于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即可。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对中外历史文化有自己的认知。授课时,应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自主建构知识,体悟中外文化差异和历史流动中的变与不变。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运用史料科学分析理解丝绸之路兴衰演变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能够运用时间轴梳理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历程,清楚古代四大重要商路的大致路线图。(时空观念)3.能够结合多种史料论证丝绸之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价值。(史料实证)4.能够感悟丝路承载的文化底蕴,学会以古鉴今,领会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并对世界文化保持开放包容态度。(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在物质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西南丝绸之路的茶马贸易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9课 古代的商贸、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国 西方 丝绸之路(陆上、草原、西南、海上) 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带一路”引入新课。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一带一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基础,联通中国、中亚、欧洲各地,加强了区域合作。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骆驼和马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两种动物形象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标志。今天,我们就从丝路上的“马”和“骆驼”来认识古代商路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激发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政治印象 (一)关于汗血宝马的故事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上汉朝与大宛之间关于马匹的故事,回顾纲要上所学的汉朝管理西域的措施,思考张骞出使西域的政治外交意义。(二)驼铃与船帆的转换:从陆路到海路运用诗词等文学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文学素养,认识到随着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中心的东移并逐渐东北移,东南地区的海路,即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中叶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了解影响丝路兴衰演变的原因。 回忆思考汉朝管理西域的相关史实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 运用历史情境类史料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学生阅读史料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了解丝绸之路上关于“马”和“骆驼”的故事,理解丝绸之路的政治价值;运用诗词等文学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文学素养,体悟文学背后的折射的历史,了解影响丝路兴衰演变的原因。
二、商贸印象 (一)陆上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1.出示图片汉佉二体钱,提问汉佉二体钱的样式反映了什么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西域出土的货币上的马纹和骆驼纹反映了马和骆驼在商业贸易的重要地位。2.出示《汉简》和《全唐诗》等文献史料,让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外交之路,外国使臣来华交流朝贡,西域诸国通过商路派遣使者将骆驼进贡给汉王朝。除了骆驼外,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也被引进中国。3.通过汉唐骆驼塑像的变化,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是现实的反映。对比汉朝骆驼作为一种朝贡货物,唐朝骆驼更多承担的是代步工具的角色。骆驼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有了明确的精神含义,人们把它和对外交往、交通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骆驼作为丝绸之路的象征。(二)西南丝路的茶马贸易1.通过地图介绍四条丝绸之路和西南丝路的茶马贸易的渊源。2.出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各朝代管理茶马贸易的措施。思考为什么历代政府如此重视?茶马贸易给政府和西南少数民族带来怎样的影响? 1.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2.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3.解读地图所含信息,指出西南丝路的特点。 组织学生阅读史料进行个人思考和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学会以小见大,认识到经济与文化的互动;理解商路在促进民族交往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印象 ((一)西游记中的白龙马通过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形象切入该部分,出示玄奘取经路线图和相关材料,提问玄奘取经路线与哪条路线有相似之处?为什么马在取经陆上如此重要?出示材料,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取经的是“白龙马“?思考形象设计背后的原因。(二)中西文化交流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体现在哪些方面?1.1. 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2.阅读教材,总结概括 1.运用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让学生领悟文学形象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产物,树立唯物史观。
课堂小结 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总结该课。丝绸之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碍,消解着地理与文化的藩篱,连接起不同洲际与文明,并将古代中国推向世界。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丝路文化所承载的内涵已超越“路”的地理范畴。我们在回望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应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以广阔的文化胸怀、坚实的文化自信为后盾,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对话,共建包容多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挖掘丝绸之路关于马和骆驼的元素,从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三方面进行教学,力图让学生领悟到丝绸之路上凝聚的中外文化荟萃以及源远流长。本人由于水平有限,认为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每个教学环节都想从马和骆驼相关素材入手,忽略了其他一些教材内容的讲授,有待改进;二是问题设置较简单,层次性和逻辑性有待提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