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汉代大象图画的艺术特点
临沂吴白庄汉墓画像石 驱象图
登封少室东阙 牵马驯象图
南阳英庄汉墓画像石 胡人驯象图
从大象壁画的演变窥探: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选择性必修三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九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核心概念
丝绸之路、“凿空”、草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关键问题
1.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的条件?
2.丝绸之路的特点与影响?
3.结合历史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 有何价值?
壹
大象壁画
演变之源
——丝绸之路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安阳殷墟 嵌绿松石象牙杯
湖南醴陵 商代青铜象尊
三星堆 驮人象鼻神兽
在上古乃至商周时期,中国为产象之地。
殷墟、三星堆、金沙遗址均有象牙制品的发现,湖南醴陵出土有商代青铜象尊,均可证明华夏族对大象艺术形象的塑造已构成其重要的艺术传统。
汉以前大象元素艺术特点:
单一的动物塑像传统,组成某种特定的涵义。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名词解释
丝绸之路
1.概念:
狭义的丝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广义的丝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材料1:《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半枚蚕茧,成为当时能借以证明丝绸起源于中国的“唯一实物凭证”。
材料2:“……已经沿着如今被称为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路线开展丝绸贸易”。“更早的估计则明确,在4000年前,中国的丝绸便传到了欧洲。”因此,丝绸之路也是亚非欧各国人民在长远历史进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多条连接几大文明和人文交流之路。
——傅梦孜《对古代丝绸之路源起、演变的再考察》
2.开辟条件: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
(2)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材料一 《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材料二 夏县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半枚蚕茧,成为当时能借以证明丝绸起源于中国的“唯一实物凭证”
材料 建元三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出使。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流畅,贸易大盛。后来印度佛教输入,就是取到西域的。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品质为后人所传颂。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3.张骞通西域
背景
(1)东西交往的需要:
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联通欧亚大陆的商路。
(2)中国丝织业的发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张骞通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丝绸之路”出土的丝织品
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后辗转抵达大月氏。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汇报。
(3)经过:
(4)影响:
①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推动民族交融。
②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是丝绸之路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
③促进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④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材料1: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2:
“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裴駰《史记集解》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的举动是“凿空”?
一方面,丝绸之路贸易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已存在、但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而且断断续续,不大为世人所知。因此司马迁等中国古代学者将张骞通西域视为开辟道路的创举,称其为“凿空”。
另一方面,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其前后的丝绸之路交通和贸易,无论在规模、稳定性还是影响力等方面,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唐朝全盛时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通往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达波斯湾。
发展受阻
4.陆上丝绸之路的演变
1、发展:
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2、衰落: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3、演变的过程:
两汉时期:兴起;
隋唐时期:繁荣(陆上转海上)唐以后以海路为主;
宋元时期:转变(海上兴盛);
明清时期:衰落。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临沂吴白庄汉墓画像石 驱象图
登封少室东阙 牵马驯象图
汉代大象图像艺术风格的变化:
一方面继承了商周以来的艺术传统;另一方面,大象与人物图像的组合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动物塑像传统,组成某种特定的涵义。其中,胡人占据了很高的比例。汉代工匠进行汉画像创作时,有意将胡人同大象联系在一起,这在商周时期的艺术中是没有的。
原因
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国人所接触到的中亚或南亚人善于驯象的习俗。“胡人骑象”这一题材也同其他艺术母题一样,沿着“贵霜-西域-汉王朝”丝绸之路东传至广袤的汉地,并最终融入汉代艺术的洪流之中。
【合作探究】据材料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起源早,历史悠久;
2.路线多,覆盖面广;
3.重经济,互利互惠。
4.先以陆路为主,后以海路为主。
5.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6.注重平等贸易、和平相处。
7.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朝贡体制逐渐形成。
材料二
:
贰
大象壁画
演变之路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其他商路
“草原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
“海上丝绸之路”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名词解释
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
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作用: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3)特点:
全方位、文化传播速度快、多样性、复杂性。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名词解释】西南丝绸之路
——茶马互市
1、开通:
(1)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
(2)兴衰:兴起于夏商,汉武帝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隋唐鼎盛,宋明衰落,主要贸易以茶马为主。
2、作用:
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材料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Yuandu,即古印度)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合作探究】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提示:
(1)计划:
从蜀郡经过印度到大夏的第二条道路。
(2)原因:
①身毒国(古印度)物产丰富,地势气候适合生活;
②距离蜀地较近;条件不是非常险恶,可以避开匈奴与天险,达到沟通西域的目的。
③交通方便又无干扰。
④从西南地区建立与中亚国家的(大宛大夏月氏身毒和安息)联系,扩大政治影响,彻底孤立匈奴;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示意
名词解释
海上丝绸之路
1.含义: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发展:
(1)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2)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
(3)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3.作用:
①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③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叁
大象壁画
演变之质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大象壁画演变之质
材料:751年,唐玄宗派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在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与阿拉伯军队激战,唐军溃败。怛逻斯战役意外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四大发明”最早传出的是造纸术,而造纸术的传出与怛逻斯战役有着直接的关系。唐帝国此役战败,共计一万余唐兵成为战俘,其中包括大量会造纸的工匠。不久后外部世界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就出现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
13世纪,印刷术从西域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 国
西
方
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四大发明等
科技交流之路
(一)物质和技术交流
1.西传——中国向西方传播:
①丝绸: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与冶铁: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科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④瓷器: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⑤茶叶:茶叶也大量从海路向西销售,引发了西方的饮茶风气。
大象壁画演变之质
材料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到中国来到,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一)物质和技术交流
2.东入——西方向中国传播:
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国,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西方
中国
葡萄
棉花
胡瓜
胡葱
胡桃
良种马
香料
玻璃
宝石
苜蓿
大象壁画演变之质
天水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中医药(炼丹术)等知识
宗教、杂技、魔术、音乐、舞蹈等
中 国
西
方
(二)精神文化交流
1、东入——向中国传播:
①佛教的传入及影响:
佛教在汉代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②其他宗教的传入:
西亚的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欧洲的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③艺术的传入:
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2、西传——向西方传播:
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大象壁画演变之质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从出现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进程。它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途的一个个亚欧文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断地发生剧烈碰撞、最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丝绸之路是复数形式:奴隶之路、霸权之路、白银之路、西欧之路、帝国之路、战争之路、技术之路,这样的章节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
——[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影响:
(1)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①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物质文化生活;
②沟通了东西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西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了欧亚大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认知和文化交融,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2)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农作物、畜牧品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的物质生活;
②文化:佛教、基督教以及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艺术等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
③社会生活: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扩大了食物来源。
【探究】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谈谈今天的“一带一路”有何价值?
(1)对中国:
①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带一路 六大经济走廊分布示意
(2)对世界:
①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②有利于各国消除分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课堂小结
从大象壁画的演变窥探: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大象壁画演变之源
古代商路上的
中西文化交流
大象壁画演变之路
大象壁画演变之质
丝绸之路
张骞凿空西域
欧亚大陆其他
重要商路
“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物质和技术交流
思想文化交流
丝路精神的传承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