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3 08:4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上课时间:2024年9月2日
教学课题: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明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水利工程与工商业的发展。
2. 学生能够表述出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作用,分析得出变法的意义及其合理性。
3.学生能说出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小组活动总结得出百家争鸣的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表现;
2. 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及意义;;
3. 孔子、老子的学说,百家争鸣的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难点:
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2.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决定作用。
累计第3个教案
乱世之争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一部春秋战国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国家间战争史。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爆发了上千次国家间战争。所有的诸侯国和王国都反复卷入战争之中,现存的文献和文物记录了其中762次国家间战争。
——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
乱世之争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
东周
变动
变动
之象
政局之变
夷夏之变
经济之变
应变
之策
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阶级之变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期
约距今1万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周朝建立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秦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平王东迁
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时期
第一个早期国家
甲骨文,青铜器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公元前256年
周赦王卒
春秋—因孔子修订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取自西汉末刘向编纂的《战国策》
一、变动之象——政局之变
1.王室衰微——王畿缩小,对诸侯国控制力减弱。
西周形势图
春秋形势图
材料1:周王室由于贫弱而不得不放弃天子的尊严,向诸侯伸手去“求赙(fù)”、“求金”、“求车”。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一、变动之象——政局之变
春秋列国形势图(BC770-BC476)
材料2:(春秋时期)各国迭次称霸。在春秋242年之中,发生战争483次,结盟480次,灭国52个,弑君36人。
——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材料3:(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dān,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
春秋五霸-相继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春秋争霸
一、变动之象——政局之变
战国七雄-并存
战国兼并
材料4:田氏取齐,六卿(三家)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
战国列国形势图(BC475-BC221)
2.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分封制与宗法制遭到破坏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一、变动之象——政局之变
【探究思考1】西周至战国政治权利有何变化
材料4: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 元士三也。
——《公羊传· 桓公二年》
材料5: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
——《左传》
材料6: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王室衰微,礼乐自诸侯出
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礼崩乐坏、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权力下移
一、变动之象——政局之变
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比较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起止时间
起始标志
政治特点
战争性质
前770年—前476年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春秋五霸)
(韩、赵、魏、楚、燕、齐、秦)
战争的结果:
给予人民灾难,但有利于民族融合,实现了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步伐
一、变动之象——夷夏之变
【探究思考2】春秋与战国时期两幅地图有何变化并说明了什么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北部少数民族数量减少
诸侯国数量减少,竞争激烈,形成区域强国
战国时期修筑了长城
融入中原
局部统一扩大
交流与冲突
民族融合
一、变动之象——夷夏之变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
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战争,迁徙,交流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华夏认同增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
材料7:唐朝孔颖达在《春秋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一、变动之象——经济之变
(一)农业的发展
战国铁犁
战国青铜牛尊
战国铁农具
1.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2.牛耕得到推广;
3.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
极大提高
农业生产率
一、变动之象——经济之变
(二)工商业的发展
布币(韩赵魏通行)
半两钱(秦国通行)
1.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
2.战国时,手工业分布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3.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分工更细致
中心城市涌现
【探究思考2】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一、变动之象——阶级之变
铁器牛耕的
出现和推广
农业生产力提高
出现个体劳动、个体经营
私田开拓、公田不治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血缘)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生产力
土地制度
阶级关系
政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应变之策——变法运动
材料8: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一)变法的必然性
经济: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目的:争霸需要“富国强兵”
燕国:乐毅改革
齐国:邹忌改革
楚国:吴起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魏国:李悝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效果最显著)
二、应变之策——变法运动
富国强兵
二、应变之策——变法运动
(二)商鞅变法
相关史料
变法内容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推行县制
什伍连坐
奖励军功,剥夺
和限制贵族特权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二、应变之策——变法运动
(二)商鞅变法
内容 作用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政治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法令 在民间实行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社会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农耕
实行中央集权
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
加强控制
方便税收,加强集权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分封制

县制
血缘政治

官僚政治
二、应变之策——变法运动
【探究思考3】结合材料与所学说明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9:(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10: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11: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积极影响:
①维护了社会秩序与治安;
②实现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③打击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④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消极影响: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
②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
井田制瓦解
私有制确立
血缘贵族没落
地主阶层崛起
士阶层兴起
百家争鸣
支持
转变
百家争鸣
