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体系·全构建◆
◆专题整合·深拓展◆
专题一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界线及划分依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学习完四大地理区域后,考查时常常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的特征、差异。
1.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及划分的主导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界线划分的依据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降水量(或气候)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与与非季风区界线) 降水(或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地势(或地形)
可以用简图表示如下: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专题二 北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1.北方地区的农业
农业的考查通常结合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考查发展农业的条件和农业特点。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有肥沃的黑土,气候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夏季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 热量不足,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冻害 降水不足,春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 降水不足,春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
主要作物 玉米、水稻、春小麦、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小麦、谷子
存在的生态问题 黑土养分流失,湿地面积减少 旱涝灾害、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严重
2.北方地区的工业
工业区 黄土高原 东北重工业基地
工业地位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或矿产地 大同、阳泉、平朔、神府、东胜、准格尔 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
发展条件 能源资源集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煤种全、品质优、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制约因素 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保护压力大 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
发展方向 发展火力发电、煤液化气,变输煤为输电、输气 调整工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
专题三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条件
专题三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专题四 北京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问题 解决措施
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尘、沙尘暴天气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水资源匮乏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兴修水库等
社会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 控制人口数量
交通拥挤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空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
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
综合能力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报告
考查知识点 试题难度
基础题 中档题 稍难题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3、21、22(1) 1、5 4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6、7、9、10、22(2)(3)(4)(5) 8、11、23(1)(2)(3) 23(4)
东北三省 11、12 14、15 13、
黄土高原 16、17、18、24
首都北京 19、25 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题。
3.划分丙地区与甲、乙、丁地区分界线的主要依据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气温和降水 D.降水
下面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4~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乙 丙 丁
4.上面四图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资料,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北方地区 B.乙——西北地区
C.丙——南方地区 D.丁——青藏地区
5.对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B.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C.降水少的原因是纬度高
D.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6. 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水果有( )
A. 香蕉、龙眼 B. 柑橘
C. 苹果、梨、桃 D. 芒果、荔枝
7.北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大型铁矿是( )
A. 鞍山、迁安 B. 马鞍山
C. 攀枝花 D. 大冶
8.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林区出现了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
B.华北平原存在旱涝灾害和盐碱地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出现黑土流失
读下图,回答9~10题
11.2014年,黑龙江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实现东北三省林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森林养鹿、养蛙等特色养殖业②将已经砍伐的林区改造成耕地③植树造林,并发展人参等林下特色种植业④为保证经济发展,恢复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2.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 四地对应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 甲~黄土高原 B. 乙~太行山
C. 丙~华北平原 D. 丁~长白山
14.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经度位置 D. 地形因素
15.乙地区的积温比丙地区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 季风环流
C. 地形因素 D. 海陆位置
读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回答16~17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7.这种民居所在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沙进人退
B.干旱严重,草场退化
C.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D.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8. 小红全家“十一”长假期间到黄土高原所在的延安旅游,有时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河网密布 B. 沼泽遍地
C.沟壑纵横 D. 雪山连绵
19.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依太行山,西临燕山
B.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D.历史悠久的古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北戴河、颐和园
20.有关首钢搬迁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
B.可以彻底解决北京用水紧张状况
C.可以减轻人口和住房压力
D.有利于拉动钢材价格上涨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22. 读图19.图20,回答问题。(1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2分)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2分)
(3)图19 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京津塘和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2分)
(4)结合图20,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2分)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乃至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该经济圈土地占全国比例约为5.4%,人口约为17.5%,国民生产总值约占26.2%。
材料二:“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甲图)
(1)甲图中A是我国 工业基地,B为 山脉,C是通过我们咸宁市的 铁路(填铁路线名称)。(3分)
(2)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改善雾霾天气,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1分)
A.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
B.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C.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杜绝建筑施工,减少工地扬尘
(3)2013年2月14日,环渤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圈成为当天的雾霾主要重灾区,请结合相关材料,试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地理因素?(提示:从雾霾成因的角度思考)(2分)
(4)从图上看,北京、天津附近的京津唐工业基地有哪些发展的有利条件?说出两条。(4分)
①
②
24.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5)黄土高原是 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应人哪些方面入手?
