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对了,它就是金华的双龙洞。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去游览一番。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不仅在文学上造就很高,在教育上也有重要贡献。
双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简介
双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 6 ℃,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AAAA 级旅游区。
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区,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
字词揭秘
我会认
浙 江 一 簇 突 兀
臀 部 漆 黑 蜿 蜒
zhè
cù
wù
qī
wān yán
tún
曲
_______ 曲折
_______ 歌曲
qǔ
qū
走在弯曲(qū)的小路上,高歌一曲(qǔ),多么悠闲自在!
调
_______ 调查
_______ 调整
tiáo
diào
经过调(diào)查,我们重新调(tiáo)整了人员安排。
◆ 鲜明艳丽。
◆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
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 指变化多种多样。
【蜿蜒】
【变化多端】
【明艳】
【突兀森郁】
根据释义选择对应的词语
罗店
再读课文,讨论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游览经过。
第四段(第8自然段):出洞,游览结束。
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从这段中你知道些什么。
时间:
4月14日
地点:
浙江金华
事件:
游北山的双龙洞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一路迎着溪流。顺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拟人,表达了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景色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反义词
宽
窄
缓
急
溪流形美、声美
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洞 口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 ,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聚集一千或是
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大会堂
外洞很宽敞
具体数字
形容外洞很大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周围”“头上”说明是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外洞的。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外洞的宽敞、空旷,让人如同身在洞中。
外 洞
第5自然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孔隙的窄小、低矮。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要是
准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写小船是靠工人来回拉进出溶洞的。这种特殊的出入方式,一方面说明了孔隙的狭小,一方面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讨论: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黑
内洞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暗示了“双龙洞”名字的由来,间接点明了课文题目,同时洞中有龙使人感到奇特。
奇:有双龙
内洞
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奇
即使 也
强调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形态万千,色彩各异,值得欣赏。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游完之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好游记应做到: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按______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 、 、 、 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_____之情。
游览
热爱
主题概括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写一写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写。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