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18: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课标要求】
1. 通过了解近代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 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殖民时代的文化碰撞与新生
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美国
独立战争
时空史观
美国联邦宪法颁布
拿破仑战争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775年 1783年 1787年 1803年 1815年 1825 1830年 1840年 1848 1889年
波兰起义
鸦片战争
巴西合众国成立
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政治的诉求
中国学习西方以求自强
德意志革命
时 空 坐 标
欧洲白人
黑人
印第安人
“三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从孤立到多元的美洲文化
材料一:清教是美国文明的“源头”,在美国思想中的角色是主导性的。在早期,狭义上的美国主流文化,指盎格鲁-撤克逊血统 (特指英格兰后裔)白人的新教文化,它从殖民时期起便成为美国社会运行的主导逻辑。后来,主流群体又新增来自欧洲的英语使用者、天主教和犹太教徒,但有色人种除外。
——摘编自韩志华《美国主流文化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1、美国文化
(1) 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
思考:美国主流文化从英格兰的新教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的表现?
表现:
①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②语言:美式英语
③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印第安和黑人的因素
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
⑤共同意识:美利坚人
文化局限: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五月花号公约》
材料二:美国人是第一个幸返地避开了专制统治的民族,实现了“多数人的和平统治”——民主共和制;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其中,白人高高在上,印第安人和黑人被视为劣等种族,处境恶劣。
——张茗《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1、美国文化
(2) 独立战争后:美国政治文化形成
思考: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新特征的表现?
表现:
①政治文化:联邦制共和国和权力制衡原则。
②文化符号:自由女神像
③文化局限: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
美国社会撕裂的根源
材料三: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与含义
2、拉丁美洲文化
(1) 独立战争前: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
思考:独立战争前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的表现?
表现:
国名 秘鲁 墨西哥 阿根廷 哥伦比亚 玻利维亚
起源 印第安语 印第安语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
含义 玉米之仓 太阳神 白银 哥伦布之国 玻利瓦尔之国
①政治: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②语言: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③族群:种族融合,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④文化: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文化符号之一
偏远地区保留了印第安人的文化传统
西属拉美殖民地社会阶层示意图
材料四: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美一体化》
2、拉丁美洲文化
(2) 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文化的政治文化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玻利瓦尔们为实现“拉美一体化”做出了哪些努力?
①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独立运动的浪潮席卷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建立了15个共和国。
②追求法治、自由:颁布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 及印第安人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③形成独裁权力: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2、请分小组谈一谈玻利瓦尔“拉美一体化”的思想为什么没有实现?
政治:拉美分别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语言和习俗不同
经济:封建的种植园经济,是各地区的封建割据、军阀独裁的经济根源
地理:南美洲山地高原多、平原少,加之热带雨林丛生,割裂了美洲的地理环境。
革命思想:支持拉美一体化的革命者较少。
现实:独立战争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从一国到多国的欧洲民主
这两幅画创作于1814年,版画一中拿破仓被动物化成一头野心勃勃的狮子,保王党人揭露其真面目,为将他合法消灭铺路。
版画二中拿破仑正在给罗马王(拿破仑儿子)吹泡泡(最大的泡泡写着伟大的帝国,其它泡泡上写着荷兰、西班牙、那不勒斯、罗马、波兰等)。
拿破仑何以呈现两种不同的面孔?
1、拿破仑战争冲击欧洲社会秩序
材料五:右图漫画《从高处向低处跌落》创作于拿破仑被放逐厄尔巴岛期间的1815年。拿破仑垮台了,各种仇恨的利剑从四面八方射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独裁者……画面中,拿破仑脚踩高跷,横跨欧陆,但是由于跨度过大,导致高跷折断,拿破仑最终从高处摔下来。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世界历史》
思考:“各种仇恨的利剑从四面八方射向”拿破仑的原因?
①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庞大的拿破仑帝国
②拿破仑废除封建贵族特权;
③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
④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引起当地人的不满。
原因:
拿破仑帝国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的欧洲
封建专制统治
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普遍政治诉求
封建王权
四分五裂
王国分裂
被占领
封建王权
封建王权
2、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表现?