(7)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国的优质 输出基地。在传统的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基础上,近年来,还将当地的传统能源转化成 和 供应到全国各地。
25.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D 3.B
4.A 5.B 解析:本组试题通过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第2题,甲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位于北方地区;乙冬暖夏热,降水丰沛,位于南方地区;丙地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位于西北地区;丁地冬寒夏凉,降水较少,位于青藏地区。四地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3题,丙地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少的原因是距海远,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6.C 解析:北方生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属于温带水果,而柑橘、香蕉、龙眼、芒果、荔枝属于亚热带、热带水果。
7.A 解析:鞍山在辽宁,迁安在河北,而马鞍山、攀枝花、大冶都位于南方地区。
8.D 解析:华北平原是黄土地,没有水土流失现象。
11.C 解析:将砍伐的林区改造成耕地和恢复商业性采伐都能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2.A 解析:长春位于东北三省,冬季寒冷漫长。A图冬季气温接近-20℃,符合这个特点。
13.D 14.A 15.C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了东北三省的知识。第13题,图中的满洲里、大庆、哈尔滨、牡丹江提示这里是东北地区,延伸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甲是内蒙古高原,乙是大兴安岭,丙是东北平原,丁是长白山。第14题,内蒙古高原降水比长白山少,因为内蒙古高原比长白山距海远。第15题,乙位于大兴安岭,积温比东北平原低,因为海拔高,气温低。
16.C 17.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组试题借助传统民居考查黄土高原。第16题,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第17题,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18.C 解析:延安在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
19.B 解析:从地形上看,北京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北京不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北戴河位于河北。
20.A 解析:首钢对环境有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搬迁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但不能彻底解决用水紧张。搬迁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人口和住房压力,对钢材价格无明显影响。
21.
22.(1)春季时气温迅速回升,而降水没有明显增加 (2)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3)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临海,港口优良,对外联系方便;农业基础好 (4)延吉比长春积雪厚 延吉比长春距海近,且位于长白山东麓,处在迎风坡,而长春距海远,位于长白山背风坡 (5)屋顶坡度大的原因是冬季降雪较多,有利于积雪下滑;墙体厚、窗户小,是因为冬季寒冷,可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利于防寒保暖。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华北春旱要严重,要从降水量和气温两方面考虑。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大,如果降水没有明显增加,就会导致春旱。第(2)题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从自然条件上看,与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有关系,即地形平坦,所以耕地面积广大,且集中连片。再加上土壤肥沃,夏季气候高温多雨,就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第(3)题考查北方地区两大工业基地特点,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都临海,对外交通便利。此外,还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较悠久等条件。第(4)延吉和长春相比,延吉位于长白山的东坡,距海近,是迎风坡,所以降雪量大。传统民居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气候,一般而言,墙体厚、窗户小代表寒冷的气候条件,而房顶坡度大则是因为降雨多或降雪多。
23.(1)辽中南 太行山 京广
(2)D
(3)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达,高耗能、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染企业多,生产排放大量污染物;地处北方地区,工业生产和冬季生活取暖用煤量大,燃烧排放量大;该地人口密集,机动车数量庞大,尾气排放量惊人;城市集中且规模较大,城市建设广布,扬尘危害大。(2分,四点中任答两点)
(4)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解析:本题考查了北方地区的一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渤海地区的相关知道。第(1)题,阴影部分是辽中南工业基地,B处是太行山,铁路线C是京广线。第(2)题,建筑施工属于城市建设,不可能杜绝。
第(3)题,通过上一小题提供的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雾霾来自企业排放、生活取暖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建筑工地施工等,所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回答。第(4)题,结合图例读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附近有煤、铁、石油资源,这是资源条件;天津临海,铁路密集,可以看出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24.
(5)农耕区
解析: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所以从农业上看,地处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
25.
北方地区
区域
特征
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农业发展
东北
三省
冷湿的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
山河分布:山环水绕
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位置和范围
地貌类型: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
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
生机焕发的黄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中国
四大
地理
区划
划分
四大地
理区域
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区域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区域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工业发展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主要农作物
发展工业的条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两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黄土
高原
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农业结构:部门齐全,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
种植业:发展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畜牧业和林业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工业分布
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分布、开发和利用
首都
北京
自然环境概况
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
现代化的大都市
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
城市发展方向
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自然环境:地形与河流、气候
政治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表现,文化中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