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3 22: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5课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
1.植物细胞壁
纤维素
支持和保护
2.细胞质的组成
3.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图示 名称 功能
________ 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________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____________”
________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粒体
有氧呼吸
叶绿体
光合作用
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细胞质基质
差速离心法
图示 名称 功能
__________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的“车间”及“发送站”
________ 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____________,能分解衰老、损伤的_____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______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______细胞中
中心体 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__________有关
核糖体 “生产________的机器”
高尔基体
蛋白质
加工、分类和包装
溶酶体
多种水解酶
细胞器
液泡
植物
有丝分裂
蛋白质
4.细胞质基质
胶质
多种化学
反应
5.细胞骨架

(1)结构:由____________组成的网架结构。
(2)功能:维持着____________,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____________以及物质运输、__________、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蛋白质纤维
细胞的形态
分裂、分化
能量转化
1.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
2.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   )
3.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   )
4.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
5.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成熟植物细胞都含有这些色素。 (   )
6.细胞器的数量可因细胞种类的不同和生物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   )
7.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植物细胞没有内质网。(   )
8.人体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   )
×
×
×
×
×
×


1.(必修1 P48图3-6)液泡和叶绿体都含有色素,二者功能不相同,其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53拓展应用)溶酶体内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酶体膜经过修饰,不会被这些水解酶识别;(2)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
液泡中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
素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使酶远离自身;(3)可能因膜转运物质使膜周围环境
(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
考向1|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1.(2022·广东卷)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下图。含有线粒体DNA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C 解析:线粒体DNA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故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后,线粒体DNA应该位于线粒体基质③中,C正确。

2.(2023·湖南卷)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
D.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C 解析: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故细胞骨架破坏会影响到这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A正确;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D正确。

多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3.细胞分裂时,线粒体通常会均匀分配:线粒体的运动,依赖于一种细胞骨架——微丝,分裂时微丝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倾向于只进入其中之一。已知与乳腺干细胞相比,高度分化的乳腺组织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核DNA也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
B.推测在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可能会保持继续分裂的能力
C.微丝等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都有关,由磷脂分子构成
D.微丝向各个方向弹射线粒体可保证其在细胞内的均匀分布,而不是聚集在某一侧

D 解析:非对称分裂不影响核DNA的分配,在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核DNA会被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A错误;与乳腺干细胞相比,高度分化的乳腺组织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故在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少线粒体的子细胞可能会保持继续分裂的能力,B错误;微丝等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都有关,由蛋白质分子构成,C错误;微丝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这样可保证其在细胞内的随机均匀分布,而不是聚集在某一侧,D正确。
利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细胞的特殊性
考向2|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
4.(2024·河南名校联考)下图是某种细胞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关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⑥均属于生物膜系统,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B.①④⑥均具有双层膜结构,都能合成多种蛋白质
C.⑥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O2可直接进入④中被利用
D.②③④⑥广阔的膜面积保证了ATP的快速合成与分解

C 解析:⑤是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不含磷脂和蛋白质,细胞壁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①是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B错误;⑥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O2可直接进入④线粒体中被利用,C正确;②③分别是内质网和液泡,不能合成ATP,D错误。
5.(2024·云南文山模拟)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
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将消化道中的
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吸收进血液。右图是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示意图。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侧,细胞膜凸起形成结构③,该结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道中吸收营养物质。
扩大细胞膜面积(或扩大吸收面积)
(2)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的病毒家族,可引起感冒以及中
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
重疾病。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结构
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化学组成最相似,该结构在分泌
蛋白合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指令,主要通过____(填序号)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
(3)某同学用包裹药丸的球形蜡质盒、铁丝、硬质泡沫塑料等制作了结构②的模型,该模型是______模型,该同学在设计并制作时认为模型的美观与否是第一位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链

物理
不同意
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解析:(1)小肠中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
长,有5~6 m,为消化和吸收提供充足的场所;小肠黏
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有利于吸收;皱襞表面有许多绒
毛状突起,增大小肠的吸收面积。因此细胞膜凸起形成结
构③,该结构可以扩大细胞膜面积(扩大吸收面积),有利
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道中吸收营养物质。(2)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主要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体也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因此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结构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似。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链的场所。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发出的指令(RNA)通过⑥核孔进入细胞质,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
(3)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某同学用包裹药丸的球形蜡质盒、铁丝、硬质泡沫塑料等制作了结构②细胞膜的模型,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设计并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也要考虑模型的美观与否,因此不同意他的观点。
利用“比较法”辨析细胞的种类
(1)辨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无叶绿体、线粒体等复杂细胞器,但有核糖体。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
(2)辨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①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不一定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叶绿体,一般无中央大液泡。
(3)辨析高等和低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
考点二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研究方法:____________法。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同位素标记
核糖体
内质网
流动性
高尔基体
2.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信息传递
细胞器

3.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成分上的联系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______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图所示:
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
磷脂和蛋白质
蛋白质
内质网膜
细胞膜
1.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有关,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 (   )
2.生物膜之间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
3.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转移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
4.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和核膜组成,病毒只有细胞膜。 (   )
5.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 (   )
6.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   )
×
×
×
×
×

1.(必修1 P52正文)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52正文)细胞中普遍存在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它们都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都对细胞起重要的保护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中的酶只能在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内部发挥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修1 P53与社会的联系)肾功能发生障碍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人工肾利用细胞膜____________的特点。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选择透过性
将细胞分隔成小的区室,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
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考向1|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1.(2022·广东卷)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 (  )
A.线粒体、囊泡 B.内质网、细胞外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囊泡
D 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路径为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由题中信息可知,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不能分泌到细胞外,则在细胞内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还有内质网、囊泡,故选D。

