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溜索 教学课件(共34张PPT)-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 溜索 教学课件(共34张PPT)-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2 20:42: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溜索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小船无法横渡惊涛怒浪的怒江,从前两岸居民过江,主要靠“溜索”。
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细读小说,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而不失思想的深度,语句简洁明快,短句刚健,善于用多个剪辑的小镜头来建构小说的背景图画,独具特色。
代表作有《遍地风流》《棋王》等。
走进作者
阿 城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怒江目前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怒江
知识链接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可分为平溜和陡溜等。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
溜索
知识链接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
马帮
知识链接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繁杂。学界一般均依鲁迅的观点概括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广义上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代表作品有《搜神记》《世说新语》《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知识链接
磕( ) 腮( ) 跺( )
懒懒( ) 盘桓( ) 涓涓( )
蓦地( ) 锱铢( ) 顷刻( )

sāi
duò
lǎn
huán
juān

zī zhū
qǐng
字音字形
逗留,徘徊;回环旋绕。
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牲口驮着的货物。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细水慢流的样子。
出乎意料地;突然。
盘桓
涓涓
蓦地
锱铢
驮子
战战兢兢
词语解释
开端
发展
高潮
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马帮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我”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
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层次结构
文本探究
开篇写到怒江峡谷的险峻,请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片段一:先是听到声音“隐隐喧声腾上来”,然后是“我”远眺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再俯瞰江面“蓦地心中一颤”,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从多个角度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险峻气势,展示了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文本探究
片段二: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等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初次面对峡谷时的震颤、惊恐,让读者身临其境。
作用: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特别是马帮汉子的彪悍和野性,他们常年穿行在这样的险境,却潇洒自如,举重若轻,表现了云南人民的勇敢无畏和智慧。
文本探究
找出文中描写牛的文字,思考这与描写人物有什么关系
(1)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状。牛的惊恐与“我”的“战战兢兢”相互映衬,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正衬)
文本探究
(2)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汉子们的沉着、果断。(反衬)
(3)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我”与牛相互映衬。而“我”发现溜索前后首领始终气定神闲。牛、“我”与首领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首领冷静、沉着的性格。(反衬)
文本探究
文中几次使用“小”字形容汉子溜索的画面,请找出来,并分析其精妙之处。
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文本探究
对“我”过溜索时的描写进行赏析。并思考“我”有何作用?
描写语句 作用分析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第18段)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第20段)
“我”溜索时的手忙脚乱、惊恐失态与马帮汉子的无畏勇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马帮汉子们的身手矫健、沉着从容、勇敢无畏。
文本探究
“我”在溜索前的紧张畏惧和溜索时的“战战兢兢”,反衬了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
“我”
“我”是第一人称,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通过“我”的视角,见证了驮队在首领带领下英勇溜索的全过程。
文本探究
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章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文本探究
(3)(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
(4)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的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吗,才到汉子门跟前。
首领打着间隙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不凡、从容不迫 ,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文本探究
这篇小说写的是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小说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飞渡峡谷的情景
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勇气。
驮队的人际关系
体现了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团队精神。
文本探究
动物形象
隐喻人应该像雄鹰一样飞翔、像骏马一样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我与领队的对照
表现了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文本探究
马帮汉子们
表达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文本探究
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作者写飞渡峡谷的情景是为了表现人在自然面前勇于接受挑战,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怒江峡谷高峻,初次溜索的“我”和牛都被极其艰险的峡谷吓得失了神,然而马帮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用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战胜了它,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飞跃,而是人类勇于接受大自然挑战的见证。也告诉我们:人应该有笑傲艰险的勇气,不要被生活的艰险吓倒。
本文讲述了马帮飞渡怒江大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大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文章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主题思想
写作特点
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作者为了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以及马帮汉子的从容镇定、勇敢无畏,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例如,牛因恐惧不肯挪动半步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险恶,也衬托出了马帮汉子们从容不迫的态度。作者将自己过溜索后“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与首领和两个汉子过江之后临江撒尿进行对比,突出了马帮汉子英勇豪迈的气概。
写作特点
用词精妙传神。
本文语言简洁凝练,选词炼字颇为考究,有很强的表现力。例如,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是静止不动的,但在马帮汉子们的眼里,却是“飞快垂下去”的。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动态感,十分形象。又如,写汉子们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将人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写作特点
运用比喻,新奇巧妙。
本文多处运用了新颖传神、不落俗套的比喻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例如,写马帮队伍在峡谷行走时的句子“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缓慢行进的马帮比作“极稠的粥”,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再如,“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将怒江天险比作“一股尿水,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有力地表现了马帮汉子的粗犷豪迈。
溜索
人可以战胜一切苦难
(赞扬、钦佩)
勇于挑战
峡谷:孤悬、高骏、险恶
牛:哀叫、恐惧
领队、汉子们:沉着、果断、勇敢
板书设计
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堵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B.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C.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D.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洒泄,飞得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
B
当堂检测
解析:A.有误,“一堵”应为“一睹”;B.正确;C.有误,“千均之力”应为“千钧之力”;D.有误,“洒泄”应为“撒泄”。故选B。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珠涩涩的,使劲_________一下,_________着两手,不敢放下。_________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_________到索头。
A.挤 端 猛 飞
B.眨 举 忽 飞
C.眨 端 猛 落
D.挤 举 忽 落
A
当堂检测
解析:A.正确,本题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思考,确定选项。根据“使劲”可确定应选比“眨”更有力度的“挤”;根据溜索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可确定“端”比“举”更恰当;“猛”比“忽”表达突然之意程度更深;“飞”比“落”更能体现首领的身手娇健。
3.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C
当堂检测
解析:A项中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面;B项中的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D项中的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
4.下列对《溜索》一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C.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D.“(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A
当堂检测
解析:A.“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谢 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