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时序坐标
1945.8 1946.1 1946.6 1947.夏 1948 1949.1 4月
重庆谈判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爆发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平津战淮海战役役役
渡江战役
土地改革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决战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政治协商会议
叁·单元知识建构
时间 地点
目的 概况 结果 时间 名称 内容 意义 代表:周恩来、王若飞
未解决: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化
旧-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 重庆)内容:再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 北平)
内容: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过《共同纲领》
1945年8月
重庆
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欺骗人民,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战)
中国共产党: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签署“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10日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①双方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表明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单元知识梳理
考点1.1:重庆谈判
项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重庆谈判
不同点 背景
结果
作用
相同点 (1)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2)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抗日主张
(3)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1)抗日战争后,人民渴望和平
(2)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
(3)蒋介石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
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使中共赢得人民支持,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1)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2)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结果
知识拓展
比较:重庆谈判-西安事变
二、全面内战的过程
(一)防御阶段(1946.6—1947.6)
1.全面内战的爆发
(1)标志:
(2)高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全面围攻中原解放区
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
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约430万 约127万
武器装备 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
面积 国统区约占全国的76% 解放区约占全国的24%
人口 3.39亿 1.36亿
敌强我弱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针对国民党 全面进攻
国民党 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 ——孟良崮战役
应对措施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主要作战方式: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结果
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自卫反击战)
单元知识梳理
考点1.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2)粉碎重点进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
陕北
山东
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重点进攻
反击措施
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撤离延安!”
—毛泽东
结 果
歼敌2万余人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②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6.9国民党占领山西文水县,刘胡兰在周西村领导土地改革中被国民党和地主武装杀害。
三、战略反攻(1947.6—1948.9)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
时期
抗日战争
时期
解放战争
时期
打倒地主阶级
团结地主阶级
打土豪
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原有的土地制度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吗?
耕者有其田
消灭地主阶级
三、战略反攻(1947.6—1948.9)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① 政策:
耕者有其田
② 法律依据: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 措施: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④ 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毛泽东)说: 地主阶级当作一个阶级要消灭,当作个人要保护。地主阶级、旧式富农占农村人口十分之一,有3600 万人,这是一个财宝。我们废除他的私有权,但我们要他这个人,分土地给他,让他生产,这是社会劳动力。
——《解放战争图志》
气势汹汹地发动进攻的国民党军队,一旦闯入解放区,很快就发现自己已陷人十分孤立的境地,消息不灵,情况不明,时时遭到袭击,进退失据,难以自拔。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当地贫苦农民的民心向背所决定的。
——金冲及《转折年代 中国的1947年》
⑤ 意义:
① 巩固了解放区民主政权;
②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战略反攻(1947.6—1948.9)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肆·单元重点详解
知识拓展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政策 P218
2.军事:挺进大别山
(1)时间:
(2)指挥者:
(3)部队:
(4)意义: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
晋冀豫野战军主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重
点
武汉
南京
刘伯承和邓小平
(三)决战阶段(1948.9—1949.1)
三大战役示意图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时间:
指挥者:
部队:
意义:
1948.9—11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解放东北全境
时间:
指挥者:
部队:
意义:
1948.11—1949.1
刘伯承、陈毅等
中原、华北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时间:
指挥者:
部队:
意义:
1948.11—1949.1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北平人民庆祝解放
解放军进驻北平
解放军在街头休息
三大战役的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 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材料研读
淮海战争中,人民群众积极支援解放军作战。
解放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等。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117书本
1.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49年3月
河北西柏坡
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学会管理城市和城市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
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提出“两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制定党在政治 经济 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1949·4 北平和谈
西柏坡会议(绘画)
《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拒绝签字
西柏坡会议
2.渡江战役
(1)时间:
(2)经过:
(3)结果:
(4)意义: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百万
雄师兵分三路,横渡
长江
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肆·单元重点详解
考点3.4: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土地革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③人民军队的英勇奋战; ④正确的战略战术; ⑤国民党统治黑暗,贪官横行; ⑥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⑦军队腐败,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⑧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启示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广大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国民党失去民心的真实体现 (2)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3)要加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保卫线 人民解放战争
争取和平
1945.8—1946.6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重庆谈判 1945.08-10
政协会议 1946.01
战略防御
1946.7—1947.6
自卫战争→经过半年多被粉碎
陕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
山东:孟良崮战役
全面进攻 1946.06开始
重点进攻 1947.03开始
战略反攻
1947.6—1948.9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1947开始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夏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辽沈战役 1948.0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0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01
战略追歼
1949.1—1950.6
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
渡江战役 1949.04
国民党南京 政权覆亡的 主要原因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思想上:
人民解放战 争迅速胜利 的主要原因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4)军事上: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实行一党独裁,缺乏民主,政治腐败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垄断国家财富,百姓生活困难
战略错误,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发动内战,具有反人民性质,不得人心
中国共产党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
斗争
知识拓展
课标解读
课标: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渡江战役 概况
结果
人民解放 战争胜利 的原因
启示
1949年4月,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中国共产党决策英明,领导正确。
2.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淮海战役最为典型)
4.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课标解读
课标: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作战部队及指挥 结果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历史意义 1948.9-11
解放东北全境
1948.11
-1949.1
解放长江中下游
以北地区。
和平解放北平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东北
以徐州为中心
华北
东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桓)
中原、华东野战军
(刘伯承、陈毅)
东北野战军
华北人民解放军(聂荣臻)
图说历史
下面两张图与哪一事件有关?起到什么作用?
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图说历史
读图:图A、B、C、D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或战役有关
D
E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材料研读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它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材料中“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是什么行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行动的影响。
行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影响: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材料研读
毛泽东的《土地法大纲》无偿地没收了价值二百亿美元的土地,使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绝无和解的可能,把战争的主要目标从保卫解放区转移到在全国范围内打倒地主和买办阶级,促使了蒋军大批地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推动了中国内地的农民骚乱,鼓舞了国民党后方都市中工人、学生、商人和职员的示威运动。…公布了《土地法大纲》,整个华北解放区对旧的剥削制度的尾巴和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富农思想残余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攻势。
——[美]韩丁著,《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7—8页
材料中《土地法大纲》是什么时期颁布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土地改革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激发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也促使国统区人民加入解放战争行列,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
课标解读
课标:内战全面爆发,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标志 战略防 御阶段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重点进攻地区: 战略战术: 典型战役: 战略 反攻 标志
意义
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运动战;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转战陕北,“蘑菇”战术;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孟良崮等战役。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研读
(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它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的影响?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
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
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
2.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D.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B】
中考真题链接
【B】
3.“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已经将解放军攻势所及地区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4.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撤向关内的退
路,对敌人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这一经典战例发生在
A.辽沈战役期间 B.淮海战役期间
C.平津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B】
中考真题链接
【A】
5.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局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
师过大江”指的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如图的板书设计,该课题应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A】
中考真题链接
【C】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全面爆发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1947.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战略决战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战争进程