1.俄国“十二月党人”(1825年)
2.波兰民族起义(1830年)
3. 普鲁士废除农奴制改革
4.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反对封建专制和农奴制
争取民族独立
争取统一的独立国家
实质:
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材料六 俄国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普希金(1799-1837)笔下拿破仑的三幅截然不同的面孔(节选)【人间的灾星】《皇村回忆》(注:创作于1814年)评判拿破仑的视角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夜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化为灰烬。”
【伟大的人物】《拿破仑》(创作于1821年拿破仑离世之后)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那个伟大的人已然逝去/……而你将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芒/是他给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奇异的过客】《英雄》(注:创作于1830年)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考察拿破仑:“每张床上躺着一具活的尸体/那是黑死病/深深地印上了每一个病人/他从每只床前走过/冷静的和疫病之手紧握/就这样,他给临死者的心灵/注入了勇气/能让那些垂死的眼神发出欢乐的光芒”
——摘编自宋德发《拿破仑的三副面孔》
思考:诗人普希金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拿破仑?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民族国家的角度——侵略者:掠夺财富、摊派兵役
历史学家角度—解放者:废封、《法典》、启蒙
哲学角度—爱心者:关心黑死病患
①辩证分析法,全面、客观、公正评价;②发展的观点;③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史论结合,论从史出;⑤阶级分析法。
3、拿破仑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解放者,还是侵略者?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从传统到近代的古老文明
欧洲人和美国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造中小学、大学、博物馆、艺术画廊以及研究机构。其中,大部分建筑体现的是新历史主义欧洲风格,如新古典式、新哥特式、新文艺复兴 式。这些建筑物不仅发挥功能,而且对心理也产生影响。
殖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七:1857年,按照伦敦大学的模式,在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印度的大、中学生约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
——摘编自王储《世界文化史教程》
中国早期西医医院和诊所分布图
方式:创办学校、医院、报刊、教会、慈善事业、博物馆等隐蔽方式输出“西方价值观”,此外掠夺文物。
影响: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和发展准备条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实质:文化侵略是殖民侵略的方式。
◎天津望海楼教堂
◎近代上海圣约翰大学
淡化民族意识,
便利于殖民侵略
客观推动近代化
1、西方文化侵略的方式及其影响?
2、殖民地如何回应文化侵略?
中国
印度
埃及
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
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社会
移植英语及英国的法律、政府和文官等制度文化;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印度人的印度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主要宗教,种姓制度仍然有重要影响
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保留伊斯兰教及传统生活方式
洋务派“中体西用”、康有为“托古改制”、反洋教
接受利用外来文化
保护本土文化
亚非文化重构,
使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
材料八:为了更好的侵略印度,1813年, 英印当局在印度传播基督教,以图从文化心理上铲除印度人安身立命的根基,这遭到印度教徒的激烈抵制。1818年,印度总督取消了出版预审制度,只要不对政府提出批评,可以自由办报。大量报纸的出现对传播西方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英国还在印度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这有助于培养具有西方思维的亲英土著人。殖民者还引进了现代的司法系统和政治体制。这一切极大地破坏了印度社会结构,推动了阶级的分化。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文化渗透从未远离……
日本的奴化、洗脑教育
1954年美国漫画: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
抢占新的舆论阵地
坚定文化自信
活学活用
(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 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随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 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C
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存在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左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民族自决原则已经确立
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 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
D
(2021湖北卷)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
A. 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 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 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 冷战意识形态的不满
A
殖民文化冲击下的精神阵痛殖民地的文化选择与重构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与拉丁美洲文化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
文化的重构
美洲文化呈现多样性
民主、独立、自由、
法治成为普遍诉求
被侵略民族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
近代战争
文化重构的时代性
文化侵略的双重性
文化融合的多样性
文化重构
本 课 小 结
千百年来,人类都梦想着持久和平,但战争始终像一个幽灵一样伴随着人类发展历程。此时此刻,世界上很多孩子正生活在战乱的惊恐之中。我们必须作出努力,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全世界的孩子们都在和平的阳光下幸福成长。
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