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7: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丝绸之路的标志:马与骆驼
选必3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马与骆驼:丝路印象
华东师范大学 肖晓娜
一、政治印象:干戈玉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史记·大宛列传》
“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
——《汉书·武帝纪》
汗血宝马
汉宛之战
【思考】为什么汉武帝知道大宛有汗血马?西域都护府是什么时候设立的?汉武帝为了加强西域管理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政治印象:干戈玉帛
西域都护府
一、政治印象:干戈玉帛
【思考】为何张骞通西域被视为“凿空”之举?
图 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一、政治印象:驼铃与船帆的转换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朔风惊瘴海,雾雨破南荒。巨舶通蕃国,孤云远帝乡。”
——宋·张俞《广州》
【思考】结合所学,两首诗分别指的是哪条商道的贸易景象?唐朝到宋朝商道的转移背后反映了什么史实?什么影响了丝路的兴衰?
影响因素:国家动乱,政治和经济重心,商品结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
二、商贸印象:陆上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
汉佉二体钱是公元1—3世纪在新疆和田地区打制的一种地方货币。因为币面有一马形图案,又称“和田马钱”。 汉佉二体钱呈饼状,圆形无孔,无周廓,中央为一匹马或一峰骆驼,作站立状或行走状,马形图案者居多。大型者正面中央为马的团,周围为一圈佉卢文,是一种颂词,大意是“大王、王中之王、伟大者……(某一位国王的名字)”。背面有六个汉字,篆书,为“铜钱重廿四铢”之意。直径约2.5~3.3厘米,重8克~15克之间。
【思考】汉佉二体钱的样式反映了什么现象?
二、商贸印象:陆上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
材料1
材料2
“天马衔来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唐)鲍防:《杂感》
【思考】《敦煌悬泉汉简》和《全唐诗》属于什么史料?材料反映了什么?
“大宛贵人乌莫塞献橐(tuó)他一匹,黄,乘,须两耳,絜一丈,死县(悬)泉置……”
“乌孙、莎车王使者四人,贵人十七,献橐佗六匹,阳赐记□ (A)”。
“□守府卒人,安远侯遣比胥健……者六十四人,献马二匹,橐他十匹, 私马。□名藉(籍)畜财财物(A)”。
——前揭《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二、商贸印象:陆上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
汉代文物骆驼并不常见,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没有任何装饰,比较写实。汉代的骆驼形象显得有些稚拙特别是蹄子,与同时期塑像、画像上的马蹄无异,反倒与骆驼差距很大……到了唐代,唐墓中随葬骆驼数量剧增,有些是作为一般动物出现在各种类型的墓葬之中。北朝出现的驮载物品的骆驼到唐更为流行,驮载物品的内容更多,骆驼的两侧挂有货袋、丝束、免皮、长颈瓶、胡瓶、扁壶、织物、毛秘等等……这种造型选择无声地进述着丝绸之路上的生活状态。骆驼、货物及其人物的紧密结合,进一步附加、升华了它们的精神含义,使这组文物凝聚了人与自然抗争、艰苦创业的情怀。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思考】材料中所说的汉唐骆驼塑像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对比汉朝骆驼,唐朝骆驼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商贸印象:西南丝路的茶马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二、商贸印象:西南丝路的茶马贸易
图1 西南丝绸之路路线图
图2 茶马古道路线图
【思考】西南丝路有什么特点?它与茶马古道有何相似之处?
二、商贸印象:西南丝路的茶马贸易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唐人封演 《封氏闻见记》卷六
“唐朝在边关设有专区用以双方交易,唐中后期,多次与回鹘进行以茶易马的交易,交易的马数量达万匹。”
——丁文《中国古代茶叶经济与丝绸之路》
南宋绍兴七年,榷茶司、买马兼牧司合为一司,名“都大提举茶马司”,其职责为“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茶马古道线路兴替:基于官办茶马贸易的考察》
明太祖时,为规范茶马贸易,曾制定金牌信符制,将四十一面金牌发放到藏边等少数民族部落中,作为进行合法茶马贸易的官方凭证。
——《明代茶马贸易与边政探析》
(1)归纳各朝代管理茶马贸易的措施。
(2)为什么历代政府如此重视?
(3)茶马贸易给政府和西南少数民族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文化印象:西游记中的白龙马
【思考】玄奘取经路线与哪条路线有相似之处?
三、文化印象:西游记中的白龙马
三、文化印象:西游记中的白龙马
在取经出发时即乘马,瓜州时所乘之马死去,不久后又贸易得马一匹; 玉门关外,策杖西行时出现胡翁换马; 路经高昌,高昌王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 经过屈支,屈支王给手力、驼马; 取经返回时,“时唯七僧并雇人等有 二十余,象一头、骡十头、马四匹。” 达于自境,“得鞍乘已,放于阗使人 及驼马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材料:
【思考】材料反映了玄奘西行中马的作用,为什么马如此重要?
三、文化印象:西游记中的白龙马
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教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胡人 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 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洛阳伽蓝记》卷四
除了龙形火神的神话原型,西游故事的流衍与佛教 声息相通。小说一百回白龙马因“驮负圣僧来西,驮负圣 经去东”加升正果,封为八部天龙马。“天龙八部”是佛教 中常见护法神,又名“龙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众” 等。
——《佛典、话本与<西游记>关系揭橥——以白龙马形象为例》
【思考】为什么取经的是“白龙马“?这个形象设计背后有什么故事?
【活动】阅读教材,结合所学,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体现在哪些方面?
科技交流
物种交流
宗教
艺术
语言文字、民族交融等……
三、文化印象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