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3 08:39:17

文档简介

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三上学期 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5.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命题人:李梅 审题人:佘海丽、刘艳梅、刘红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探究 对 Fe3+与 S2O 2-3 反 B.验证石蜡油发生了
A.维生素 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C.熔化 Na2CO3固体 D.干燥一氯甲烷应速率的影响 裂化(或裂解)反应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6.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A.键角:CO2>CH2O>CCl4,是由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D.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是由于 Na2CO3可与酸反应 B.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 C.稳定性:H2O>H2S,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酸性:CF3COOH>CCl3COOH,是由于 CF3COOH的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大
A. 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 7.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 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的前 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 X原子 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 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
B.2-甲基戊烷的键线式: 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 2﹕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负性:Y>X>Z>W B.原子半径:YC.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
C.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8. 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 Na2CO3溶液反应
2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 2种D.反 丁烯的球棍模型: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3 ( ) D.与 Br2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用 FeCl3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2Fe3++Cu 2Fe2++Cu2+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B 3 .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l 3HCO 3 Al(OH)3 3CO2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2 2 向 Na2S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然后再将产生的气体C.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2MnO4 5C2O4 16H 2Mn 10CO2 8H2O A Ka1(H2CO3)>Ka1(H2S)
导入 CuSO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D - - -.用 Na2SO3溶液吸收少量 Cl2:3SO23 +Cl2+H2O===2HSO -3+2Cl +SO24 向 FeCl2和 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
B Fe3+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NO3溶液,溶液变红
-1
A.CH2=CH2+H2→CH3CH3,生成 1mol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 N 常温下,用 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 1mol·LA 同温下,不同浓度的 CH3COONH4
C CH3COONH -4溶液和 0.1mol·L 1CH3COONH4溶液的
B.23gCH3CH2OH中 sp3杂化的原子数为 N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pH,pH都等于 7
C.12.8g铜完全溶于未知浓度的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 向盛有 2mL一定浓度的 Na3[Ag(S2O3)2]溶液的试管
D [Ag(S O ) ]3-发生了水解
D.1LpH=4的 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 Cr2O 2-7 离子数为 0.1N -
2 3 2
A 中,滴入 5滴 2 mol·L 1的 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1
10.硫化锌是一种优良的宽带隙半导体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在充电的同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的特
点。在充电过程中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总反应为 2C6H12O6 O2 2C6H12O7
B.b电极上 CuO通过 Cu(Ⅱ)和 Cu(Ⅰ)相互转变起催化作用
A.x∶y=3∶1
C.消耗 18mg葡萄糖,理论上 a电极有 0.2mmol电子流入
B.当 ZnmS完全转化为 LixZnyS时,Li+和 Zn2+转化为 LiZn(合金相),每转移 6mol e 理论上生成 D.两电极间血液中的 Na+的迁移方向为 a→b
3mol LiZn 13.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C.Li S晶体中S2 2 的配位数是 12 I.C2H6 (g)+CO2 (g) C2H4 (g)+CO(g)+H2O(g) ΔH1>0
II.C2H6 (g)+2CO2 (g) 4CO(g)+3H2 (g) ΔH2>0
D.若 Li2S的晶胞参数为 a nm,则 E、F 11间的距离为 a nm
4 向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2molC2H6和 3molCO2,不同温度下,测得5min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
11 Na Cu ( ) 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部分含 或含 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温度( C ) 400 500 600
乙烷转化率(% ) 2.2 9.0 17.8
乙烯选择性(% ) 92.6 80.0 61.8
转化为乙烯的乙烷的物质的量
注:乙烯选择性 100%
转化的乙烷的总物质的量
A.可存在 c→d→e的转化 B.能与 H2O反应生成 c的物质只有 b A.反应活化能: I<Ⅱ
B 500 0 ~ 5min I v C H =2.88 10-3 -1 -1C.新制的 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 D.若 b能与H O反应生成O,则 b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 . ℃时, 反应 的平均速率为: 2 4 mol L min2 2
C.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及时移除 H2O(g),可提高乙烯的产率12.一种可植入体内的微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 CuO催化消耗血糖发电,从而控制血糖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 n C2H6 /n CO2 投料,平衡后可提高乙烷转化率
当传感器检测到血糖浓度高于标准,电池启动。血糖浓度下降至标准,电池停止工作。(血糖浓度以葡
c HX
萄糖浓度计) 14.25℃时,用 NaOH溶液分别滴定 HX、CuSO4、FeSO4三种溶液,pM[p表示负对数,M表示 c X 、
c Cu 2 、c Fe2 ]随 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 Fe OH K2 sp Cu OH 2 (不考虑二价铁
的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16.(15分) 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12H2O,摩尔质量为 482g/mol]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
作分析试剂。实验室制备硫酸铁铵晶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A.曲线①表示滴定 FeSO4溶液的 pM变化关系
B.HX的电离常数 Ka=1.0×10-6.5
C.a点对应的 pH=9
D.Cu(OH)2不易溶于 HX溶液中,而 Fe(OH)2易溶于 HX溶液中 (1)装置 A中 a的作用为 。
(2)实验时,首先打开 K1和 K3,关闭 K2和 K4。一段时间后,为使生成的 FeSO4溶液进入装置 B中,
再打开 ,关闭 。(填 K1、K2、K3、K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8分。 (3)向所得 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双氧水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装
15.(15分)贵金属银有广泛用途。工业上用银锰精矿(主要含 Ag2S、MnS、FeS2等)制备银,同时获得 置 B中需要保持温度 45°C,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
2+
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 (4)当溶液中 Fe 完全反应后,关闭 K4。将双氧水换成适量的饱和(NH4)2SO4溶液,继续滴加;实验
结束后,将装置 B中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①为减少产品损失,应用 洗涤产品。
②抽滤的优点是 。
(5)为测定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Ⅰ.配制溶液:称取 mg产品溶于水,然后配制成 100.00mL溶液,取 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过量的 KI溶液充分反应。
Ⅱ.滴定:用 0.10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Vml。(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I2 2Na 2S2O3 Na 2S4O6 2NaI )
(1)①“ ” 2 浸锰 过程中,发生反应MnS 2H Mn H2S ,则可推断:Ksp MnS __________(填 ①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为 。
②该产品纯度为 。
“>”或“<”)Ksp Ag2S 。在浸锰液中加入KMnO4可得到产品,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测定的产品纯度 。(填“偏大”、“偏
2 n SO2-( )已知“浸铁”步骤中 4 保持不变,反应中 n(氧化剂):n(还原剂)=_______;浸铁滤饼的主 小”或“无影响”)
17.(14分)为了有效减少碳排放,我们可利用 CO2制备“合成气”(CO、H2)、甲醇、二甲醚等产
要成分为 S和_______。
品,进行资源化应用。利用 CO2合成二甲醚有两种工艺。
(3)“浸银”时发生反应 2FeCl3 Ag2S CaCl2 2FeCl2 Ca AgCl2 S 2 ,其中 AgCl2 在溶液中是 工艺 1:涉及以下主要反应:
H+ Ⅰ.甲醇的合成:
CO
一种稳定配合物。加入 的作用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从平衡角度分析选用 2
(g) 3H 2(g) CH3OH(g) H 2O(g) H1 0;
Ⅱ.逆水汽变换:CO2 (g) H2 (g) CO(g) H2O(g) H 2 0;
氯化物浓溶液的原因是 。
Ⅲ.甲醇脱水:2CH3OH(g) CH3OCH3(g) H2O(g) H3 0。
(4)“沉银”步骤中,生成单质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沉银液经处理
工艺 2:利用 CO2直接加氢合成 CH3OCH3(反应Ⅳ)。
可再利用,方法是向沉银液中通入_______(写化学式),通过一步转化后循环再用。 (1)①写出反应Ⅳ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用上述反应的 H表示)。
②恒温恒容情况下,下列说法能判断反应Ⅳ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
3
A.气体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变 B.容器内压强不变 18.(14分)有机物 G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α受体的激动剂,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 CH3OCH3浓度保持不变
(2)工艺 1需先合成甲醇。在不同压强下,按照 n CO2 :n H2 1:3投料合成甲醇,实验测定 CO2的平
衡转化率和 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甲纵坐标表示 CH3OH的平衡产率
4
B.P1>P (1)NaN3中N2>P3 3 中存在的两个大π键可用符号 3 表示,1个N3 中键合电子(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总数
C.为了同时提高 CO2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低温、高压条件 为 。
D.一定温度、压强下,提高 CO2的平衡转化率的主要方向是寻找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2)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②图乙中,某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 。 (3)C的结构简式为 。
(3)对于反应CO (4)C转化为 E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 。2 (g) H2 (g) CO(g) H2O(g) H 2 0,反应速率
v v正 v逆 k正 p CO2 p H2 k逆 p CO p H O k k (5)G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之一(
H N CH COOH )能发生自身的缩聚反应,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
2 ,其中 正、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 2 2
学方程式: (不要求书写反应条件)。
气体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M在分子组成上比 C多两个“CH2”原子团,M同时具有如下结构与性质:
①降低温度,k 正 - k 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ⅰ.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其中有三个是—CH2OHv
4②在 TK、101kPa下,按照 n CO2 : n H2 1:1投料,CO 正2转化率为 50%时, v 5,用气体分压表 ⅱ.含有—NH2且属于两性化合物逆 M的可能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示的平衡常数 Kp=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将 CO2通入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至饱和,通电后在电极上反应生成 CO(NH2)2,原理如图所示(阴、
阳极区溶液均为 KNO (7)已知: 。根据上述合成路线和相关信息,设计以苯乙醛和3溶液)。生成尿素的电极反应式为 。
流程中相关试剂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4成都市树德中学高 2022 级 10 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 BDCCB 6—10 DDBAD 11—14 BDDD
15 .(15分)
(1) > (1分) 3Mn 2 2MnO 4 2H 2O 5MnO 4H