含义: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史记》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汉书·艺文志》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二、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二、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材料12: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致使“私学勃兴”。——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13: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探究思考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学在民间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政治:周王室衰微,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经济: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旧的贵族
体系瓦解。
二、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孔子与老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孔子 哲学家老子
1.以仁释礼、 号召仁政、强调德治。
2.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
3.整理传统文献。
1.提出“道”的观念。
2.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秉持消极的政治态度(“无为而治”)。
春秋先声: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兵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墨家
孙子
《孙子兵法》,提出战略思想
荀子
人性本恶;“隆礼重法”
儒家
孟子
人性本善“仁政”、民本
新兴地主阶级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道家
韩非子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法家
邹衍
阴阳五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
阴阳家
二、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诸家代表
新兴地主阶级
下层平民
隐士
二、应变之策——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意义
材料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智慧,不仅像乳汁一样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1.地位和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基础: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本课小结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破坏;权力下移,诸侯势力崛起,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民族
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华夷”观念削弱,华夏认同感增强。
经济
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
阶级
奴隶主贵族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变法运动兴起。
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
课堂演练
1.春秋前期,鲁国大夫季氏和叔孙氏一度掌握鲁国政权。春秋后期,季氏的家臣南蒯、叔孙氏的家臣阳虎起来反对家主,并掌握了鲁国政权,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这些史实反映了( )
A.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B.爵位继承制被破坏
C.周天子的权势衰微 D.霸权更迭较为频繁
2.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3.(2015·1全国Ⅰ卷·2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在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4.春秋时期,“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论调已成过去,出现了夫差“奉周室”以霸华夏,勾践“受周王命”主盟中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长江流域已完全华夏化 B.吴越两国成为天下共主
C.华夏认同观念不断深化 D.周王室控制力依然强大
5.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
1.A
【详解】据本题材料“春秋后期,季氏的家臣南蒯、叔孙氏的家臣阳虎起来反对家主,并掌握了鲁国政权,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鲁国出现了大夫执掌政权的局面之后又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这体现了分封制之下的等级制度逐步瓦解,即分封制的逐步瓦解,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关于爵位继承制被破坏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仅凭材料孤证无法判断该时期周天子权势是否衰微,排除C项;材料中只写出了鲁国国内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并没有表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霸权更迭较为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中“乃自立”说明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D项正确;材料中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礼乐制度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3.A
B选项“抑制”错误,生产力提高,应是促进;C因果颠倒;D“大土地所有制”汉代后期,因土地兼并、国家战乱等因素,地主、领主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以此剥削农民,如东汉的田庄经济,,特点为规模大、多种经营、集体劳作、自给自足,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国家强盛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国家无力时,则为割据势力的经济与政治基础,为国家统一对立物。
4.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统治者以仁德怀柔国内人民,用兵威慑服边远少数民族的论调已成过去,出现夫差“奉周室”以霸华夏,勾践“受周王命”主盟中原,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深化,C项正确;“完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春秋时期,周王仍是天下共主,排除B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排除D项。
5.B
[解析]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苛政猛于虎”“率兽而食人”“轻用民死”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孔子、孟子以及庄子都反对政府过度剥削百姓,认识到统治者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反映出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的民本主张,而不是强调思想融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
铁工具的使用发展了生产力,导致生产关系变化与宗法关系解体。使用石、木、骨材质的工具,农业生产依靠集体力量;使用铁工具,传统的农业集体劳动让位于个体劳动、个体经营。农民依靠铁工具和生产技能可以独立生存,为躲避战乱和出于其他原因,农民迁徙流亡,脱离原来的氏族组织。个体小农不再是宗法血缘组织内的庶民,个体工商业者更不受宗族组织的约束。宗族内部原有的秩序被打乱,奴隶可以因战功而获得自由,甚至晋升为将军,秦国大将白起原来就是奴隶。下层庶民与奴隶的身份发生变化的同时,上层贵族也在变化。西周末年,周宣王干涉鲁国内政,非要废长立少。周幽王废原配夫人申后,废除嫡长子宜臼的太子资格,立褒姒为后,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周宣王、周幽王带头破坏宗法制,诸侯反叛有了正当理由。周天子不遵守宗法制,诸侯也破坏宗法制。春秋初年,鲁国鲁惠公为长子娶妻,他见儿媳美貌,废原配将儿媳立为自己的夫人,生下儿子后立为太子,废了嫡长子的资格,破坏嫡长子继承制。他死后,鲁国国君不断被杀。其他诸侯国破坏宗法制的现象也很严重。春秋时期,维持各级贵族之间尊卑上下关系的宗法制失去作用,贵族内部不再层层分配权力和财产,许多出身贵族的人沦为庶人和没有财产的士。他们投奔有势力的大夫,甚至到别的诸侯国谋求发展。还有一部分人摆脱了贵族“士”的身份转化为“士人”,也有庶人上升为士人。春秋末年,士人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社会中产生了一个知识阶层。这个阶层没有固定职业,没有贵族的权利和地位,也不从事耕作。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有抱负,是百家争鸣的基础。
井田制的落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兼并战争频繁+王室衰微
土地国有,集体耕作——土地私有,户为单位(小农经济)
(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地主——佃农、自耕农(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
什么是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主要也包含三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比如土地公有还是私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人身依附关系还是雇佣关系)、产品分配方式(比如平均分配还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难点突出,线索清晰合理,注重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但内容较多,面面俱到又浅尝辄止,授课时间紧张。拘泥于传统的背景、意义方面的讲授,不够新颖。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