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让学生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通过相关资料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2、理解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3、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合作、智慧教室、IRS反馈系统。
三、教具准备:
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今天的新课之前,让我们先展开地图,回顾一下这一章所讲过的区域。打开谷歌earth,这里是东方之珠——香港特别行政区,这里是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两个区域在文化上各具特色,与国内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这里是以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凭借区位优势和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这里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等城市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区域间的共同发展,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些区域中的城市,都是由于自然、文化、社会上有着差异和联系,因而加强协作,取长补短,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今天,我们再讲一个区域发展的范例,它就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
板书:标题: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二)讲授新课:
1、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
这个长株潭城市群是由三个城市组成的,“长”指长沙、“株”指株洲,“湘”指湘潭。这三个城市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个呢?长沙,大家最熟悉的是长沙臭豆腐,其实除了臭豆腐还有:剁椒鱼头、口味虾、糖油粑粑等。长沙从城市定位上来说是省会城市,省会城市在地图上图例是环形。长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除此之外,还有湖南卫视等文化产业的优势。这是长沙,还有株洲和湘潭,老师让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了相关资料,课前就收到了同学们用iPad传来的图片,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株洲。它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侧重铁路机械。湘潭,是伟人故里,是旅游城市和工业基地。
同学们来看,刚才我们说到臭豆腐、小吃、毛主席、齐白石的故乡,这是从文化方面去分析的,铁路机械,黑色冶金,限制冶金这是从工业的层面去说的,在这两个方面,三个城市体现出的主要是差异,说明三个城市发展各有特色。
过渡:除了文化和工业,我们还要从哪些方面去学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在这些方面三个城市是联系多还是区别多呢?
2、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
小组合作:同学们结合课本76页和老师传到你们iPad上的地形图进行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时间6分钟。
小组展示:a位置: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都位于湖南省东部,三市市区彼此相距30公里,呈三足鼎立之势。
b地形: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都位于湘中丘陵,城市分布在湘江河谷平原上。
c气候: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
d河流:湘江依次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地区,被其串联。
在自然环境上,三个城市多为联系,尤其是湘江将三个城市串联,推动了三个城市之间的联系。
过渡:我们来小结一下,三个城市在自然、文化,和发展特色上有差异也有联系,同学们想一想,这对城市发展有什么好处呢? 联系可以加强三市之间的合作,差异可以让三市的分工明确,这样每个城市都可以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从而减小区域内的竞争,可以促进三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也就是说可以加强联系,发展特色,形成三市发展的合力!因此,在2005年10月,湖南省政府正式批准三个城市推行一体化建设,成立长株潭城市群。为了加强三市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三市各个部门开始加强协作。同学们看书上,有哪些部门都在为实行一体化做出努力呢?恩,电信部门、旅游部门、交通部门等等。“如果你是某部门代表,你将如何加强城市群一体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呢”同学们小组合作,前两组代表电信部门,三四组代表交通部门,五六组代表旅游部门,剩下三个小组作为补充。同学们可以借助iPad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时间6分钟。
小组展示:
过渡:各个部门加强协作,实行一体化效果如何呢?是否形成了1+1+1>3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长株潭城市群取得的经济收益
我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三市一体化发展,它的经济发展之快,成效之显著是非城市群不能比的。
达到了交通同网、信息同享、能源同体的良好效果。其实,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能够避免城市病的产生。有哪些城市病啊?
4、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
自主学习 :
a、长株潭城市群在创建什么?
b、什么是两型社会,谈谈你的理解?
c、长株潭城市群是如何采取具体措施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面推行节约措施,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和各种污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即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湘江作为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对于城市群的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要严格保护沿江湿地和山水景观,使之成为景色秀美的滨江风光带。 提高绿化率,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我们中学生能为两型社会做些什么呢?播放学生采访视频。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是这样想的。
(三)、总结概括:
若问是人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有些事情换种方法也能实现,比如经济,有些事情失去了就难再回,比如那些绿水青山。无疑,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它一手紧握经济发展,一手紧握生态建设,二者并不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五、课堂练习
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是( A )
A.设置“城市绿心”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鼓励汽车私人发展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六、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课前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展现,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的乐趣以及劳动被承认的成就感,同时也鼓励其上地理课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课下进行了预习工作,课堂上的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1、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及时。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培训不够完美,学生表现较为拘谨。3、个别知识点分析不深入。4、对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讲解不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