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14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14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3 22:5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4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
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
1.细胞的分化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基因选择性表达
持久性
普遍性
组织和器官
个体发育
专门化
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2.细胞的全能性
完整有机体
其他各种细胞
形成完整个
细胞
细胞核
体所需的全
套基因
3.干细胞

造血
脐带血
1.同一个体细胞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均不相同。
(  )
2.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  )
3.胚胎干细胞仍然具有分化成生物体的其他各种细胞的能力,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  )
4.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 (  )
5.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  )
×




1.(必修1 P118问题探讨)骨髓移植可以改变血型,但不影响下一代的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121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器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可培养出组织或器官
移植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为血细胞改变血型,但不能分化为生殖细
胞,不影响下一代的遗传
考向1| 细胞分化的实质和特点
1.(2024·山东济南模拟)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
结果,而基因的表达受相应蛋白质的调控。下图是调
控蛋白组合调控使细胞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较少种类的调控蛋白组合调控能让细胞分化出较多
类型的细胞
B.调控蛋白调控的基因可能是在特定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C.生物体内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多种调控蛋白会同时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D.调控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进程

C 解析:组合调控是指有限的少量蛋白启动为数众多的特异细胞类型的分化的调控机制,少数种类的调控蛋白借助组合调控的方式可以使细胞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A正确;调控蛋白调控细胞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调控的基因可能是在特定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B正确;调控蛋白是在相应的细胞内产生的,并非是细胞分化时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的,C错误;结构决定功能,调控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会改变蛋白的功能,从而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进程,D正确。
2.(2022·湖北卷)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系祖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B.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
C.该研究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
D.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

A 解析:红系祖细胞能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但不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A错误;BMI 1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推测BMI 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分化,B正确;若使BMI1基因过量表达,则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熟红细胞,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C正确;当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后,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若使该基因过量表达,则成熟红细胞的数量快速增加,可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D正确。
“四看法”判断细胞分化——四项中共性为“分化细胞与众不同”
考向2| 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
3.(2024·广东汕头一模)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的形成过程,PU、GATA是细胞内两种调控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中信息可证明N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自然发育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推测人为调控细胞因子比例可能影响分化方向
D.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A 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
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或各种细
胞的潜能。图示没有体现出N细胞能发育
成完整个体或各种细胞,不能表现全能性,
A错误。个体自然发育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的结果,B正确。结合题图,在自然发育过程中,单核细胞前体分化为单核细胞,红细胞前体分化成幼红细胞;在人为调控下,单核细胞前体分化为幼红细胞,红细胞前体发育为单核细胞,推测人为调控细胞因子比例可能影响分化方向,C正确。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4.(2021·重庆卷)人脐血含有与骨髓中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关于脐血中的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类疾病
B.分化后,表达的蛋白种类发生变化
C.分化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D.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同的分化程度
D 解析:脐血中含有与骨髓中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血细胞,用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类疾病,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B正确;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不同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变化,C正确;早期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脐血中的干细胞,其分化程度相对脐血中的干细胞更低,D错误。

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1.细胞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膜:________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通透性
减少
降低
减少
增大
内折
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细胞衰老的原因
①自由基学说
带电分子或基团
生物膜损伤
基因突变
活性下降
②端粒学说
DNA序列
2.细胞的死亡
(1)细胞凋亡
基因
程序性
自然更新
清除
正常发育
(2)细胞坏死
①影响因素:极端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严重的________刺激。
②结果:细胞正常代谢活动____________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3)细胞自噬:细胞会将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结构等,通过________降解后再利用。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病理性
受损或中断
受损或功能退化
溶酶体
1.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  )
2.幼年个体体内不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 (  )
3.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  )
4.衰老细胞由于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核体积变小。 (  )
5.被病原体感染后细胞的死亡可能属于细胞坏死。 (  )
6.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  )

×
×
×


1.(必修1 P126正文拓展)人胚胎时期尾的消失、人类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这些细胞凋亡现象与细胞中的溶酶体有直接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127拓展应用)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能够使自动死亡的细胞发生分解
是吞噬病菌等
考向1| 细胞衰老
1.(2022·重庆卷)下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
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

B 解析:抑制MCT,可减少乳酸进入神经元,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神经元损伤,A正确;Rheb蛋白能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而Rheb蛋白失活会导致乳酸进入神经元的量增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神经元损伤增加,B错误;题图中乳酸能进入神经元的线粒体中分解,并产生ATP,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C正确;自由基可使蛋白质活性降低,自由基可攻击DNA分子导致DNA损伤,故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D正确。
2.(2024·广东佛山模拟)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自由基攻击和破坏蛋白质、DNA等分子导致细胞衰老
C.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会产生新的自由基,加速自由基的积累
D.所有DNA分子都有端粒结构,端粒受损会导致细胞衰老

D 解析: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DNA,还可以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B正确;自由基攻击生物膜时能产生新的自由基,加速自由基的积累,使细胞衰老加快,C正确;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存在于染色体两端,不是所有DNA都有端粒,如原核生物DNA无端粒结构,D错误。
考向2|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3.(2023·湖南卷)基因Bax和Bcl-2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
B.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C.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D.可通过特异性促进癌细胞中TRPM7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

D 解析: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A
正确;据题图可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
的Bcl-2基因表达量下降,Bax基因表达量增加,细
胞凋亡率增加,由此可以得出,TRPM7基因可能通
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而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故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C正确;由题图可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Bax基因表达量增加,Bcl-2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所以可以通过特异性抑制癌细胞中TRPM7基因表达来促进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相关癌症的目的,D错误。
4.(2021·广东卷)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D 解析: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B、C错误;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正确。

“三看法”判断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考向3| 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考查
5.(2023·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量
B.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细胞自噬降解细胞内自身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D.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可诱发细胞癌变

B 解析:细胞分裂可以增加细胞数目,细胞凋亡会减少细胞数目,所以细胞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量,A正确;端粒酶可以修复DNA复制过程中的空白区域,可以通过提高端粒酶活性或数量来增加DNA复制的次数,从而延缓细胞衰老,B错误;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C正确;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或突变可能诱发细胞癌变,D正确。
6.(2024·山东潍坊模拟)迁移小体存在于迁移的细胞中,是一种膜性细胞器。当迁移的细胞移动时,迁移小体会出现在收缩纤维的尖端和交叉处。随着细胞迁移,收缩纤维断裂,胞内的囊泡结构被释放到细胞外或直接被周围细胞吸收。胞浆内容物可以运输到迁移小体中,并通过迁移小体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研究发现,细胞内受损线粒体与KIF5B蛋白结合增强,而与Dynein蛋白的结合变弱,更容易被KIF5B运输到细胞边缘进入迁移小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高Dynein蛋白的表达量可以诱导线粒体进入迁移小体
B.迁移小体内可能含有溶菌酶、细胞因子、激素等物质
C.迁移小体可能被周围细胞中的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
D.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都需要通过迁移小体从细胞中清除

C 解析:由题意可知,提高KIF5B蛋白的表达量可以诱导受损线粒体进入迁移小体,A错误;迁移小体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可能含有细胞因子、激素等物质,但从题干信息不能看出其含有溶菌酶,B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够降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侵染机体的细菌或病毒,故迁移小体被周围细胞吞噬后最有可能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物可以被重新利用,C正确;从题干只能看出受损的线粒体可通过迁移小体从细胞中清除,D错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