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3 15: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知识目标: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
导火线
爆发
口号
扩大
意义
五四运动
背景
在巴黎和会上,满怀希望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于这些要求,西方列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你觉得中国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拒绝
愤怒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意大利
奥匈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国际)
巴黎和会会场
导火线
国内环境
①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卖国求荣,民众日益不满。
②新文化运动使国人思想逐渐觉醒。
阅读书本完善以下表格。
二、五四运动爆发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1919.
5.4
北京
陈独秀
李大钊
学生
罢课
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北大学生天安门前集合游行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斗争方式: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国贼(曹、陆、章)
反帝
反封建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口号、要求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曹汝霖
订立“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
陆宗舆
订立“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
章宗祥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阅读书本,完善以下表格。
三、五四运动扩大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1919.
6.5
上海
陈独秀
李大钊
工人
罢工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乞丐罢讨
工人罢工
主力
军人支持
北京
上海
全民族
上海学生和工人举行支持北京学生的集会
商人罢市后的上海南京路
上海人民大示威
天津学生举行示威
扬州人民在焚烧日货
各地工人罢工的消息不断
四、五四运动的结果
⒈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⒉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⒊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四、五四运动的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初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从地点看
从人员看
北京
上海
全国各地
学生
工人商人
工商学联合
五四运动的三个特点:
先锋
主力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从斗争方式看
游行示威
“三罢”
五、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反帝
反封建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从口号上看
五四运动的经过归纳
阶段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
6.5
上海
陈独秀
李大钊
工人
罢工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
1919.
5.4
北京
学生
罢课
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遭到北洋军阀镇压
地位(性质):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六、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意义:
1、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对革命进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对民族意识: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
六、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力量——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广泛群众基础
知识回顾: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道路
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
维新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辛亥革命
孙中山、黄兴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胡适
君主立宪梦
自强求富梦
民主共和梦
民主科学梦
“以英美为师”
失败!失败!!失败!!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不朽的“五四”精神
何谓“五四”精神?
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核心是:爱国主义
知识构建
五 四 运动
背景
国际
国内
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十月革命的影响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过程
历史意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