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6: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4课,本课共分四个子目:“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概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涉及古今中外文化传承的多项内容,需要结合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情况加以讲述,知识庞杂,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文化传承的载体,按照逻辑顺序对教材重新整合,分为“文化传承的大众化”“文化传承的经典化”“文化传承的公益化”三个子目,介绍学校、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传承载体,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与教育、文博事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已经学习了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具体成就,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前五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但是对于文化传承的途径和载体,以及文化传承的意义还缺乏相应的理性认识。如何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认识文化传承与教育、出版、文博事业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理清文化载体的历史沿革,将学校、书籍、图书馆、博物馆等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结合相关史实,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载体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运用唯物史观,强化时空观念,注重史料分析,重视历史解释,增强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总体目标: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2.能通过史料研读,将学校、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发展置于特定时空背景之下进行分析,理解它们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3.能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学校、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等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其与文化传承的历史关系,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家国情怀)。4.能学会运用史料,以历史文献解读历史,运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史料、学习聚焦等,让历史说话,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校、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等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博物馆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新时代应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视频(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合作探究、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文化传承的大众化印刷书的诞生——文化传承的经典化图书馆的成长、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文化传承的公益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一份东莞图书馆读者的留言导入新课2020年6月25日,一份东莞图书馆读者的留言,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留言的主人公是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由于疫情的影响,他工作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他打算返乡。图书馆是他在东莞除了工厂、出租屋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 引起人们思考的是:书籍、图书馆的魅力何在?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小型的避难所;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模样。 观看课件。 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文化传承的大众化——学校教育 (一)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官学——西周:“学在官府”;西汉:设立中央太学、设地方官学;西晋:设立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私学——春秋:私学产生;唐朝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两宋:设书院产生和发展。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归纳中国古代教育的作用。材料1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体系化、制度化。作用:①政治:为政府培养了人才,巩固了统治;有利于科举制的发展。②文化: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有利于古代典籍的传承;有利于儒学的传承。2、近代:近代教育——北京大学:戊戌维新时兴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清华大学: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1912年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全国高水平的大学。留学教育——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补充)。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留学生赴美。甲午战后:出现留学日本热潮。新文化运动时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20世纪20中期以后:留苏热潮。改革开放后:欧美为主,自费、双向(补充)。【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材料2 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其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京师大学堂“参访外国教育,以建设新教育”,要求从时务出发,深入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它不单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与船坚炮利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学术以变法维新,来挽救中国,使中国走向自强。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一个世纪前的教改成果》材料3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为封建官僚统治集团和地主阶级的子弟设置的……因为封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各级官吏,以便统治广大人民。 ——熊明安《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分析,古代——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近代——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3、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6-1966年: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1995年: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二)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1、古代(希腊)——最初学校;分科教育;柏拉图学园。2、中世纪——教会大学,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公元1088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3、近代以来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美国——逐渐世俗化、商业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小组合作】通过分析上述所学,结合当时中西的社会现状,进一步思考何谓“大学精神”?材料4 大学商业化尽管给大学带来了具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在大学学术标准,学术自由,大学声望以及民众信任等方面的无形影响,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疏忽,人们看到并且颂扬大学商业化带来的显性价值,却忽视了商业化可能带来的使大学丧失自己独有文化个性的隐性影响。——梅伟惠《美国大学商业化现象及其启示》材料5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史实。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史实。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史实。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小组谈论合作,归纳出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实,分析历史材料,让学生利用史料理解学校教育对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总结在特定历史时空的作用,在培养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整合史实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填写与记忆,而是发现与思考的过程,从比较中发现、从推理中思辨。因此,这里史料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以比较的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整合——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两方面将史料加以整合比较,进而得出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也从学术化中分离出商业化的倾向,面对商业化倾向在世界范围内的泛化,商业化与学术化在大学办学理念中的角逐日益激烈,追求怎样的大学精神成为高校办学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想引领。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个问题,也是自己面对高考为什么学习的一次考量。
二、文化传承的经典化——印刷书 (一)印刷书的出现世界——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2016年7月14日,埃及博物馆举办特展,首次展出一批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此次展出的纸莎草文献由埃及和法国科学家2013年在红海边发现,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胡夫法老时期的作品,距今4500余年,由圣书体和僧侣体写成,是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二)印刷书的发展造纸业,印刷术。公元前2世纪植物纤维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唐朝雕版印刷品;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三)印刷书的意义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印刷书诞生)。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材料6 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激发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7 培根说“知识即权力”,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掌握知识传播渠道的人才真正拥有权力,早在中世纪,教士的权力来自对《圣经》的解读权。然而谷登堡印刷术出现后,大众能够自行解读《圣经》,教士权力受到挑战。材料8 如果说一个字写下来会产生某种危险性,那么印刷出来的字就会有百倍的危险。有人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印刷术会带来危险,例如亨利八世,他的星室法庭就被授权查禁书籍。……戴维·里斯曼说过,在印刷术的世界里,信息是思想的火药,所以审查者们才需要穿着肃穆的长袍来熄灭点燃的炸药。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历史纵横” 翻译书籍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思考点】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①从技术层面而言,印刷书的出现是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的象征意义的事件,进一步推动报纸、杂志的普及。②从文化普及而言,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回忆。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所学,归纳梳理书籍的发展及意义。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印刷书这一目教材内容比较清晰,我在设计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于与自己形影相随的书籍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如果问书籍的技术支撑有哪些?能否准确理解其内涵并准确细化则是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了,这一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过程。
三、文化传承的公益化——图书馆 博物馆 (一)图书馆的成长1、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西方——古代: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中世纪: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对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也随之兴起。近代: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之外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中国——官方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私家藏书: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出现的原因。材料9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材料10 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材料11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 ——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外来示范: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 理念转变:传播藏书公开的新理念。时代特点: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变革的推动。2、图书馆的作用保存古籍: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文献开发: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好利用。如今,图书馆更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培养人才: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服务公众: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二)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1、西方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公元前29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1683年,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18 世纪建立,同属于世界级四大博物馆。2、中国博物馆晚清:1868年,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决定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1960年改为中国历史博物馆。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1950年改为“国立南京博物院”,现为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新中国:1959年建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问题探究】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总结博物馆特征及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该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公益性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把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确定活动主题。特征:公众性、公益性、服务性、非盈利。作用:①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②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③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图书馆的基本史实。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知道,了解,感悟,思考古今中外博物馆的基本史实。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构建知识体系。感受中国文化传承,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史观,正确运用唯物史观也是高中历史学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上层建筑中的思想文化与政治理念又是交相呼应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或是影响时,要正确运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全方位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对于世界而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坚定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勇于承担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铸中华之魂,实现中华文化的灿烂和辉煌。
课堂小结 文化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话题,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在今天,我们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承古萌新、继往开来,让传统文化的未来更加历久弥新,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课堂小结的目标定位于课堂内容的整合凝练及主题升华。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教学环节的衔接比较自然,比较完整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评价也随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等得到了检测和升华。探究问题通过学生梳理知识框架、阅读分析课件材料和教材图文引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在梳理完学校发展的历程之后,教师引出古代中国教育与近代中国教育的比较。通过梳理近代各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引入今天我们大学建设的精神追寻等等。但这堂课在第一次授课时也有一些不足, 那就是忽视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学内容较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相对明显,学生没有充分的感悟历史学习的过程,总感觉还没有从文化传承的海洋里出来,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重难点内容的取舍。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