2.(2022·浙江6月选考)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
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
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
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

C 解析: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粗面内质网(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A错误;核糖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小泡包裹该酶,B错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具有分拣和转运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作用,C正确;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实现,D错误。
“三看法”分析分泌蛋白形成过程
3.分泌蛋白新生肽链的信号肽序列(位于肽链的N端,
其末端常称为碱性氨基末端)合成后,可被信号识别颗粒
所识别,引起蛋白质合成暂停或减缓;待核糖体及其上
的新生肽链转移至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又重新恢复。
随后,已合成的肽链在信号肽引导下,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继续加工,其中信号肽序列将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被切除(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胰岛素、抗体等蛋白质的形成都需要经过该过程
B.高尔基体膜内侧与内质网相连,外侧与细胞膜相连,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根据信号肽能引导肽链穿过内质网膜可推测其上分布有重要的疏水序列
D.分泌蛋白新生肽链的合成始于游离核糖体,说明附着型与游离型核糖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并无本质差异

B 解析:胰岛素、抗体等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都
需要经过题图的合成和分泌过程,A正确。高尔基体
膜是独立的,就连高尔基体内部各个片层的膜都不相
连;内质网膜向内连接核膜,向外连接细胞膜,B错
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信号肽能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膜进入内质网腔,是因为信号肽的主要功能区是一小段疏水序列,其穿膜类似于脂溶性小分子的穿膜运输方式,C正确。分泌蛋白开始时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当信号肽被信号识别颗粒识别后,核糖体才被带到内质网上,变为附着的核糖体,由此说明附着型与游离型核糖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并无本质差异,D正确。
考向2|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2024·安徽1月适应性测试)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是一个内腔不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有关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状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构成,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
D.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等结构,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被动运输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 解析:内质网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A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C错误。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等结构,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不是被动运输,D错误。
5.(2024·山东潍坊模拟)细胞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这些细胞器在结构上常常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区室”,这种区室化的现象在功能乃至发生上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动态系统,因此称之为内膜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区室化是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特征之一
B.细胞内大量膜相结构的存在,阻碍了细胞中生化反应的进行
C.溶酶体和核糖体不参与细胞内膜系统的形成
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会破坏细胞内膜,不利于细胞内膜系统的稳定

A 解析:细胞内区室化是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特征之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A正确;细胞内大量膜相结构的存在,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能提高代谢反应的效率,减少对其他反应的干扰,利于细胞中生化反应的进行,B错误;溶酶体具有膜结构,参与细胞内膜系统的形成,C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溶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而通常不会破坏细胞内膜,正因为溶酶体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细胞内膜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从三个角度理解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考点三 (探究 实践)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____________的椭球或球形,不需要染色,制片后可直接观察。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
绿色、扁平
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
2.实验材料及其优点
材料 制片方法 优点
藓类的叶片 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 藓类的叶片________,幼叶仅有一层叶肉细胞,叶绿体清楚
菠菜叶 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接近下表皮处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易撕取,叶绿体________,便于观察
薄而小
大而少
3.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镊子
清水
低倍
高倍
形态和分布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光照、室温
叶绿体随细胞质绕液泡流动
1.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   )
2.视野中观察到的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同。 (   )
3.观察叶绿体的实验,细胞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细胞活性,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则不需要。 (   )
4.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应撕取幼嫩的黑藻叶片下表皮制作装片。 (   )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时可观察到:叶绿体处于不断流动状态;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内膜、外膜、类囊体等结构。 (   )
×
×
×
×

(必修1 P50探究·实践)观察叶绿体时,临时装片中需始终保持有水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否则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观察
1.(2022·浙江1月选考)以黑藻为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部成熟叶片是最佳观察材料
B.叶绿体均匀分布于叶肉细胞中心
C.叶绿体形态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D.不同条件下叶绿体的位置不变
C 解析:黑藻基部成熟叶片含有的叶绿体多,不易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应选用黑藻的幼嫩的小叶,A错误;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围绕液泡沿细胞边缘分布,B错误,C正确;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可随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D错误。

2.(2024·山东青岛模拟)某同学用黑藻、菠菜、番薯等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从而得出绿色植物的活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且细胞质都能流动这一结论。以下是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若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观察效果更好
B.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C.在高倍镜下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由两层膜包被
D.该同学结论的得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A 解析:黑藻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可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A错误;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呈绿色,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B正确;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颜色,但不能看到其由两层膜包被,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C正确;用黑藻、菠菜、番薯等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没有观察所有的植物细胞,该同学结论的得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
3.(2024·广东佛山模拟)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在光照强度较强时,以较小面朝向光源
B.用藓类叶、黑藻叶片直接制片,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C.供实验观察用的黑藻,应提前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D.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说明细胞已经失活

D 解析: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以较小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在光照强度较弱时,叶绿体以较大面朝向光源,这使其在弱光条件下能接受更多的光照,A正确;藓类叶、黑藻叶片非常薄,可以直接制片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B正确;供观察用的黑藻,应提前放在适宜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以促进细胞质流动,C正确;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说明细胞代谢缓慢,而不能说明细胞已失活,可通过提高温度等方法提高流动速度,D错误。
4.(2024·广东珠海模拟)下图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供观察用的黑藻,提前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B.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低倍镜下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也参与细胞质的流动
D.图中叶绿体实际上位于液泡的左侧,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D 解析: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促进细胞的代谢,
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加快,细胞代谢加快,更容易观察到
细胞质流动,可增强实验效果,故观察细胞质流动之前,
供观察用的黑藻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实验现象
会更明显,A正确;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低倍镜下先调粗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也参与细胞质的流动,C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图中细胞质实际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与图示一致,也是逆时针,D错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