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第一课时)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答案】D
【解析】A、书写化学方程式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故A说法正确;
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故B说法正确;
C、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正确;
D、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标气体符号,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配平时不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B.在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中,“点燃”不可改成“△”
C.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的“↑”应当去掉
【答案】C
【解析】A、化学方程式配平时不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加热,在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中,“点燃”不可改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读作: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的“↑”应当去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 B.4Fe+3O22Fe3O4
C.3Fe+2O2Fe3O4 D.3Fe+2O2=Fe3O4
【答案】C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C。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3O22SO2 B.2H2O22H2↑+O2↑
C.2P+5O22P2O5 D.Fe+CuSO4=FeSO4+Cu
【答案】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正确。
故选D。
5.“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甲酸(常温下为液体)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叙述,甲酸(常温下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则方程式是;
故选D。
6.配平下列方程式:
(1) Al+ H2SO4═Al2(SO4)3+ H2↑
(2) Mg+O2 MgO
(3)Fe+ HCl═FeCl2+H2↑
(4)CH4+ O2 CO2+ H2O
【答案】(1) 2 3 3
(2) 2 2
(3)2
(4) 2 1 2
【解析】(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Al2(SO4)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Al、H2SO4、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3。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O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Mg、Mg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HCl的化学计量数为2。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2。
7.以下是从某同学化学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方程式。
A.
B.
C.
D.
E.
F.
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空白处:
(1)“↑”使用不当的是 ;
(2)未配平的是 ;
(3)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
(4)化学式写错的是 。
【答案】(1)C
(2)A
(3)BD/DB
(4)F
【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
C、该化学方程式中“↑”使用不当,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
E、该化学方程式正确;
F、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写错,正确的方程式为:2Mg+O22MgO;
【解析】(1)由分析可知,“↑”使用不当的是C;
(2)由分析可知,未配平的是A;
(3)由分析可知,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BD;
(4)由分析可知,化学式写错的是F。
8.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甲是CO、乙是CO2、丙是CH3OH、丁是H2O。
A、转化①是CO与O2反应生成C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正确;
B、转化②是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H2O,化学方程式为,则乙(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B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整个转化过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CO、CO2、H2O,共3种,C选项正确;
D、甲(CO)、乙(CO2)、丙(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因此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是依次减小,D选项错误。
故选:D。
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B.此反应产生了一种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H2O+2SO2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化氢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硫,期中反应后的一个氧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据此解题。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生成的物质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有毒污染空气,选项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 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3,选项错误;
D、 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项正确;
故选:C。
10.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 CO2+H2CH2O2 化合反应
【解析】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2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11.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小船”对接“大站”圆满成功。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得到碳酸锂(Li2CO3)和水(LiOH和Li2CO3均溶于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CO2+2LiOH=Li2CO3+H2O
【解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锂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2LiOH=Li2CO3+H2O。
12.宏微结合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如图微观模型图回答: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 (填“是”或“否”)发生改变。
【答案】 2SO2+O22SO3 化合反应 是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SO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所以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是发生改变。
13.中国化学家使用H2和CO2经催化产生高附加值的有机物,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的化学式是C6H6
B.该合成过程中CO是中间产物
C.合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D.通过调节原料气中CO2和H2的质量比,控制物质甲或乙的产量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一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故则化学式为C6H6,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I催化下生成水和一氧化碳,生成的一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II催化下生成甲或者乙,则该合成过程中CO是中间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合成甲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C4H10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符合题意;
D、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通过调节原料气中CO2和H2的质量比,控制物质甲或乙的产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CO2+N2
