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3精卫填海 说课稿
一、立足课标说教材
1.说教材
《精卫填海》是本单元“神话”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人物鲜明的精卫形象。
全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精练,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精卫填海的神奇故事。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
2.双线组元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所在的神话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单元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旨在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
单元语文要素有3条:
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将本单元语文要素放在全册教材中来看,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呈梯度上升的,比如第一条语文要素,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为本册第七单元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准备。
本课《精卫填海》,重在学习落实本单元第一、二条语文要素,能够讲清楚精卫填海的故事,能够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3.立足新课标
从单元选文上来看,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任务群要求学生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和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发展想象力。
二、知根知底说学情
要想扎实地开展教学,学情分析不能少。学生通过《司马光》《守株待兔》两篇文言文的学习,以及相当数量的古诗的学习积累,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并且初步掌握了梳理文言文大意的方法,这些都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四年级学生还处于想象力顶峰时期,本身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经典神话是很好的精神滋养。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神话人物形象”,是本节课教授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最终确定的教法表现在:
1.创设情境法 2.以读代讲法 3.活动探究法 4.设疑引导法
具体学法有:1.诵读法 2.小组讨论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
具体的教法和学法我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展开。
四、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本单元的课文及课后思考题,我确定了如下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思维能力: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故事的神奇。
审美创造:通过课文内容,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知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其中,第三个目标是本课要掌握的重点,第四个目标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任务一:初识精卫,知其故事
学习活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内驱力,上课伊始,我会借用单元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谈话导入本单元主题:
同学们,神话故事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带给我们民族精神的熏陶,盘古雄伟高大、勇于献身,和他一样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还有很多
——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课题《精卫填海》。
然后,我会在板书课题时,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思考:精卫是谁?她为什么要填海?她是如何填海的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从而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习活动2.整体感知,解析文意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和精卫的美好品质,本环节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认识“曰、溺”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为完成第二条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接着,通过再读课文,鼓励学生以同桌合作的方式,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疏通文意。
在学生充分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合作完成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将故事内容说清楚。为实现教学目标3【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故事的神奇。】做好铺垫
任务二:研读精卫,晓其坚韧
学习活动1.研读文本,知晓神奇
1.在学生熟悉文本的情况下,我会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关键句来谈谈对神话故事的印象
——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感觉到神奇?通过找到文中描写神奇的地方,也为后文感知精卫形象做足了准备。
学习活动2.想象补白,感知形象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会相机提示学生,朗读相对应的段落,通过想象补白、创设情境等活动引导学生简要概括精卫的人物形象,完成思维导图【人物形象】部分。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常”“衔”感受精卫填海的不易;还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精卫在填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来感受她的不易。
(1)想象填海的不易:
我会通过提问——这一句有个字特别重要“常”,你们能想象一下,精卫在哪些时候都在衔木石呢——来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象,补白精卫填海的具体场景。
天刚亮,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中午时分,精卫衔西山之木石;太阳落山,精卫衔西山之木石;(春暖花开)时,精卫衔西山之木石;( )时,精卫衔西山之木石。
通过这样的补白训练,让学生想象表达的同时明白精卫填海之不易、耗费时间之长。
(2)创设情境,走进精卫
为帮助学生理解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在填海过程中精卫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别人在劝说精卫时她又会怎么回答。
炎帝:女儿啊,天气这样恶劣,你的羽毛被淋湿,你的嘴角在流血,你就不要填海了吧?精卫:。
西山王母:精卫啊,从西山到东海,路途遥远,如此劳累,你就不要再去填海了吧?
精卫: 。
太上老君:精卫啊,大海那么大,凭你小小的身躯,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你就放弃吧。
精卫: 。
【设计意图】这一学习活动,通过对话的问答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卫的人物精神,概括精卫坚韧执着的人物形象,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我们发现,整个学习活动2.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实现了本课教学目标1.【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内容,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知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任务三:深入精卫,赞其坚韧
学习活动1.讲好神话故事
到了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对全文已经有了系统化的了解和认知,此时我会立足文本,提出小组合作任务(课件出示)
借助思维导图,结合注释和课文插图,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在进行这一学生活动时,我会提示学生关注插图中精卫的动作、飞翔的姿态和大海的汹涌澎湃来补白精卫填海的不易,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展开想象,扩充故事情节如海上环境的多变、精卫在填海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等,把细节说清楚。我还会在学生展示交流时,采取师生共评的方式鼓励他们大胆交流,继续推进这一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2.拓展延伸,多读故事
在学生充分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基础上,出示习近平主席的谈话内容:(课件出示)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不仅始终心怀梦想,而且不懈追梦、执着圆梦,像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就形象反映了这一点......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学生齐读习爷爷的嘱托,相机情感升华并进行课外阅读推荐:
同学们,就如我们今天所学,神话故事中不仅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还蕴藏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阅读《中国神话传说》,阅读故事,赏析人物,进一步感受神话的魅力!
六、说板书设计与作业设计
1.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板书的目的是,既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故事的叙述顺序,又可以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借助板书学生也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好故事。此外关键字的提炼为凸显人物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2.作业设计
A在女娃化身精卫填海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重重困难,请你立足课文,合理想象,将自己化身精卫,写一写遇到的困难,进一步体会精卫的坚韧执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做:
读一读《愚公移山》的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梳理主要内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起因 经过 结果
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