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2 22: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让我们跟着陶俑穿越两千年前,随着击鼓说唱,道两汉兴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授课人:
张赫







第一篇、击鼓唱乱:王莽夺汉
第二篇、击鼓唱兴:光武中兴
第三篇、击鼓唱衰:外戚宦官
第四篇、击鼓唱颓:黄巾起义
目 录
学习目标
1、知道两汉“乱”“兴”“衰”“颓”“亡”的基本脉络。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信息;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外戚宦官专权是造成东汉衰败、东汉末年割据动荡的主要原因;了解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2、通过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感悟兴衰的启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第一篇、击鼓唱乱:王莽夺汉
请阅读西汉末年的歌谣,看看你能够提取出怎样的历史信息,速览课本,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时光轴大事记。
击鼓说唱:“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
桂树:西汉成帝
不实:无子嗣
黄雀:外戚(指皇帝的母族与妻族)王莽
西汉末年黑暗腐朽的社会状况
公元前202年
9年
西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新朝
一、王莽夺汉
第二篇、击鼓唱兴:光武中兴
请阅读新朝时期的歌谣,速览课本说明为什么刘秀会“捕不道”?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时光轴大事记。
击鼓说唱:“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卯金刀:繁体字“刘”
公元前202年
9年
25年
西汉
东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新朝
王莽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二、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
东汉王朝是在一场农民战争的硝烟中建立的,战争的阴影和前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时时缠绕着开国皇帝刘秀,他清醒地意识到要“偃干戈,修文德”,需要对新建的王朝采取巩固性的政治措施,迅速将社会引向一个稳定的发展道路。
——《中国古代史》上册 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主编
合作探究,请研读史料,说一说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汉光武帝刘秀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每项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史料一: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 皆一切免为庶(民)。
——《免益州民为奴婢者诏》
史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史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史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史料三:“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释放奴婢,增加劳动力
减轻田租,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罚,增加劳动力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简化政务,整顿官场风气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柔道”治天下
二、光武中兴
2、巩固措施
通过下列图文史料,说说汉光武帝统治措施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 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整理自《后汉书·刑法志》
东汉集市画像砖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东汉宅院画像砖
“光武中兴”治世局面
二、光武中兴
3、光武中兴
东汉越窑青瓷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目的
措施
影响
巩固统治
以农为本;________
以德化民;________
1、释放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________
2、__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____________;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轻徭薄赋
勤俭治国
合并郡县
刑罚
奴婢
贪官污吏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巩固统治
以小组为单位,对比整理“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内容及影响,讨论封建社会能够出现治世的原因及启示。
封建社会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政治清明,统治者善用人才;
(3)关注民生,鼓励发展生产。
启示:
(1)统治者应该体察民情,重视民生,重视发展经济;
(2)要重贤任能,善于纳谏;
(3)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光武中兴
公元前202年
9年
25年
西汉
东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新朝
王莽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光武帝统治时期“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东汉陶院落模型
请观看东汉陶院落模型,思考模型中豪强大族的住宅高墙环绕,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
阶级对立,社会动荡
二、光武中兴
第三篇、击鼓唱衰:外戚宦官
击鼓说唱:“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曲:心术不正的人
直:正直的人
公元前202年
9年
西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新朝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光武帝统治时期“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25年
东汉
请阅读东汉中期后歌谣,说一说它反映了东汉中期后怎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速览课本,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时光轴大事记。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观看表格信息,你能看出东汉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有何特点吗?
表格一 东汉后期十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太后 外戚 争权宦官
和帝 窦太后 窦宪 郑众等
殇帝 邓太后 邓骘 李闰、江京等
安帝 阎太后 阎显 孙程等19人
顺帝 梁皇后 梁商、梁冀 \
冲帝 梁太后 梁冀 \
质帝 梁太后 梁冀 \
桓帝 梁太后 梁冀 单超等5人
灵帝 窦太后 窦武 曹节、张让等
表格二 东汉和帝以下参与争权的势力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帝家族的男子。自东汉开始专用阉人。
材料三:灵帝刘宏常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宦官成了皇帝的衣食父母,他们更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了。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主编
特点:即位年龄小,平均寿命短
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原因:直接原因:东汉中后期,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由其母亲太后主持。
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刘秀出身豪强地主)
2、观察表格二和示意图及材料三,概括出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及出现此特点原因?
根据以下材料,说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面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相关史事】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第四篇、击鼓唱颓:黄巾起义
击鼓说唱:“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公元前202年
9年
西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新朝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光武帝统治时期“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25年
东汉
请阅读东汉末年歌谣,回答此歌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时光轴大事记。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
四、黄巾起义
请观看视频内容,梳理黄巾起义的基本信息。
背景:
领导人:
时间:
口号:
特点:
影响:
结果: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
184年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宗教形式)
历时9个月被镇压下去,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颓)。
注意东汉此时仍没有灭亡
四、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州牧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199年)
东汉形势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知识拓展
军阀割据
公元前202年
9年
西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新朝
25年,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定都洛阳。
施行新政,加剧动荡,导致农民起义。
光武帝统治时期“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25年
东汉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
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灭亡





请将两汉时期的“乱”“兴”“衰”“颓”“亡”几个阶段标注在学习任务单上的时光轴大事记方框里,并谈谈两汉的兴衰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
课堂小结
1.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盐铁专卖
2. 145年,东汉梁太后与其兄长梁冀立刘缵为质帝。梁冀毒死质帝后,又扶持桓帝登基,并将自己另一个妹妹立为桓帝皇后。此后,梁冀大权独揽,百官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谢恩。以上现象可以证明东汉时期( )
A. 君主昏聩 B. 宦官干政 C. 外戚专权 D. 地方割据
3.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义军头裹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材料中的“民变”( )
A.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地位 B.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D.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
课堂小练
B
C
B
作业二选一:
1、请根据本课所学内容绘制一份手抄报,主题是东汉的兴衰。
(提示:可以从时间轴,知识结构,人物简介或评价,统一的意义等方面,任选一个或两个进行)
2、请大家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利用AI技术试着重新为这件陶俑写一段解说词形成视频动画并在同学间进行展示。(本次课前为大家展示了出土于四川的东汉击鼓说唱俑视频作为参考。)
作业设计:
向阳而生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