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比例尺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教材“比例尺”P89、90例1、例2。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教具准备:直尺、卷尺、地球仪、芦山地图、方格纸和图画纸实施目标:一、从生活中寻求问题,揭示课题: “孩子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就是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小组来汇报自己的实践结果呀?”(板书:长9米,宽6) “老师提议各组当一次能干的绘图师,利用你们手里的材料,把我们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出来。在动手之前,先思考好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然后就动手绘制。” 大屏幕展示:1.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的纸吗?怎么办? 2.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是教室的平面图吗?怎么办?(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操作的时间)各小组汇报设想,在黑板上展示成果。 “能干的小组成员们,你们在设想过程中是怎样解决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的?” “孩子们都很聪明,你们把实际的长和宽缩小,画出了教室的占地大小,其实是用到了今天要探讨的课题‘比例尺’的方法,也就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倍数缩小。比如:在方格纸上用1格表示2米,或者在白纸上用1厘米表示3米等。现在,请孩子们算一算,黑板上设计正确的几幅平面图各缩小的多少倍。”学生计算并汇报,集体订正。 “孩子们刚才算出的各幅图缩小的倍数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我们把测得的教室的长和宽的米数叫做实际距离,而把画在纸上的教室的长和宽的厘米数叫做图上距离。那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比例尺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板书:比例尺=)指出:“为了方便,习惯上把比例尺的前项写成1。现在,请孩子们将刚才算出的比例规范化。计算好的小朋友就自己到黑板的相应位置改正过来。”二、联系生活,运用新知,学会解决问题: 情感教育:“孩子们,我们芦山有汉文化之乡的美称,也有神秘的自然景观龙门溶洞、围塔漏斗,一首‘芦山我可爱的家乡’感动了多少游人。”请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芦山地图观察并思考: “你找到的我们手里的芦山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板书:1:500000) “它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我们刚才学到的1:300、1:500000等用比来表示的比例尺叫做数字比例尺,还有一种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一定的实际距离。现在,请孩子们找出我们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并和同桌讨论这个线段比例尺告诉了我们什么?它表示什么?” “根据这个比例尺和你手中的尺子,你有什么办法算出成都到龙门洞的实际距离?”给孩子们两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同桌间展开讨论,集体订正,老师作小结。得出并板书: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三、组内合作,拓展知识。 “孩子们,你知道吗,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哦。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比例尺这个知识点来完成下面的4个生活问题。”大屏幕展示: 1.每年10月,莫斯科红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庆祝“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我们坐飞机前去观看,请你仔细观察地球仪,算出首都北京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距离。 2.2008北京奥运,天津将成为足球赛区城市之一,如果你是设计师,请你设计出足球场的平面图,并标出比例尺。(足球场长是90-120米,宽60-90米) 3.眼镜上的镙丝钉长3毫米,镙帽宽1毫米,假如你是技术员,请你画出它的平面图,你有什么困难?怎么办? 4.这里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们的意义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大屏幕上的4个生活问题,你想解决哪一个?请你做出选择后仔细思考。” 给孩子们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以6人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合作突破。小组长作好分工,完成任务后,各组的汇报员上黑板汇报,集体订正,老师作一定的指导和小结。四、对学习的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你想为你这节课的表现打多少分?为什么?” 课外操作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更为本节课的学习增添了神秘感,学生兴趣十足。适当的问题提示,为学生的思考暗示了方向,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偶尔给孩子们激励性的语言“能干”“聪明”,会增加学生的自豪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对比等方法来获得,印象更深刻,也更利于理解。教学中不仅交给学生知识,又利用简洁的言语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感。围绕生活实际出示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问题的设计,不仅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注重了教给学生一些数学之处的知识。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通过讨论、自学和相互帮助来学会如何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与总结,也利于对知识的梳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