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解析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解析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1 14: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右图中周恩来题词所说的“奇冤”指的是( )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2.下图记载的罪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五四运动期间北洋军阀镇压共产党
B.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镇压共产党
C.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屠杀共产党
D.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镇压共产党
3.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4.“鄂师既举,各省尚多迟回观望”,沪苏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冒诸险艰,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返正……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孙中山这番言论有感于(  )
A.沪苏志士推动了湖北军政府成立与清政府的瓦解
B.沪苏志士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创造了有利形势
C.迫于袁世凯的反革命威压被迫妥协退让
D.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潮的迅速到来
5.1945年8月15日12时,从日本广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台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共产党敌后抗战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团结抗战 D.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援
6.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应召统筹全局折》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年。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所选择的
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江苏的南京 D.陕西的吴起
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9.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谈到对第二次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的历史认识问题时,曾强调:“应该直率地对给国内外带来巨大损害这一事实进么反省”。下列哪些行为是日本在二战时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
①南京大屠杀 ②731细菌部队的细菌战 ③推行奴化教育 ④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坐落在天津市区的吕祖堂是目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仅存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纪念馆。后殿陈列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12.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13.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4.《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史称“庚子赔款”。这里的“庚子”是指()
A.1900年 B.北京时间0时到1时
C.1901年 D.以上答案都不是
1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洋人的朝廷”是在: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中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 事
1月1日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1月28日 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1月30日 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该年成立的实业团体选40多个
2月1日 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五项教育方针,以培养共和国民
2月12日 清帝仪宣布退位,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2月13日 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
3月 政府颁布剪辨令、禁止缠足令,倡导变革礼仪等社会风俗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朝文武各官照旧供职
3月11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解临时大总统职,政府、参议院筝不久迁往北京
7月10日 教育部重订学制,规定小学4年、高小3年、中学4年、本科4年
8月25日 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4个政团,台并为国民党
9月初 袁世凯发布《尊崇伦常文》
10月22日 北京政府公布:报纸报部立案者89种,各党、会报部立案者共85个
12月l5日 袁世凯颁布《戒严法》
材料二 新民族主主义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旧民族主主义的继续,一面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导。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但民主革命在政治上的胜利并没有带来一个产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时代……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之后,它所面对的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大规模冲击的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种汪洋大海里深藏着和复制着几千年传统留下的影响。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改制的主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两次革命后所面临的共同艰巨使命。(4分)
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
材料一 “孝文仁孝好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使宗室与中国各族结婚。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二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
(1)概括材料一、二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的立足点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9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9.(25分)文明史观认为人类从本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文明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势。某班同学在探究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其一一解决。
问题一:异彩纷呈的文明之花
(1)新航路开辟之前,中西方基本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绝状态。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均以其丰硕的成果,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二:特立独行的文明轨迹
16世纪至19世纪早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在相似的经济状态下,其文明发展的轨迹却出现巨大的反差,表现在政治上是 "专制化"与 "民主化“趋势的强化。
(2)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的“相似”之处。指出东、西方 (以英美为例)在政治上“巨大反差”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民主化”趋势强化的主要原因。(13分)
问题三:殊路同归的文明交融
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极大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中华文明发生了嬗变,其中更多地容纳、吸收了西方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华文明发展的擅变 。(8分)
参考答案
1. D
【解析】考查识图能力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词中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同室”指国共两党。皖南事变是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浪潮的标志性事件。
2.B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的中华民国十六年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1927年,A项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间;B项国民运动是在1924年到1927年,其中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进行了大屠杀,故选B。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是在1937年到1945年;D项是在1946年到1949年,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3.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故A、B正确。从中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可知D正确。C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
4.B 
“鄂师既举”指武昌起义;在危亡之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上海和江苏等为中心的东南省市相继光复独立,各方进步势力云集上海谋建共和政府,进步力量共同努力一举攻克南京,直接导致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故答案为B。A项不能反映“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C项所述在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之后;D项指国共第一次合作形势下的北伐战争,与题意不符。
5.C
【解析】略
6.B
试题分析:1859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因此选B.
7.C
简单识记,只需知道红军长征路线即可。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故C没有经过,选C。
8. D
兴中会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华兴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兴等留日学生在湖南长沙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是由革命党人在1904年成立的的革命团体;同盟会是由孙中山等人1905年在日本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故选D
9.A
【解析】略
10.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题目中涉及的是北京的东交民巷,这是在《辛丑条约》里面的内容,该条约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901年签订的,所以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选C;而ABD三项均不正确。
11.C
梁山好汉后来被北宋政权招降,为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权服务。可见要效法梁山好汉也就表明了义和团有为清政府服务的意图,这也就意味着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12.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西方不仅学习机械一门,还学习政治、法律”“言论遭到谩骂”说明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政治违背当时洋务运动倡导器物思想,故C项正确;“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常写信给李鸿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A项错误;“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
13.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依据所学可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使中国富强,因此促使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西学的技术转到“制度”上来,掀起了为维新变法运动。A与题干无关;B是指新文化运动,不合题意;D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所以应选C。
14.A
15.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反帝组织,对在义和团运动中镇压不力的官员革职查办,永不叙用。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C 符合题意。
16.(12分)(1)影响:结束两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临时约法,推行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代议制,实行政党政治;发展近代企业;推行近代化国民教育;变革社会习俗,倡导自由平等;专制腐朽余毒存在,共和道路依然艰辛。
(8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
(2)继续政治改,加快民主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建设摆脱小农经济困境,大力发展生产力(产业革命和自由贸易);清除几千年来的陈腐观念和习俗,建立现代文化风尚。(4分)
试题分析:(1)给封建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
17.(1)同:推动了北魏的汉化(2分)
异:材料一认为改革导致北魏国势衰微,材料二认为改革带来北魏的强盛;(4分)
(2)材料一以北魏政权和鲜卑文明为立足点,材料二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为立足点(4分)
原因: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5分)
【解析】略
18.核心提示:材料一:观点:欧洲人推动了亚非地区的现(近)代化进程(文明进程)
史实: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思想科学化、政治民主化。
材料二:观点: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沦为殖民地,成为欧州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史实:西方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摧毁中华文明等。
试题分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论结合的论证能力。考生首先要阅读材料后提炼出每段材料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去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合理或者比较容易得分的观点,去进行论证。论证的要求是结合近代前期中国的史实选择有用的作为论据。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的观点是认为欧洲人推动了亚非地区的现(近)代化进程(文明进程),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沦为殖民地,成为欧州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确定观点之后,就比较容易选择论据了,只要是1840-1919年间的史实,符合条件即可选择运用。本题关键是要准确提炼信息。
19.【答案】(1) (4分)
(2)"相似":都出现了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生产方式,都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2分)差异的表现:中国政治"专制化":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形成;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3分)西方政治"民主化":英国i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4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思想的影响;科学思想和技术的传播。)
(3)经济: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工业产生;(2分)政治: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2分)思想: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先后在中国传播;(2分)社会生活;生活逐步近代化,衣食住行各方面以及社会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2分)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