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3 14: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1 大气的组成和
垂直分层
从近地面到2000-3000km(大气上界)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运用图表等资料指出大气各层的组成、温度变化特点及成因。(综合思维)
2.运用图表等资料及相关知识,说出对流层大气的特殊现象。(地理实践力)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了解臭氧层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关注雾霾和全球变暖现象,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成分、意义
2.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
前面所学的大气圈
问题:低层大气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干洁空气
水 汽
杂质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都有些什么物质?
干洁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
是指包围地球空气的总体(属多种气体的混合物)。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1.低层大气组成:水汽,杂质,干洁空气
2.干洁空气组成
主要成分:
N (78%)
O (21%)
氮气+氧气=99%
干洁空气
其他气体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的物质,参与有机物燃烧、腐败、分解。
o2
N2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co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o3
大量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干洁空气作用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雨水下降时尘埃微粒也就随之而降落
(二)水汽和杂质
①作用: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杂质:凝结核)
补:降水(成云致雨)的条件:
a过饱和的水汽;b遇冷凝结;c凝结核
(大气中的杂质)
②分布:
水汽:水平方向: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垂直方向:从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杂质:陆地大于海洋;城市大于乡村;冬季大于夏季
雨后空气是清新的:杂质作为凝结核随降雨降落到地面
(三)人类活动与大气(雾霾阅读材料)
成雾条件: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充足;②有凝结核;③有使水汽发生凝结的冷却过程;④大气稳定(静止、微风)
成霾条件:①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②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③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霾的危害有哪些?
霾的颗粒物来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取暖产生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
霾的危害:
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影响
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污染生态环境、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并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B
A
第2课时 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地球生命保护伞
3.高层大气——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划分依据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米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自主阅读课本P72-P75,找出下列事物的对应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成云致雨
臭氧
电离层
13
A
B
C
D
E
F
1.对流层(平均0-12千米)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特征: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空气有强烈对流运动
(3)天气复杂多变,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于本层。
1.对流层(平均0-12千米)
就纬度而言: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低纬度(高17-18千米);中纬度(高10-12千米);高纬度(高8-9千米);
就季节而言:任何纬度地区,夏季较厚而冬季较薄,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
飞机遇到气流时,机长为什么要申请上高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人造卫星
50
12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温度/℃
高度/Km
气温垂直分布
流星
2.平流层
高度
从对流层顶部向上至50-55千米高空
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③无云雨现象,利于高空飞行
特点成因
①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增温;臭氧层以上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
②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③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
臭氧层与臭氧空洞 P74阅读
范围:15-35千米的大气层中,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平流层增温。
南极臭氧洞:在南极地区上空出现全球臭氧量最低值(低于全球臭氧值的30%—40%),2006年南极臭氧洞的面积已超过北美洲。
18
DU即多布森单位,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厘米臭氧层的厚度为1个多布森单位,吴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空洞期
多布森单位
·
总臭氧量
3.高层大气
①位置:平流层以上到2000-3000Km
②组成:电离层大气被分解为离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③特点:a随着海拔的升高,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底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平流层,高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原 因
b底层对流运动,高层平流运动
c有极光和流星现象
大气分层 垂直高度 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随纬度、季节而差异
从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平流层顶以上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③无云雨现象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①温度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②大气密度极小,
③流星现象、电离层存在于该层
①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②该层大气上冷下热
③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①臭氧集中分布在22-27千米,它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线
②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③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水平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有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小结:大气的垂直分层
拓展延伸
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现象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图中哪段发生了逆温现象?
拓展延伸
逆温及其影响
(2)逆温的类型
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拓展延伸
逆温及其影响
有利: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发生条件: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影响
不利:①加重大气污染;②易产生大雾天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水汽
杂质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逆温
课堂小结
成云致雨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对流层是大气层各层中最厚的一层。 ( )
②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
冬季。 ( )
③对流层的高度受地面影响很大。 ( )
④对流层的厚度为12千米。 ( )

45°
90°
45°
90°
17~18km
10~12km
10~12km
8~9km
8~9km
1.一架客机要求保持在10千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应该在( )地方上空飞最安全。
A.澳大利亚上空 B.加拿大北部上空
C.新加坡上空 D.中国南部上空
28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