C.该反应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D.在上述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答案】A
【解析】A、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二氧化碳和氮气无毒,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2CO+2NO2CO2+N2,错误;
C、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对于特定的反应,有特定的催化剂,错误
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O和NO,生成物为CO2和N2,共有三种氧化物,错误。
故选A。
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D常用于医疗急救,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B为黑色固体,E为暗紫色固体,H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转化方向,一表示能够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O2
(2)分解反应
(3)
(4)
【分析】D常用于医疗急救,则D为氧气,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B为黑色固体,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B为二氧化锰、C为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E为暗紫色固体,且E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和F,则E为高锰酸钾、F为锰酸钾,氧气与G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则G可以是硫、H为二氧化硫,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解析】(1)由分析可知,D为氧气,化学式为O2,故填:O2;
(2)反应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反应②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反应③为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共16张PPT)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和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红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Fe3O4
点燃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引燃铁丝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思考讨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
1. 要体现客观事实
4Fe + 3O2 2Fe2O3
点燃
4Fe + O2 Fe3O4
点燃
2.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物不对,应该是Fe3O4
等号两边的原子数不相等
Fe
O2
+
Fe3O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为例
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
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式子两边用一条短线连接
书写
原则
第①步 写
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Fe
O2
+
Fe3O4
3
2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为例
第②步 配
加热≠点燃≠高温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为例
第③步 注
加热
01
02
点燃
03
高温
04
通电
用“ △ ”符号代替
不能用燃烧来代替
在600℃以上
不等同于电解
标注反应条件
① 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就不需注“↑”号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 + O2 CO2
点燃
标注生成物状态
②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生成物则不需注“↓”号
Fe + CuSO4 = Cu + FeSO4
CO2+ Ca(OH)2 = CaCO3 + H2O
↓
3Fe
2O2
+
Fe3O4
点 燃
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等号两遍原子数和院子种类)
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标注是否准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为例
第④步 查
P + O2 —— P2O5
(技巧:一般以复杂化学式,右下角数字大的作起点)
(1)求最小公倍数: 2×5=10
(2)求化学计量数:
P + 5O2 —— 2P2O5
(3)配平其它化学计量数。
4
三、配平方法
1. 最小公倍数法
(1) Fe + O2 Fe3O4
(2) KClO3 KCl + O2
2 2 3
3 2 1
1. 最小公倍数法
三、配平方法
C2H2 + O2 CO2 + H2O
1
(2)先暂定分数,再去分母
C2H2 + O2 CO2 + H2O
配平顺序:C、H、O
2
技巧:(1)把最为复杂的物质的计量数设为1
1
2
5
4
2
2. 设一法
三、配平方法
(1) C2H4 + O2 CO2 + H2O
(2) C2H5OH + O2 CO2 + H2O
1 3 2 2
1 3 2 3
2. 设一法
三、配平方法
3
3
2
1 4 3 4
1 y x y
1
3. 观察法
三、配平方
1. 配平时不得更改化学式下标!
2. 化学计量数必须化成最简整数比!
三、配平方法
课堂总结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第一课时)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表示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配平时不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B.在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中,“点燃”不可改成“△”
C.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的“↑”应当去掉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 B.4Fe+3O22Fe3O4
C.3Fe+2O2Fe3O4 D.3Fe+2O2=Fe3O4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3O22SO2 B.2H2O22H2↑+O2↑
C.2P+5O22P2O5 D.Fe+CuSO4=FeSO4+Cu
5.“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甲酸(常温下为液体)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6.配平下列方程式:
(1) Al+ H2SO4═Al2(SO4)3+ H2↑
(2) Mg+O2 MgO
(3)Fe+ HCl═FeCl2+H2↑
(4)CH4+ O2 CO2+ H2O
7.以下是从某同学化学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方程式。
A.
B.
C.
D.
E.
F.
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空白处:
(1)“↑”使用不当的是 ;
(2)未配平的是 ;
(3)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 ;
(4)化学式写错的是 。
8.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B.此反应产生了一种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
C.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H2O+2SO2
10.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11.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小船”对接“大站”圆满成功。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得到碳酸锂(Li2CO3)和水(LiOH和Li2CO3均溶于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宏微结合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如图微观模型图回答: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 (填“是”或“否”)发生改变。
13.中国化学家使用H2和CO2经催化产生高附加值的有机物,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的化学式是C6H6
B.该合成过程中CO是中间产物
C.合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D.通过调节原料气中CO2和H2的质量比,控制物质甲或乙的产量
14.汽车尾气中的两种有害气体在催化剂和受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将两种有害气体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CO2+N2
C.该反应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D.在上述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D常用于医疗急救,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B为黑色固体,E为暗紫色固体,H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转化方向,一表示能够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