2 (2分)
(2) ①. 1:1(2分) ②. Ag2S (2分)
(3) ①. 抑制 Fe3+水解(2分)
②. 增大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可以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银元素的转化率(2分)
(4)①. 2 AgCl 2 +Fe=2Ag+4Cl-+Fe2+(2分) ②. 氯气(2分)
16.(15分)
(1)平衡气压,便于稀硫酸顺利流下(2分)
(2) ①. K2 (1分) ②. K3(1分)
(3) ①. 2Fe2++H2O2+2H+=2Fe3++2H2O (2分) ②. 防止 H2O2分解 (2分)
(4) ①. 乙醇 (1分) ②. 加快过滤速率,减少晶体溶解损失 (2分)
24.1V
(5) ①. 淀粉溶液(1分)②. %(2分) ③偏大(1分)
m
17.(14分)(每空 2分)
(1) 2CO2(g) 6H2(g) CH3OCH3(g) 3H2O(g) H4 2 H1 H3 BD
(2) ABC 该温度时,以反应Ⅱ为主,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3) 减小 0.8
4 2NO 16e ( ) 3 CO2 18H
CO NH 2 7H 2O2
18.(14分)
(1) 12(2分) (2)碳氯键(或氯原子) 醛基(2分) (3) (2分)
(4) 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2分)
(5) (2分)
(6) 24(2分)
(7) (2分)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