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导入新课
“完颜洪烈”是哪朝人?“大汗”又是哪朝人?
第十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观察地图,你觉得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国家统一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元朝形势图
(1330年)
政权 辽 西夏 金
时间 916 — 1125 1038 - 1227 1115 - 1234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都城 上京 兴庆府 会宁府
主要制度 南北面官制 四时捺钵制 基本模仿北宋 蕃汉官制 “一官二称” 基本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制
阅读课本P58-60,完成表格内容
(一)辽朝
1.南、北面官制度
材料1: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1反映的南、北面官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材料2从哪个角度反映了这个特点
材料2: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角度:官员服饰
二、制度建设——因俗而治
契丹/汉人官吏图
辽墓壁画
(1)特点:
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2)作用:
①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
②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④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一)辽朝
1.南、北面官制度
官吏来源 负责区域 中央机构 地方官制
北面官 契丹人 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北南枢密院 (行政)北南枢密院中丞司 (监察) 北南宰相府 沿用部族制
南面官 汉人为主,也有契丹人但穿汉服。 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 (仿唐制) 仿唐州县制
二、制度建设——因俗而治
2.四时捺钵(nà bō)制度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 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 炭山 四月上旬—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伏虎林 七月中旬 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
猎虎
海东青
特点: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辽的朝廷
(一)辽朝
二、制度建设——因俗而治
目的:
因地制宜、民族特色
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
(二)西夏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材料: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一制二称
二、制度建设——因俗而治
内容:
特点:
1 谋克
300户
×10 =
1 猛安
3000户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又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的制度。
(三)金朝
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兵农合一
(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勤政节俭,选贤治吏,轻赋重农,尊崇儒学,使金朝国库充盈,百姓小康,实现了“大定之治”的繁荣局面,完颜雍也被称为“小尧舜”。同时,他也他注意保持女真旧俗,推行“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
金朝世宗完颜雍
(三)金朝
辽(契丹)
西夏(党项)
金(女真)
仿宋建制
南北面官制
学习
国俗
四时捺钵制
沿袭唐宋;迁都燕京
一制二称
猛安谋克制
特点:①吸收中原王朝先进制度,保留本民族特色;
②因俗而治。
影响:①↑中央集权,稳定边疆;
②缓和民族矛盾;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点:①吸收中原王朝先进制度(封建化),保留本民族特色; ②因俗而治。
影响:①↑中央集权,稳定边疆;
②缓和民族矛盾;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金
西辽
西夏
1218年,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
蒙 古
大理
1253年,
受降吐蕃灭大理
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政权
吐蕃
1215年,
攻克金中都
1234年,灭金
(四)蒙古汗国
白塔寺萨班灵骨塔
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之后,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白塔寺成为见证之地,后来萨班在凉州去世。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1276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完成统一(崖山海战)。
(五)元朝
◎
文天祥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元代急递铺令牌
1.通讯制度:驿道、驿站、急递铺。
驿站数量
陆站:976
水站:424
————
▲元朝驿站系统(据《经世大典》整理)
驿道——交通出行、运输物资;
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
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中书省
派官员驻地方
行中书省
(中央宰相机构)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
行省
特点: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2.政治制度:
【易错易淆】
唐中书省: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草诏令。
元中书省: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元朝的行省实际上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特点: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权力大而不专)
材料三: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多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特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
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
1、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3、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元朝边疆治理特点:
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四)元朝
3.边疆管理:
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
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民族矛盾
元朝四等人制示意图
目的:巩固统治,保障蒙古贵族统治利益。
实质:民族差别对待政策。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回
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
1368年,元朝灭亡。
按被征服先后排等级
阶级矛盾
(四)元朝
4.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探究】辽夏金元的政权建设对中国历史的作用
政治:①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经济:②促进游牧和农耕区的经济交融和发展;
③促进经济重心南移和江南经济开发。
地理:④推动北方政治中心的确立;
文化:⑤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政治:①促进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经济:②促进游牧和农耕区的经济交融和发展;
③促进经济重心南移和江南经济开发。
地理:④推动北方政治中心的确立;
文化:⑤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的讲话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起源——契丹族
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统治政策:南北面官、四时捺钵
起源——党项族
建立:1038年,元昊,兴庆府
统治政策:南北面官、四时捺钵
起源——女真族
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上京会宁府
统治政策:猛安谋克制
从大定之治到走向衰落
民族崛起
建立与扩张:1271年,忽必烈,大都
统治政策:驿道驿站、行省制度等
蒙古族与回族的形成
民族分化政策——四等人制
元朝的灭亡
课堂总结
1.新疆(古称西域)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3世纪晚期时中央政府在此设置(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
D
2.“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是指与北宋并立的哪一个政权( )
A.辽 B.西夏 C.金 D.大理
B
3.大定11年,金世宗创设以女真字为程文的女真进士科,这是少数民族科举制的首创。章宗时“诏许诸人试策论进士举”,向汉族和女真族以外各少数民族士子开放;并规定“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老子》内出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传。”这些措施( )
A.体现金朝二元化的政治体制 B.为金朝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
C.反映金朝政治制度的开放性 D.推动形成华夷同风的新气象
D
4.辽宋夏金元统治者在文化建设方面最重要的共同举措是( )
A.尊崇程朱理学 B.编撰了本民族历史
C.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D.在科举制中分卷考试
C
5.辽国契丹人的立春节日以青缯为帜,刻龙或蟾蜍,并书“宜春”二字,朝中也举行立春仪式,包括拜先帝御容,向御容进酒,赐群臣幡胜,击土牛、撒谷豆等。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B.统治者全盘抛弃契丹文化
C.民族政权对立加剧 D.农耕经济已取代游牧经济
A
6.元朝版图辽阔,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比较稳定有效的统治,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这主要得益于元朝实行( )
A.和亲会盟制度 B.崇文抑武方针
C.册封土司制度 D.行中书省制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